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天涯部落 > 原创天下 [我要发帖]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文\wozijideyanse
两年前,我8过儿子办准生证的过程,九曲十八弯,被两边的户口所在地踢来踢去,后来给爱人那边户口所在地花了五百大洋,人家什么手续也不要了,直接给开了出来。大概去年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简化准生证办理程序的政策,我感叹,总是赶不上好政策。 我也8过医院收红包的事,我粗略算了下,一个贫困县的妇产科主任,一年的红包收入差不多在十五万左右。一个省级重点大医院,麻醉师的红包收入,我都没敢算,怕出现小数点错误。 做过公司的行政工作,和工商、税务及相关主管部门打交道,给经常帮着处理事的人送礼是必须的。礼品形式一般为购物卡,直接买成实物的情况也有。当然这里面,级别不同,礼数大小就不同。另外,旅游公司可能会给旅游局的领导多送点,文化公司可能会给文化局的领导多拿点,这是分管的事。记得有一次,列了一页的名单,送礼送了三天。 都说礼多人不怪,说的是文明礼貌,多打招呼多客气,真正到了生活,礼多的意思就深了。不找人,一件事,有关部门可能让你跑断腿,第一次手续不全,第二次格式不对,第三次书写不工整,第四次公章不在。我说的这些还是没啥技术含量小事,大事,你就跑断腿也没用。 其实我大体想过,收礼这档子事,可能还真是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惯出来的。起初先是那些有问题的人送,送了,问题就没了,事也成了。没问题的人再去办事,办事的人就觉着,怎么你就能没问题呢,没问题我怎么搞创收啊,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刁难,从情绪到行动。结果,一部分没问题的人恼了,和办事的人大呼小叫,吵僵了,办事效率自然更低。另外一部分自以为聪明的人觉得,有问题的人送点礼,事就能成,我没问题,送点礼,事成的更快,这样一来,送的人觉得,办事就得送礼找关系,收的人觉得,他送是应该的,我给他办事了。久而久之,已经不能简单的说,这是不良社会风气,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和中国式过马路一样。 和工商局打了一年多的交道,我现在很难相信,哪家公司的注册资本是正常的,营业执照上写着三千万、五千万,月底,连员工的工资也结不了。国家既然规定注册资本这一说,又让那么多公司在年检时找关系行了绿灯,这何尝不是一种泡沫危机。当然,没有哪个老板会把那么大一笔钱,乖乖放在银行,钱挣钱的智慧,大家还是都有的,可能我杞人忧天了。 有个朋友和我讲车被交警拖走的事,他说自己停车位置确实不对,罢了,那晚忙完还忘了动车,交警又联系不上他,车就顺理成章进了交警大院。起初他是做好了交罚款挨训的准备的,临去交警分队的一瞬间,想起有个关系在那边某局做领导,就厚着脸皮打了电话,电话那头很热情,说一会你去开车好了。朋友去了交警队,说来意时,几个交警自顾自忙着,没怎么听,朋友被晾了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后,朋友急了,大声说,某某让我过来找你们,关于车的事儿。这一嗓子见效了,立马四五个人迎上来,其中一个还热情的说:“哦,你是某某的朋友,他刚才打电话了。”罚款没交、批评没挨,只是朋友说到几个交警前后的态度,骂了句:“那些人,真贱!”我想,原本那些人应该受到尊重,或者朋友该对他们说声谢谢的。 有人把找关系办事等同于帮忙,你扶老太太过马路,这可以说成是帮忙,司马光砸缸也可以是帮忙,而找关系办事,只能是一种交易。如果说这里面有帮忙的成分,那只能是,有一天东窗事发,该领导被查了,山倒众人推,你指两条证据,或在背后说,娘的,那阵子,我年年给他送红包,就为了儿子排座位的事儿。 “愤世者的愤怒,只能是一把镐头,专司对废墟的破坏,而不有瓦刀的建设。”今天我没有愤世,心平气和说这些,只因为找关系办事已然是一种常态,很难改。 编辑:落叶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