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部落
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天涯部落
>
读懂人生
[我要发帖]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连载)
【百味人生】
楼主: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02 18:54:29
点击:2786
回复:47
脱水模式
给他打赏
只看楼主
阅读设置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
(一)
作者:仰天难啸
吕雉小姐的老家原本是现在的山东单县,后来随着她老爸吕公移民到小沛,就成了我的邻居。假若我有幸和她生于同一时代,说不定就能在小沛城里一睹她的芳姿,如果她长得不太恐龙,当时向她送个秋波、抛个飞吻什么的也未可知。
吕小姐当时肯定是个剩女,不然不太可能心甘情愿地嫁给刘邦。
你想那时候刘邦已经四十岁出头,不但还没有混上个媳妇,却已经有了一个亲生儿子刘肥——据《汉书.高五王传》:“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也就是说这个刘肥是刘邦先生人生事业尚未发达时在外拈花惹草鼓捣出来的非婚生子。这笔孽债在《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上也有记载,甚至说明了其母娘家姓曹,这可不是我在这里瞎侃。
另外,尽管刘邦当时做上了相当于乡镇一把手的亭长,但是平时喝酒耍钱不问家事,吹牛撒谎脸皮不红的一贯表现也让众多的本份人颇有些看不上。再就是那个年代的人们结婚年龄普遍偏小,女子在“二八妙龄”(十五、六岁)就当上了新娘应属符合时代潮流,过了十八岁仍然“待字闺中”就应该属于大龄未婚青年了。
咱们退一步讲就算吕雉小姐当时二十岁,嫁给一个年龄比自己大出一倍多的无赖男人,而且过了门就当继母,难道是象今天的时髦女郎为了傍大款而专门找成功、成熟的男人,“要吃就吃大鲤鱼,要嫁就嫁大女婿”吗?
吕小姐的老妈就不赞同这门婚事,对老公提出了反对意见:“你平时总是吹自己会相面,说咱女儿有富贵之相,将来要嫁到富贵人家。人家县令托人来提亲都让你推掉了,这个赖皮刘三儿能比县令强到哪里去?”吕公倒也干脆,一句话就把老婆呛了回去:“你们这些老娘们家知道个屁?”这可是在《史记.高祖本纪》里有记载的,就是没有见到描写吕小姐对亲事不满的只言片语。可见她当时如果不是担心自己嫁不出去而对这门婚姻抱着“剜到篮儿里就是菜”的想法,那么就真的是一个甘愿顺从“父母之命”的贤淑女儿了。
(未完)
举报
|
分享
|
收藏
|
更多
|
楼主
回复
天涯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02 18:57:14
这一篇和《我被跨时空绑架了》有因果关系,发得稍晚了一些,现补上。
举报
|
收藏
|
1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08-02 19:09:25
谢谢仰天老师!问好!
先占板凳,等我散步回来再慢慢欣赏!
举报
|
收藏
|
2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kunhua07
时间:2009-08-02 19:54:58
heh e
举报
|
收藏
|
3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刀尖上马首是瞻
时间:2009-08-02 20:20:25
马克
举报
|
收藏
|
4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小草678
时间:2009-08-02 21:44:46
等续集.)
举报
|
收藏
|
5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08-02 22:22:47
配一支曲子: 睡莲 09 对话VI 王蕾与 的细语
举报
|
收藏
|
6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yigefangyangwa
时间:2009-08-02 22:41:39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
-------------------------------------------------
哎呀喂,吕雉也是你老乡呀?
举报
|
收藏
|
7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03 16:29:49
作者:yigefangyangwa 回复日期:2009-8-2 22:41:39
哎呀喂,吕雉也是你老乡呀?
================================
哈哈,我皇帝老乡的媳妇,马马虎虎算上个老乡吧。
举报
|
收藏
|
8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03 16:34:05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
(二)
作者:仰天难啸
(续上)
婚后,吕雉先给刘邦生了一个千金,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一两年后,又喜得贵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刘盈出生这一年是公元前211年,而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这个当爹的此时已经是45岁了,吕雉呢?这时很难说有二十五岁。
刘盈出生两三年后,刘邦在芒砀山扯旗造反,从此夫妻二人就“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呀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了。
刘邦在前线厮杀征战,吕雉在家里不但要操持家务孝敬老人,还要拖儿带女下地干活。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就对此有所披露:
有一天一个老头儿经过吕雉正在干活的“承包田”,看到地头放有瓦罐竹篮,就向吕雉要口水喝。吕雉赶忙递上瓦罐,还从竹篮里拿了一个窝头递给老头儿。
老头儿吃喝过后,看了看吕雉的面相说:夫人您是天下贵人之相呀!(“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
吕雉一看这老头儿也会相面,想印证一下和自己老爸所相是否相同,就让老头儿相一相两个孩子。老头儿看了看刘盈说:夫人您将来之所以富贵,正是因为您这个儿子。(“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
老头儿又看了吕雉女儿的面相,也说是贵人之相(“相鲁元,亦皆贵”)。
且不论是不是这个老头儿“吃人的口软,拿人的手短”地胡乱奉承,我则严重怀疑这个故事是刘邦当了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汉朝的文化部门、宣传部门里的吹鼓手们的无耻杰作。以至于世代相传到了司马迁执笔写史的时候已经三人成虎了,可叹今犹是也。
这老头儿相面故事的真伪可以暂且存疑,吕大小姐在嫁给刘邦之后却还要拖儿带女地种地耕田却在《史记》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印证。
如此看来,在大汉朝立国之后,各级政府和群团组织对吕雉同志予以“模范军属”、“勤俭持家”、“巾帼英雄”、“三八红旗手”之类的表彰实属应该,另外不也显得他们这些单位并不是像某些别有用心的家伙说的“白白养着只拿纳税人的钱不干活”吗?
