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部落

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朱令铊中毒事件 - 维基解密(转载)

楼主:永远的华夏美女 时间:2013-05-21 02:55:31 点击:3389 回复:56
脱水模式给他打赏只看楼主 阅读设置
  朱令铊中毒事件[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4%BB%A4%E9%93%8A%E4%B8%AD%E6%AF%92%E4%BA%8B%E4%BB%B6

  本文记述一项新闻动态。随着事件发展,内容可能会快速更新。
  朱令[1]
  出生 朱令令[2]
  1973年11月24日 (39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市
  居住地 北京市
  籍贯 浙江温州乐清[3]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校 清华大学化学系
  知名于 朱令铊中毒事件
  刑事状况 悬案受害者
  父母 父:吴承之
  母:朱明新
  亲属 吴今(姊,1969年-1989年)

  朱令铊中毒事件是指中国北京清华大学1992级化学系女生朱令在1994年11月底出现铊中毒症状,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这是中国首次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远程医疗的尝试[4][5]。1995年5月北京警方立案调查,1998年8月无果结案,至今仍未找出真凶,此案引发媒体与网络的报道和外界的关注与讨论[6]。

  目录 [隐藏]
  1 朱令基本情况
  2 事件经过
  2.1 发病、病程和确诊前的治疗
  2.1.1 第一次发病
  2.1.2 第二次发病
  2.1.3 入院检查和治疗
  2.2 通过互联网求救
  2.3 铊中毒确诊和之后的治疗
  2.3.1 铊中毒确诊
  2.3.2 普鲁士蓝治疗
  2.3.3 严重后遗症
  3 刑事案件
  3.1 立案侦查
  3.2 讯问嫌疑人
  3.2.1 清华大学化学毒品管理混乱的曝光
  3.3 结案与争议
  3.4 公开案情的呼吁
  4 案外活动
  4.1 致信高层
  4.2 2002年前的报道
  4.3 2002年至2007年
  4.4 2013年
  5 朱令家人诉协和医院
  6 朱令近况
  6.1 康复情况
  6.2 民间募捐
  6.3 代理律师
  7 注释
  8 参考文献
  9 外部链接
  9.1 视频
  10 参见


  朱令基本情况 [编辑]

  朱令实际名字应为“朱令令”,因为熟人常叫她朱令,故媒体报道中常以“朱令”称之[2][7]。1973年11月24日,朱令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吴承之,母亲朱明新。二人于1959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学习,在校园相识后组成家庭[8]。吴承之退休前曾任中国国家地震局(后改称中国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朱令有一个比她大四五岁的姐姐吴今(是北京大学生物系学生,并在1989年4月野三坡春游时意外身故)。[8]
  1992年,朱令考取清华大学,入读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物化2班。朱令多才多艺,从小就学习钢琴,15岁时开始学习古琴,大学期间加入清华大学民乐队并成为主力队员,1994年荣获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另外她也是北京市游泳二级运动员。[9]
  事件经过 [编辑]

  发病、病程和确诊前的治疗 [编辑]
  第一次发病 [编辑]
  1994年9月,据其同学提供的信息,朱令的眼睛曾两次发生暂时性失明以及数日的视力模糊,虽然她先后分别在清华大学校医院以及清华大学指定的北医三院接受眼科检查,但医院并没有检查出病因[10]。从1994年11月24日起,朱令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起先是肚子疼,吃不下饭;接着(12月5日)胃部不舒服;最后(12月8日)她的头发开始脱落,并在几天内掉光。12月23日,朱令入住北京市同仁医院消化内科病房,检查尿砷尿汞均正常[11],影像学检查和内分泌各项检查正常[12]。但是,甲皱处呈严重微循环异常状态[12]。住院期间,辅以营养支持和中医治疗,朱令的病情得到缓解,并长出了头发[12]。虽然没有查出病因,朱令在住院一个月以后,于1995年1月23日出院[12]。
  第二次发病 [编辑]
  1995年2月20日,寒假结束,新学期开始,朱令返校。2月27日,朱令出现比较剧烈的双腿疼痛[13]。 3月6日,朱令的病情恶化,她的腿疼痛很厉害,并感到眩晕,朱令父母将其送往北医三院求治。曾经参与诊断救治的陈震阳教授在其论文“罕见的1例严重铊中毒情况介绍”中记录到,朱令“3月8日又出现强烈的脚痛,小腿痛,痛的不敢触及任何物品,这一次比上一次更为严重,病情发展很快,并累及腰部。”[11]

