天涯部落

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揭露假央企中国水电建集团(转载)

楼主:了去着连了谁only 时间:2019-06-05 10:34:45 点击:15 回复:0
脱水模式给他打赏只看楼主 阅读设置
  揭露假央企中国水电建集团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于2009年11月30日,在北京发起设立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0月上市;中水集团号称行业龙头、上市央企、全球500强。但是据有关人士调查,中水集团、中水股份、电建集团、电建股份等系列大型央企,实则是虚构出来违法犯罪的"假央企"。通过欺诈上市,圈钱敛财上千亿!侵害广大股民利益。

  一、中水集团名为央企实为皮包公司。

  经查询中水集团竟然没有门户网站和相关新闻,而且只能查询到2014年以后的部分信息,查不到中水集团之前相关信息。 同时网络上找不到任何该家公司的相关新闻。知名央企如何做到成立十余年,无任何新闻产生,在网络上毫无存在感的?
  该集团在工商注册等方面信息疑点重重,说其是一家虚构央企主体的皮包公司并非信口开河。


  


  中水集团的企业基本信息与实际情况对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于连"成立日期"这类无法变更的项目,也发生了变更。却没有留下任何一点痕迹和变更记录,说明该公司的营业执照是虚假的。

  中水集团公示信息中成立日期登记为1989年1月3日,与开始营业日期2018年4月20日,中间相差了近30年,难道中水集团这30年没有营业吗?


  


  根据企业股东信息显示,中水集团认缴出资1000万元,实缴出资为0元。中水集团并未实缴纳过注册资金,说明该公司并无实力。


  


  而最为令人不可思议的一点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中水集团社保信息中显示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为0人。

  中水集团这家公司既没有钱,又没有人,又是怎么开展业务,完成公司运营的呢?真相似乎不言而喻!

  二、中水集团子公司中水股份上市疑点。
  2009年11月30日,中水股份成立。到2011年10月18日仅成立1年零11个月就上市。明显违反证券法所规定的连续3年存续期。


  


  2012年非公开发行中水债的说明书中和2013年电建集团收购中水股份的报告中,律师所、会计、评估、保荐人和电建集团、电建股份,这些中介单位的公 章无编号,说明是伪造的公 章。


  


  电建股份2014年12月31日实缴出资金额为"零"。作为一家知名上市央企,注册资本金一直未实缴,事实上就是虚假出资,那么上市时的资产从那里来的呢?


  


  根据北京中锋资产评估中水集团2008年12月31日前投入中水股份资产总计为147.6亿元。而到 2009年12月31日,中水股份的资产总额竟然达到了1016.6亿元。也就是说在一年内,增长了 5倍多,明显是上市前的虚构资产的不法行为。

  进一步核实,中国水电集团纳入到中国水电股份的16家全资子公司的注册资金实缴情况。截止2011年10月18日中国水电股份上市以前,中水集团16家工程局实缴注册资本为0元。

  三、中国电建集团企业主体疑点。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号"。


  


  而实际地点挂牌企业为"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名不符实,信息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


  


  在这个地址,也曾挂牌过"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照片放在网上公开。同一个地址,两个公司分网上、网下两个不同的挂牌,这是公然的欺骗行为。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大型央企的电建集团只有3人参加社保。


  


  这样的人员规模似乎与综合性特大型建筑集团、大型央企严重不符!究竟是喜剧,还是骗局,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彻查,给广大公众一个事实真像。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电建集团对外只有4家投资机构,与其历史上宣传的央企集团公司实力完全不符。更加荒唐的是,电建集团的15位注册号和对外投资的阳城国际发电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号100000000043994,居然长得一模一样。

  电建集团对外宣称是"综合性特大型建筑集团",但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平台,进行电建集团全名检索,却没有行业资质等信息,说明其所谓"综合性特大型建筑集团"系编造。


  


  根据国家能源统计资料,2017年全国电力投资情况中电源投资2700亿元。基中水电投资2017年全国才完成618亿元投资,即使承担2017年全国全部电源基本投资,总额也仅有2700亿元。

  但是根据中国电建集团的网站披露的信息,2018年中国电建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049亿元,那么与2018年全国电源基本投资完成额2721亿元相比,超出的1328亿元从何而来?更何况还有上千家同业企业。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所谓央企的中水集团是采用移花接木、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公司名称、地址、历史、从业人员、客户、出资等信息,通过伪造公司工商执照、建筑资格证书等各种备案认证资格标志,人工制造的动态新闻,故意造成有实力大型企业集团的假象。

  以上种种都亟待查清,还事实一个真相。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