不管怎么说,就凭着吕大小姐这份对刘邦同志父母子女的尽心竭力,刘邦的“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吧?
(未完)
举报
|
收藏
|
9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08-03 17:40:11
先沙发!
辛苦仰天老师了!
问好!
举报
|
收藏
|
10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fu888bo
时间:2009-08-03 19:13:36
写文章真不容易!
抢着做啦~
举报
|
收藏
|
11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ly永不言败
时间:2009-08-03 20:32:48
前辈辛苦了
举报
|
收藏
|
12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04 18:05:45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
(三)
作者:仰天难啸
刘邦同志起兵造反,大秦国政府怎肯善罢甘休?好在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可叹的是这就苦了夫人,吕雉作为“暴乱分子家属”被抓进了县大牢。
监狱可不是干休所和疗养院,狱卒们从不把他们的服务对象当人看待,什么杀威棒呀、消毒呀、躲猫猫呀并不是到了两千多年之后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才发明出来的,而是古已有之。女监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些方面更甚。吕雉“进去”之后,自然要增长不少在外边得不到的“见识”。不幸中之大幸遇上了老公以前的一个铁哥们酒友叫任敖的在里面当狱卒,受到了不少关照。但是逢到任敖不值班时仍然受到其他狱卒的欺负,后来让任敖知道了,把那个虐待吕雉的家伙狠狠地揍了一顿,从此就再也没有敢欺负吕雉的了。
后来,吕雉成为皇太后并且执掌国家大权时,任敖被请到京城任命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这个官衔放在今天至少是相当于国家监察部部长的正部级高干,甚至有学者认为是副国级干部的。可见,吕雉还是一位知恩图报的人。
为刘邦而坐牢,这是吕雉做出的重大牺牲,不容易呀。后来刘邦带领起义人马杀回小沛,才把吕雉解救出来。
刘邦经过了三年的反秦战争,军事实力逐渐强大。
公元前205年4月,刘邦在稳定了三秦的局面之后,开始实施“打回老家去”的战略步骤,亲率五十六万大军打到了项羽的西楚都城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
此时项羽正率领队伍在齐地作战,后方空虚,结果让刘邦趁机攻占了彭城。
刘邦的主要目的就是消灭项羽的军事力量,再就是把尚在家乡的老爹、妻子儿女接到军中。
刘邦攻下彭城之后,一看到项羽从秦朝都城掠来的那么多美女、财宝,高兴坏了。赶忙照单全收,美美地享用起来,竟然一时忘了去接家人。
等到刘邦想起来派人去接家人时,项羽的大队人马已经从齐地向彭城杀来,并且也派了人马去捉刘邦的家人。
听到刘、项要在彭城一带开战,刘邦的家人亲邻害怕极了,都从家里逃了出来。结果两边派去的人都没有找到刘邦的老爹和妻子儿女。
不幸的是,刘邦的老爹、老婆和刘邦的儿女还在逃难的人群中相互走散。结果刘邦的儿子、女儿幸运地逃到刘邦军中,而刘邦的老爹、老婆却被项羽的手下捉住。
从此之后,吕雉与刘邦的老爹做了项羽接近两年半的俘虏,再次遭受了人生的磨难。
(未完)
举报
|
收藏
|
13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08-04 18:21:16
先占沙发!回来再欣赏!
举报
|
收藏
|
14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一颗漂流的孤星
时间:2009-08-05 01:23:29
帖子已推荐至天涯部落首页-百味人生 栏目(
http://groups.tianya.cn
),
感谢您的支持!
举报
|
收藏
|
15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08-05 10:49:12
祝贺仰天难啸老师《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天涯部落首页推荐:http://groups.tianya.cn/index.asp
天涯部落首页
>>点击进入
谢谢仰天难啸老师支持关照本部落!
问候仰天难啸老师好!祝福您全家幸福安康!财源茂盛!
谢谢部落编辑一颗漂流的孤星才女推荐!辛苦您了!
问好!祝福佳人夏安!
举报
|
收藏
|
16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08-05 11:25:20
祝贺仰天难啸老师《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天涯部落首页推荐
天涯部落首页
>>点击进入
举报
|
收藏
|
18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06 08:09:49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
(四)
作者:仰天难啸
当俘虏的滋味肯定要比对甲型H1N1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要难受的多。我想,即使项羽心里充满人道主义意识而优待俘虏,不至于对刘老头和吕雉来个竹签子、辣椒水、老虎凳的干活,但是那骨肉分离、生死未卜的心理煎熬,和推推搡搡、恶语相向的人格摧残终究还是避免不了的吧?