  1995年3月9日,朱令父母带朱令到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门诊,李舜伟教授接诊后,告诉朱令的母亲“太像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盐中毒病例了”[12][14]。在当天的病历里,李舜伟教授描述朱令的病情:“神清语利,明显脱发,四肢不能被人触碰,指尖和足底红,不肿,温度较高,指尖和膝以下触刺觉减退,膝反射对称,踝反射低。高度怀疑轻金属类中毒,如铊铍等,清劳卫所张寿林所长、丁茂柏等教授会诊。” [15] 入院时,朱令“两手指甲有明显的Mees纹,被怀疑有铊中毒的可能”[11]。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李舜伟教授当即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研究所张寿林教授联系,请其为朱令诊断。当天,朱明新陪同朱令到张寿林处检查,根据症状,张寿林怀疑朱令是急性铊或砷中毒,但是该所也不可检测[16]。由于朱令及其父母和清华大学否认患者有铊盐接触史[11],并且协和医院不具备做该项化验的条件[11][16],协和医院一直没有进行铊中毒的检测。
  入院检查和治疗 [编辑]

  1995年3月15日,朱令住进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主诉为”脱发、腹痛、关节肌肉痛3个月,双下肢远端疼痛7天,眩晕3天……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1994年12月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绞痛,3个月后出现脱发,双肩、膝关节酸痛”,初次确诊结果为“周围神经病、肢端红痛症原因待查”[14]。当天做了腰椎穿刺,结果正常[12]。第二天{link-en|神经内科|Neurology}}会诊,排除免疫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15][12]。协和医院按照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治[12]。入院后病情继续发展,很快波及胸部;面肌歪斜,语音不清,饮水呛咳,出现呼吸困难[11]。治疗采用广谱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白蛋白注射等[12]。
  3月20日,朱令开始处于昏迷状态[12]。
  3月23日,朱令中枢性呼吸衰竭,协和医院采取了气管切开术[17][12]。 当天,神经内科大讨论,诊断改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 采用血浆置换疗法进行治疗[15][12][11]。
  3月24日,协和医院开始对朱令采取血浆置换疗法,到4月18日,前后共7次,每次均在1400-2000毫升,总计达10000毫升血浆[12]。有些人认为这对未确诊的情况下维持朱令的生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朱令感染上了丙肝[16][17]。
  3月28日,朱令并发左侧气胸,被送入协和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12][17]。
  4月3日,神经内科大会诊[12]。医学专家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解放军301医院,博爱医院,北京医院等。最后会诊意见为:现行的诊断和治疗都是合适的[12]。
  朱令陷入长达五个月的昏迷状态,直到8月31日苏醒。
  协和医院对朱令进行了多项检测(包括艾滋病病毒,腰椎穿刺,核磁共振,免疫系统,化学物质中毒,抗核抗体,核抗原抗体,莱姆病,和尿砷等),但除了莱姆病以外,其它项目的化验结果皆为阴性[12][18]。在这段时间,协和医院通知朱令家属,明确表示可以“排除铊中毒”[14]。
  通过互联网求救 [编辑]

  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城、蔡全清等人将朱令的病史,相关各项检查,协和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措施翻译成英文,[19]通过在北京大学的互联网向Usenet的sci.med及其他有关新闻组和Bitnet发出求救电子邮件[20][21] 。

  由于当时中国互联网不发达,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中国留学生李新博士(Dr. Xin Li)[12]和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医生Dr. John W. Aldis一起帮助创建了UCLA朱令铊中毒远程诊断网,在朱令铊中毒远程诊断的信息发布和协调上起了关键作用[22][12][23]。1996年,李新博士(Dr. Xin Li)和其同事们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记述了当时构建和运行远程医疗诊断系统的经过及在朱令铊中毒事件中的重要作用[4][5]。贝志城、蔡全清等在北京大学上传朱令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发病时的照片,实验室检查结果,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放射影像(胸片,脑部核磁共振)等;李新博士(Dr. Xin Li)和他在UCLA医学院放射科的同事们架设服务器,用来存储朱令的病情资料,汇总分类收到的世界各地发来的电子邮件信息[注 1]。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朱令的病情进展,写电子邮件来询问进一步的信息或者提出相应的诊断或治疗建议。

  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服务器上备份储存的朱令诊断治疗日志记载[12],早在4月10日贝志城发出电子邮件的当天,就有医生回复诊断为铊中毒。美国脑外科医生Dr.Fink认为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当时协和医院回复说所有关于重金属中毒方面的实验室检查都已经做了[22];随着进一步的沟通,美国医生们最终发现协和医院只是做了金属砷的筛选试验[22]。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认为铊中毒不可以排除,认为协和医院必须尽快做关于金属铊的筛查[22]。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24]的医生在回信中指出“疑似铊中毒,认为根据头发脱落、胃肠道问题和神经问题等症状几乎可以确诊”[25]。Dr.Fink回忆说[22],随着朱令病情的恶化,为了尽快明确诊断,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催促协和医院做铊中毒的筛查;当时除了动用美国驻中国北京大使馆的人脉,直接传真相关的学术文章给协和医院,Dr.Aldis(前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医生)还和时为协和医院医护人员的旧友们亲自沟通。
  贝志城和蔡全清等在发出求救电子邮件后,一共收到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份回复[4](一说收到回信1623封[14],贝志城说超过3000封[26])。在发出求救邮件的18天里,有84位医学专家提出了“铊中毒”的诊断[4][12]。一说,约30%的回复认为这是典型的铊中毒现象[11][9][注 2]。在铊中毒被明确之后,各种治疗建议(如普鲁士蓝,螯合剂,或血液透析)通过电子邮件被发往北京大学[4][22][12]。