更吓人的是在汉四年的时候,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对阵,项羽让手下把刘老爹绑在杀猪的案板上抬至阵前,以要把老头儿烹了威胁刘邦投降。没想到人家刘邦不吃这一套,竟然嬉皮笑脸地对项羽说:“当年我和你都受怀王之命伐秦,咱们还是结拜兄弟。所以,俺爹就是你爹,你非得要烹你爹,最好给我也留上一碗汤。”虽然根据史书记载当时项羽要杀刘老爹,并没有提到吕雉,如果真的杀了刘老爹,你想项羽还能把吕雉的小命儿给留着吗?其实当时刘邦的嬉皮笑脸、油嘴滑舌也是耍了个高招,如果一看到自己老爹被绑在阵前,吓得立马噗通跪倒,扯着喉咙连鼻涕带泪的“俺的大唻!恁儿不孝让恁受亏了呀!”用家乡话嚎啕大哭,那就正好中了项羽的招了。
由于刘邦对老爹的老命表现得毫不在乎,又加上项伯这个糊涂蛋老好人反复对项羽说把刘老爹杀了没啥意思,项羽这才免了刘老爹一死,吕雉也因此跟着躲过一劫。
不过,我估计项羽心里一定很窝火,说不定回营之后就一脚踹在刘老头儿的屁股蛋上,大骂这个“废物点心老混蛋!亲儿子都拿你的狗命不在乎!”的老家伙。
后来,刘邦耍了一个以鸿沟为界互不相扰的手腕,和项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哄着项羽放回了刘老爹和吕雉。
当了两年零四个月的人质,这是吕雉为刘邦做出的又一次重大牺牲。
(待续)
举报
|
收藏
|
19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08 15:09:04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
(五)
作者:仰天难啸
世界上有好些事往往不是用好与坏或是对与错就能够简单解释清楚的,刘邦攻占彭城后没有及时把家人接到军中就是一例。
吹捧刘邦的人可以说刘邦“公而忘私”、“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顾及不到亲人”。
嗤笑刘邦的人可以说刘邦没心没肺,拿他落败逃亡时为了逃得快些几次三番把亲生儿女踹到车下以作佐证。
我倾向于后者的看法,因为此时刘邦的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年轻貌美、能歌善舞、柔情似水、能够偎在怀中撒娇发嗲的“二奶”,心中哪里还有老家那个粗手笨脚,只会烧火做饭、割谷子砍高粱的吕雉的地位?
这位深得刘邦宠爱的二奶就是戚夫人。
别看这位戚夫人对于割谷子砍高粱之类的技术一窍不通,但是能歌善舞还会演奏乐器。刘邦曾经把数百宫女组成了一个合唱团,由戚夫人领唱,演出了一台精彩的节目(髙帝令戚夫人歌《出塞》、《望归》之曲,侍婢数百,皆为之后宫齐唱,声入云霄)。从古人记载的“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一句来看,戚夫人的杨柳细腰应该能与杨丽萍媲美,那舞姿当然就更美了。再从“戚夫人善鼓瑟,击筑”一句来看,这位戚夫人还真的多才多艺。毕福剑如果再为“星光大道”选秀,戚夫人用不着套近乎喊老毕“姥爷”也能入选,你不信我信。凭着刘邦的地位和权势,什么样的美女找不到而多年独宠戚夫人?这就说明了戚夫人实在太可爱了,我见犹怜。
等到吃尽苦头的吕后——我们应该称吕大小姐为吕后了,因为刘邦已在几年被义帝封为汉王——回到刘邦身边时,发现刘邦身边早已有了备受宠幸的戚夫人,却也无可奈何。
那时候的中国,虽然实行的也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同时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子是明媒正娶的“正室”,是“嫡”是“正”;二奶三奶四姨娘者流则是“妾”,是“庶”是“偏房”。这妻妾之间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在当时可是大不相同的,连生下的儿女也有嫡庶之分,读过《红楼梦》的就会对之有所了解。即使贵为帝王,三宫六院之中也只以“正宫娘娘”为嫡,余者皆为“嫔妃姬妾”了。
尽管自己贵为“正宫”,尽管自己为刘邦所累坐过牢狱当过人质,尽管自己含辛茹苦为刘邦孝敬老爹拉扯儿女,但是面对这位“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的老公,也只得暗自垂泪,把对戚夫人的嫉恨藏在心里了。
(未完)
举报
|
收藏
|
20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08-08 16:16:18
谢谢仰天老师为部落捐赠红包!让您破费了,甜梦真不好意思,只能来日方长慢慢为情了!
问候仰天老师好!辛苦您了!您有事先办您的正事,部落里有空就来坐坐,没时间来也没有关系的,不要当回事!嘻嘻!
多多保重,祝福老师全家福寿安康,平安吉祥发财!
举报
|
收藏
|
21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10 17:47:53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
(六)
作者:仰天难啸
据《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此时“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也就是说吕后因为年龄比戚夫人大,在刘邦出征、出巡时经常作为留守,陪伴在刘邦身边的却是那位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因此吕后很少见到刘邦,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虽然贵为皇后,这样的日子能有多少幸福感?她的心理能够平衡吗?会不会因为人类的性格弱点造成心理扭曲呢?
尽管皇后是后宫中的“一把手”,但是皇后的身份是由皇帝册封的,如果赶上哪天皇帝一不高兴,也可能对皇后来个“双规”“双开”,而改立其他嫔妃为皇后,这样的事在历史上不乏其例。吕后深知老公的脾性,尽管自己对于刘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在回到刘邦身边后还是一直默默做事,低调做人,继续表现出忍辱负重的贤妻良母形象。
但是吕后仍然有一块心病,就是担心自己的亲生儿子得不到继承刘邦的皇位。
这可不是她患了妄想症、被迫害狂等精神疾患而作出的无端猜忌。
刘邦宠幸戚夫人,自己就强忍了,但是刘邦越来越看不上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盈,却对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疼爱有加视如掌上明珠,这就让吕后心里不得不恐慌了。
刘盈这孩子性格宽仁懦弱,这让刘邦很不高兴,常对人说:“这小子的脾性怎么他妈的这个德行!一点都不像他老子我。你看咱那个小如意,从哪里看都和老子我一样。”“老子我怎么也不会让那个不像我的孩子的地位居于我的爱子如意之上。”
几次要废了刘盈的太子改立刘如意,这当然也与戚夫人的枕边热风和撒娇抹泪不无关系。
(未完)
举报
|
收藏
|
22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12 15:07:41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
(七)
作者:仰天难啸
我认为刘盈的性格形成和他小时候的多次不幸遭遇有关。
两三岁时老爸因造反离家出走,自己先是成了“没爹的孩子”。
紧接着老妈被逮进大牢,这一下又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
七八岁时在逃难中老妈又被项羽捉去,从此又母子分离两年多。
以秦朝当年的暴政,和不得不推行其政策的基层干部刘亭长当年的为人,除了几个酒肉朋友外,不能不得罪一些乡邻。成为“暴乱分子的狗崽子”的刘盈,很难说不被有些人欺辱。
虽然侥幸找到了老爸,但是老爸为了自己逃得快些,竟然曾经把自己和姐姐几次从车上往下踹,让自己不但感受不到父爱的温暖,反而领教到了亲爹的无情和遗弃。
饱受人生苦难刺激的童年经历应该说对刘盈的心理造成了很深的创伤,从而自小就形成了自卑心理和柔弱的性格——我不知道儿童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是不是认同我的看法。
后来刘盈尽管被立为太子,母子二人却仍然受到刘邦的冷落,可想而知的还有正在得宠的戚夫人的凌人盛气,还有宫中那些对戚夫人趋炎附势者的白眼相向。
对于这种人生遭遇,有的人可能会生成倔强性格和逆反心理,但是对于刘盈却无异于雪上加霜了。
刘邦讨厌刘盈仁弱,当然与因宠爱戚夫人而疼爱如意有直接关系,可是刘邦也曾经考虑过上述因素吗?
对此最为担心的只能是吕后。
从在刘邦面前的妻妾身份来讲,吕后和戚夫人之间是情敌关系;从两人为各自亲生儿子的太子身份的明争暗斗上来讲,吕后和戚夫人之间又是政敌关系。
如果刘邦去世后接替皇位的是戚夫人的儿子,从和戚夫人的情敌加政敌的关系来考虑,吕后不能不为自己母子的命运担忧。
所以就出现了史书记载的如下一幕:
一次, 刘邦向大臣们提出要废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如意一事,几个明明知道此举不妥但是胆子较小的大臣不敢说话,几个功劳较大胆子也较大的大臣委婉地表明了不同意见。在刘邦问到御史大夫周昌时,这个平时说话就很结巴(口吃),但是为人耿直的周昌非常恼火地说:“臣虽然不怎么会说话,然而臣知道这样做不好。陛下打算废太子,臣绝对不接受这个诏书。”看到周昌激动得面红耳赤、结结巴巴的样子,刘邦反倒笑了,就把废立太子之事暂时作罢。
怎知道,为自己母子命运提心吊胆的吕后此时正在殿东厢偷听。等到刘邦退朝后,看到周昌出来,就噗通跪倒说:“今天要不是您,太子的地位几乎就废掉了。”
以皇后之尊跪谢臣下,历史上是少有的,我认为吕后此时主要是为了自保,而不完全是考虑到今后的显贵。
(未完)
举报
|
收藏
|
23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小草678
时间:2009-08-12 17:04:08
欣赏了连续篇,好!!仰天辛苦了!
举报
|
收藏
|
24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08-12 17:44:22
仰天老师辛苦了!甜梦给您泡茶:))
问候仰天老师好!
举报
|
收藏
|
25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12 21:02:37
谢谢小草兄,谢谢甜梦的好茶。
举报
|
收藏
|
26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13 16:41:16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
(八)
作者:仰天难啸
为了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吕后可谓费尽了心机,我估计这位“三嫂”对大臣之中她所熟识的沛县老乡们就没少哭天抹泪地去做工作。
另外为了取得刘邦的信任,她把刘邦登基后颇为忌惮的功臣韩信勒死于未央宫,还诬杀了功臣彭越。这一功立得及时有效,刘邦很满意,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刘盈的太子地位。
在关键时刻,吕后设法让张良出主意请来了以前连刘邦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刘盈,这可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一着:
在一次宫中宴会上,刘邦发现太子身边有四位八十多岁、须发皆白、服饰讲究的老人。刘邦很奇怪,就问他们是谁?四位老人上前各自通报了姓名。刘邦听说后很惊讶:“我请了你们好多年,你们躲着我不出面,现在为什么要跟随我的儿子呢?”四位老人回答道:“以前听说陛下看不起知识分子,又常发火骂人。俺几个不愿受辱,所以才吓得躲起来。如今听说太子仁孝谦恭,爱知识重人才,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尽忠效力,所以俺们就来了。”
刘邦沉思了一下说:“那就请诸位费心替我把太子照顾好了。”
四位老人给刘邦敬完酒,就离去了。
刘邦心存感慨地指着离去的四位老人对戚夫人说:“我本想改立太子,但是他们四位我多次请不来的高士都来辅佐太子,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难以撼动了!吕雉真是一位明智的主子啊!”
戚夫人听说之后,知道自己儿子成为太子的期望破灭,立即失声痛哭。
从此之后,刘邦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
为了保护爱子如意,刘邦就封他为赵王,还让周昌给他做宰相,让他们到赵地(现在的河北省一带)任职去了。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太子刘盈终于顺利继位,被称为汉惠帝。
吕后顺理成章当上了皇太后。
(未完)
举报
|
收藏
|
27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08-13 20:33:58
辛苦仰天老师了!皇后吕雉英明,会培养皇子,子荣母贵:)
问候老师好!
举报
|
收藏
|
28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小草678
时间:2009-08-13 21:41:54
待看下文.仰天辛苦了!
问好!
举报
|
收藏
|
29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14 09:44:14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
(九)
作者:仰天难啸
做了大汉朝二世皇帝的刘盈尽管此时已经16岁,按照年龄也算是一个小小男子汉了。不过他老爹当年还真没有对他看走眼,的确是性格仁弱。无论是内宫或是国家的事,只要是老妈拿定了主意的,他从来不敢不听。
老公一死,自己坐稳了皇太后的宝座,当皇帝的儿子对自己俯首贴耳,大臣中又多是以前叫自己“三嫂”或是“三婶、三大娘”的沛县老乡,多年来又多是同情自己而讨厌戚夫人的。现在,当年温柔娴淑、含辛茹苦、任劳任怨的吕雉小姐终于熬出头了,最先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当然是复仇!出一出憋在心里十年的窝囊气!
最大的仇人就是这个戚夫人了。
——这个贱人狐狸精,害的我和老公的夫妻情分名存实亡,依仗着得宠平时对我讽刺挖苦盛气凌人,还靠着枕边风差一点让你生的那个野种孩子抢了我儿子的皇位。要是你的儿子当了皇帝,哪里还有我们娘儿们的活路?老娘现在该好好地和你算算账了。
刘邦去世、惠帝即位后不久,吕后就把戚夫人请了过来,就像现在包装歌星影星一样,为戚夫人从头到脚来了一次全新包装:
为了避免戚夫人今后洗发和头上生虱子的麻烦,先把她的一头秀发剃了去。又赏赐给她一只项圈套在雪白的脖子上,不过这只项圈既不是24K黄金的,连白银的也不是,尽管皇宫里有的是金银。近代从汉墓里就曾经出土过这种“饰品”——先把一根拇指粗细的铁棍两端各做出一个小环,再把铁棍弯成U形,把U形铁套到“用户”脖子上后,再把一根较短的铁棍穿进U形铁两端的环中铆死——那时候还没有会电焊的技术人员,推测应该是用铁锤把短铁棍铆死在U形铁上的。如果戴了这种首饰走在大街上,估计既不骄人也不会太舒服。然后又扒去戚夫人的宫服,换上囚犯穿的赭衣。
吕后还很关心戚夫人的就业和健康问题。
刘邦一死,再也无人欣赏皇家歌舞团的表演,戚夫人能歌善舞的才能无从发挥。吕后不忍心看到戚夫人失业下岗后无聊地天天坐在电脑前上网影响健康,想起了自己在老家参加农业生产时的一项活动对于预防颈椎病、糖尿病、神经衰弱、高血压非常有益,就让宫中的人事部门安排戚夫人到“永巷”去从事粮食加工工作——舂米。
(未完)
举报
|
收藏
|
30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08-14 13:33:55
幽默的仰天兄辛苦了!“吕后不忍心看到戚夫人失业下岗后无聊地天天坐在电脑前上网影响健康,想起了自己在老家参加农业生产时的一项活动对于预防颈椎病、糖尿病、神经衰弱、高血压非常有益,就让宫中的人事部门安排戚夫人到“永巷”去从事粮食加工工作——舂米。”哈哈!好现代的真有意思。
问候仰天老师好!等待下文,甜梦赶紧给您泡茶去:))
举报
|
收藏
|
31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小草678
时间:2009-08-14 16:58:26
当权者报复失利的,历代如此.
举报
|
收藏
|
32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15 08:13:33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
(十)
作者:仰天难啸
历史证明,逆境中常常能够产生伟大作品,如屈原被放逐而有《离骚》,司马迁受腐刑而有《史记》……
能歌善舞的戚夫人在舂米当中流着眼泪创作了一首流传2000多年,在中国文学史上非常有名的《舂歌》,也叫《戚夫人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这首歌的意思是说:儿子呀你现在当着王爷,母亲我却做了奴隶,整天舂米到天黑,还常常与死亡相伴。我与你相隔三千里,应当让谁去告诉你呢?
宫中自然少不了巴结吕后的勤快人,估计吕后也会对戚夫人的日常表现非常关心。得知《舂歌》一事后,吕后勃然大怒,说:“你这贱人还打算依靠你当赵王的儿子吗?”立即下令召赵王刘如意进京,打算杀了他,以绝戚夫人之念。
得知吕后对戚夫人的迫害后,谁都知道她召赵王进京是什么意思。
首先是赵相周昌以赵王如意有病在身,经不起旅途车马颠簸为由几次拒绝让赵王进京。
吕后本来是把周昌看做恩人的,现在也恼了:“好哇!你周昌护着刘如意不让他进京,那我就让你周昌进京,你敢不来吗?”周昌无法推脱就只好来了。
吕后一见到周昌就破口大骂:“你这个说话都结结巴巴的混蛋家伙,你为我做过好事我不是不记得,可你就不知道我恨戚姬娘儿俩吗?你为什么不让刘如意进京?你怎么敢不让刘如意进京?你眼里还有没有我?你就不怕我要了你的狗命让你以后想结巴也结巴不成吗?”
周昌被劈头盖脸狗血喷头的挨了一顿臭骂,满脸通红。知道此时顶撞吕后可比不得往日顶撞三哥刘邦,就索性绷紧了嘴巴连结巴也不结巴屁也不放,硬着头皮挨着。直等到吕后骂累了之后,才灰溜溜地离开了。
降服了周昌之后,再召赵王如意进京,赵王就不敢不来了。
这次是惠帝刘盈保护了赵王。
汉惠帝刘盈知道他的亲爱的老妈大老远的把赵王召来可不是为了亲切慰问心连心,为了保护这个弟弟,惠帝在赵王刘如意进京时亲自出城去迎接,并且将如意弟弟安排住在自己的皇宫里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保护了起来。
吕后看到惠帝在保护赵王,心里非常气恼却也没有办法,就只好在刘盈的皇宫内外安插了众多的“克格勃”人员等着机会下手。
汉惠帝元年十二月,惠帝外出打猎,而刘如意因为年幼贪睡,这一次(!)没有跟着惠帝一块儿出城。被吕后抓住机会,立即派人强行用毒酒毒死了刘如意。
(未完)
举报
|
收藏
|
33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小草678
时间:2009-08-15 11:13:21
宫廷内,勾心斗角.可悲1
举报
|
收藏
|
34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16 15:15:59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
(十一)
作者:仰天难啸
毒死了了赵王刘如意之后,吕后变本加厉,又残忍地将戚夫人的四肢砍断,熏瞎双眼,弄聋双耳,灌药使她变成了哑巴,最后扔到了茅房里。
那个历史时期的卫生间,即使是皇宫之内也不见得有抽水马桶、座便器一类。就算是吕后那样的高端精品人物,要屙要尿也得亲自屈尊蹲在茅坑之上,再多的宫娥彩女也不能替代她完成这种生理活动。至于头顶上多了几片瓦,以至于在下雨天屙尿时淋不到屁股,那就是王侯将相人家的享受了。所以那时候皇宫里的茅房恐怕也是臭气熏天,绝不像今天的星级洗手间点着熏香还洒上香水,不然吕后是不会让戚夫人呆在这种地方的。
被扔到茅坑里的戚夫人被称之"人彘"(即像猪的人)。戚夫人在茅坑里爬了三天后才死去。
吕后还让刘盈来看"人彘",刘盈吓得脸色大变,大叫道:“这不是人做出来的事!我是你的亲生儿子,我没脸再掌管天下了!”惠帝受到极大刺激,痛哭不止,便生病了,长达一年之久。从此惠帝也不再上朝处理政务(俺估计到是刘盈已经看透了局面,老妈已经完全掌控了一切,早已没有自己“作秀”的空间了),每天就是饮酒作乐,迷恋后宫,追求声色麻醉,只活了七年就死去了,年仅24岁,此是后话。
惠帝确实仁弱,但他富有同情心。作为天子他也许并不太称职,但他却能善良地对待自己的兄弟,尽其所能地保护年幼的弟弟。和残忍的吕后相比,惠帝至少是个心理正常的人。
吕后对戚夫人的夺夫、夺位产生仇恨,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以如此惨无人道的手法虐待夺位失败的戚夫人和毒杀刘如意,也为此留下了千秋骂名。
身为皇太后的吕雉,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势和吕氏家族的地位,竟然强当家将自己的亲外孙女——惠帝刘盈的亲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嫁给了自己的亲儿子作为皇后。
此时张嫣的年龄只在九岁左右,这等于让身为亲舅舅的刘盈娶了自己的亲外甥女为妻。
两千多年以前的中国,对于近亲结婚的害处也许还没有理性的认识,三代血亲以内不得结婚的法律尚未制定。不过,即使已经制定了这个法律,民政部门的张局长或是李助理敢于拿着自己的脑袋拒绝给刘盈和张嫣发放结婚证吗?你也不看看人家是谁?人家后边是谁?
面对这个才9岁的三年级小学生、又是自己亲外甥女的张嫣,刘盈哄着她不哭还来不及,哪里会有夫妻感情?一直到刘盈24岁死去的时候也和张嫣没有儿女。不过,这段时间里刘盈倒是和别的宫女们生下了6个儿子。
刘盈死后,吕太后不得不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放弃权力;二是继续掌权。
吕后已经品尝到执掌天下大权的甜头:权力不仅可能满足一个人物质生活的各种需求,还可以满足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各种需求。权力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征服对手。她岂肯轻易放弃?
另外,吕后也不能不考虑到自己已经做了很多坏事,一旦失去权力就可能遭到报复。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就必须继续不择手段,她此时已经是欲罢不能了——古往今来的暴君们莫不如此。
考虑到为全国人民服务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数遍了手指头外加脚趾头也没有在中国找出一个有能力担当此项重任的人才。如果自己直接当皇帝,又担心大臣们那里阻力太大,这可就不是杀掉个把戚夫人、刘如意那样的“小事”了。
不得已,吕后决心实行“母后称制”。
“制”就是皇帝的命令,“称制”就是代行皇帝职权。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影响极为深远的重大政治发明,很值得申请专利的。
(未完)
举报
|
收藏
|
35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08-16 21:00:15
吕后太狠毒了,听了故事都可怕。唉!
辛苦仰天老师了!
问候老师好!
举报
|
收藏
|
36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17 18:38:14
说说我的皇后老乡吕雉
大结局(十二)
作者:仰天难啸
于是,吕后虽然没有敢于自己直接当皇帝,却在惠帝和后宫宫女所生的六个儿子中选了一个当皇帝。把这个小皇帝交给张嫣抚养着,对外就说是惠帝和张嫣的儿子,这就是历史上的“前少帝”。为了把事情做得圆满,还把“前少帝”的生母杀掉了。
这时的“前少帝”只有三岁,即使是个天才也无法管理偌大国家,只好由着吕后“称制”。
等到“前少帝”年龄稍大,知道了自己的生母为吕后所杀,自然愤愤不平,就扬言长大后要为母亲报仇。吕后得知,就把“前少帝”幽禁起来,对外说皇帝病重,任何人都不能见。结果,大臣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见到这位“前少帝”。最后,吕后又废掉了“前少帝”,把他杀死,又立了一个小孩儿刘义为皇帝,史称“后少帝”,更名刘弘。
吕后在称制的八年时间里,达到了权利的顶峰。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和担心遭到报复,她任意地废立太子,还把她的内侄、侄孙等都分别分封为王侯,公然违背了刘邦的非刘姓不得封王的“白马盟誓”。吕氏家族掌握了兵权,飞扬跋扈。大臣们深知吕太后的为人,个个都敢怒不敢言。
不过,作为国家最高权势的拥有者,吕后在治理国家上的成就上还是功不可没的。
刘邦死后,吕后独立执掌朝政和临朝称制的15年里,在减轻百姓负担、导正社会风气、废除繁苛法令上,尤其是废除了万恶的“三族罪”和“妖言令”, 让普天下百姓拍手称快。“三族罪”即一人犯罪,株连三族; “妖言令”即哪里有妖言,方圆多少里以内的人全部处死。这两条法令都是秦朝统治者制定的。当时的法令是这样,一旦制定颁布就开始有效,不明令禁止的话,即便朝代变了,法令仍然有效。因此,吕后宣布废除,应属历史功绩。
正因为这样,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对吕雉进行了客观而中肯的评价:
高后吕雉当朝的时候,刑法极少使用,犯罪的人极为稀少,人民安居乐业,大家都努力干活,专心发展生产。
对于老百姓来说,管他谁当皇帝,天下太平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因此,尽管吕后做过许多歹毒的事情,但对于黎民百姓来说,无论上层怎样明争暗斗,只要你的政策能够让百姓休养生息,就应该算是一个较好的统治者。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吕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并实行废除“灭三族”制度的人,但是她死后两个月,自己却被灭族了。
吕后之死,说来还有些怪诞色彩。
高后八年三月,吕后出宫去做了一次祭祀,在祭祀完回来的途中,恍恍惚惚觉得被一只苍狗撞了一下腋下——至于苍狗是个什么东西,没有人说得清楚。苍狗立刻不见了,她马上就感到腋下很疼,到了七月,她的病已经非常重了。吕后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就把她最亲信的两个侄子大将军吕禄和相国吕产招到跟前来,向这两人交待后事。她让大将军吕禄掌管北军,让相国吕产掌管南军,以图在自己死后保住吕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
后来呢?吕后死后不久,朝中老臣周勃、陈平等人在背后串联、制订策略之后,聚集亲随兵丁先杀了吕产。然后只要是吕后家姓吕的,无论男女,不分长幼,一律杀掉,这就是族诛了。第二天又把交出印信,准备回去当赵王的吕禄杀了。还把樊哙的夫人、吕后的妹妹——那个当年的柴禾妞,后来阔得把金银珠宝随地乱扔的吕媭,用乱棍打死。吕氏家族满门被灭,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荡平诸吕,整个吕氏在朝中的势力,完全被消除了。
一个原本温良贤淑的女子,因为被仇恨迷住了心窍,变成了歹毒的女魔头;又被权势迷失了本性,做下了很多坏事,死后连族人都遭到报复,难道不值得悲哀吗?
(全文完)2009.06.04
举报
|
收藏
|
37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我心中的那朵花
时间:2009-08-18 12:06:28
历史上的这些事,谁又真正说得清?
我们不是当事人,就没有资格道人家的感受。吕后所受苦不少,终于安定却要面对丈夫另结新欢,不待见,换我们,我们会如何感受?刘邦死去,她对戚夫人的报复也情有可原——当然,我并不是赞同——但是我们没有资格去要求人家善良到极致。换句话说,如果吕后真的那么善良了,她可还有命当她的皇后,还有以后的太后?她所处,可是一个大染缸,任你再良善的人,也会变色的地方。
再说那个戚夫人,难道她就是多么好的人了么?可不要忘了吕后所处境况是因为什么。她既然有了上战场的意,便要想到一旦失败该接受的后果。她既然也不是多么善良之辈,也就不要期望别人能善待于她。说到她作《舂歌》,我最多也只同情而已。还能说的是,她大概比较有才,还能写点东西。然她的那点事,比之吕后的,简直小巫见大巫。如果吕后也会写,她的经历大概能成书了吧。
再说吕后,她虽然人挺残忍,但只用在了她的私人恩怨以及朝堂某些地方。于天下百姓而言,她无疑算是个好的执政者,比之很多无能帝王都出色。
所以,我总觉得奇怪,为什么人们总记得吕后残忍,而念戚夫人可怜?我不是那段历史中人,只想还是公平那么一点点,客观那么一点点。
举报
|
收藏
|
38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小草678
时间:2009-08-18 13:33:50
对封建社会朝中的勾心斗角,相互残杀,应是历代如此.老百姓只求平安,有吃有穿就满足了.
仰天辛苦了!
举报
|
收藏
|
39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08-18 23:43:45
辛苦仰天老师了!
问候老师好!
举报
|
收藏
|
40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楼主
:
仰天难啸
时间:2009-08-19 10:55:43
有人说过的这几句话很有意思,转载如下:
皇帝的话,有时一句顶一万句,有时候屁用也不顶。
刘邦迷恋戚夫人却未能保护她,戚夫人抢了吕雉男人的心还想抢她的名分,吕雉杀了刘邦的爱妃爱子还乱了他的章法,是谁对不起谁呢?这一切又怪谁呢?
戚夫人很傻很天真,吕后很黑很暴力。
政治斗争,显规则是路线之争,潜规则是派系之争。
功臣的保身之道:一是称病不出,不理政事;二是装聋作哑,唯唯诺诺;三是声色犬马,作乐寻欢,四是隐居山林,吟风弄月。
结交贵人,要赶在他未发达之前,这样成本最低,效益最好。
女人嫉妒起来,会要人性命的。
做人厚颜无耻、丧尽天良、心狠手辣,梦里也怕自己不得好死。
今天被人捧在手里的,明天可能就被踩在脚下。
有实力才能有话语权。
没有实力和智慧,只会唱歌跳舞搔首弄姿恃宠撒娇的女人是可怜的。
爱你的那人,你爱的那人,也可能是关键时刻靠不住的人。
致命的危险是:你信任的人背叛了你,你不备的地方被人暗算。
捕捉战机,以有理有利为原则,要师出有名,战之能胜。
举报
|
收藏
|
41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小草678
时间:2009-08-19 12:09:56
仰天转载的这几句话很好,学习了.
举报
|
收藏
|
42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落亭
时间:2009-09-21 22:32:54
坐等楼主对嫩邻居的看法
话说咱等的是公平看法
不是自古以来的以偏概全
再话说戚夫人作《舂歌》真蠢
这下好了,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其实依吕雉后来对刘章的态度
刘如意若也规规矩矩的作他的赵王
没有《舂歌》这档子事儿
这赵王指不定还能做到头儿呢
关键的关键,这时候嫩邻居不能受刺激
谁刺激她谁倒霉
举报
|
收藏
|
43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落亭
时间:2009-09-21 22:35:03
原来已经全文完了,不好意思
那咱就引用楼主一句话吧:对于老百姓来说,管他谁当皇帝,天下太平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举报
|
收藏
|
44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09-21 22:59:26
欢迎落亭朋友光临和赏读!并且认真分析点评,让我敬佩!
有空请落亭朋友常来部落里坐坐!甜梦给您泡茶去:))
问候落亭朋友好!祝福您国庆、中秋双节快乐!
举报
|
收藏
|
45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冯宇恒
时间:2009-12-15 21:31:48
老乡想老乡,两眼泪汪汪。
举报
|
收藏
|
46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甜梦123
时间:2009-12-15 22:44:51
咦!冯老师您真是孙悟空哈火眼睛晴,尽捡精品帖子翻腾!
谢谢冯老师光临和赏读!
问候冯老师好!
祝福您全家幸福平安!财源茂盛!
举报
|
收藏
|
47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请遵守
天涯社区公约
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加入专辑
赠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