  1995年4月18日,贝志城拿着翻译好的电子邮件到协和医院重症监护区门口给医生参考,但他认为没有得到积极回应,很少人参看,也没有采纳电子邮件中的铊中毒判断和相应的检测办法,使得当时网上远程诊断的结果没有及时发挥相应的作用[9][17][22]。当朱令父母请求医生考虑电子邮件提出的意见时,协和医生表示:“我们有能力查阅国际医学数据库。”[27]“北大学生带来很多问题。” [27] 贝志城多年以后仍旧愤懑不平,在2005年网上激辩孙维时,他写道“协和当年的ICU主任,是他拒绝进行进一步的重金属中毒检查,甚至在发现协和误诊之后,毫无内疚之感,居然在医院会议上说:“这件事是西方反华势力企图利用此事搞臭中国医疗界””[28]。


  铊中毒确诊和之后的治疗 [编辑]
  铊中毒确诊 [编辑]
  由于互联网上的回信怀疑是铊中毒,当朱令父母得知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的陈震阳教授可作做铊中毒鉴定后,在一位协和医生的暗中帮助下,取得朱令的尿液,脑脊液,血液,指甲和头发,于1995年4月28日来到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进行检验。测定显示,“所有标本中均有很高的含铊量,高于健康人千百倍,从而铊中毒的诊断得到了证实。”[11]例如,4月28日各样本的结果为:尿铊275 ug/L,血铊31 ug/L, 毛发含铊531 ug/kg,指甲含铊22,824ug/kg,脑脊液263 ug/L。当天,陈震阳教授出具了检测报告,认为朱令为两次铊中毒,并怀疑有人蓄意投毒,同时建议服用普鲁士蓝解毒[29]。负责诊断治疗的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们在他们1998年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中,强调指出朱令“无明确毒物接触史,早期表现腹痛脱发,未经特殊治疗自行缓解,1个月后又突发周围神经病,并出现脑病表现,不排除2次中毒的可能”[30]。
  普鲁士蓝治疗 [编辑]
  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是治疗铊中毒的特效药[11][30][31]。但是根据UCLA服务器上备份储存的朱令诊断治疗日志记载[12],协和医院一开始(4月28日)没有使用普鲁士蓝,而是准备采用二巯基丙醇(BAL),一种用于重金属中毒的解毒剂。有铊中毒治疗经验的药学博士Dr.Ivan Petrzelka 和 供职于洛杉矶毒物控制中心(Los Angeles Poison Control Center)的Dr. Ashok Jain,均认为二巯基丙醇(BAL)不是铊中毒的特效药而且有很强的副作用。4月28日当晚,朱令家属在协和的帮助下,在中日友好医院找到库存剩下的二十支普鲁士蓝针剂。后来朱令家属又在北京市劳动卫生所找到库存的普鲁士蓝。[17]
  4月29日[12],Dr. Ashok Jain打电话给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的Dr. Huang,建议采用普鲁士蓝+血液透析+氯化钾多管齐下的联合治疗方案。Dr. Ashok Jain让李新博士(Dr. Xin Li)写下自己的治疗方案并让他传真给协和医院。同时,Dr. Aldis打电话给他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朋友Reynolds夫妇让他们接受传真,并亲自送往协和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Reynolds夫妇当天送达;在随后的几天又送了一次。
  5月1日[12],李新博士(Dr. Xin Li)和协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Dr. Du通话,转达美国同行普鲁士蓝的治疗建议。纽约毒物控制中心的Dr. Hamilton 和Dr. Hoffman,洛杉矶毒物控制中心Dr. Jain, 美国国务院驻中国大使馆医生Dr. Aldis, 神经外科医生Dr.Fink, Dr.William Palmer在一起讨论朱令的病情后,达成一致意见:“必须马上使用普鲁士蓝!”
  5月3日[12],协和医院开始采用联合治疗,普鲁士蓝+血液透析+氯化钾+二巯基丁二酸。这是在4月28日铊中毒确诊后,普鲁士蓝首次被应用于朱令的治疗[注 3]。
  5月11日[12],朱令出现腹泻同时出现蓝色的汗液。Dr. Hamilton 和Dr. Hoffman认为铊正随普鲁士蓝排除体外。
  5月22日[12],协和医院停止血液透析,而单用普鲁士蓝。
  5月23日[12],协和医院医生发现,朱令开始有头部转动,对外界刺激有面部表情显示疼痛的反应。
  根据陈震阳论文和协和医院论文的记载,除了普鲁士蓝,当时的其他治疗还包括“异丙醇灌胃”[11],“持续颈静脉血滤,氯化钾排铊等措施”[30],这些记载和UCLA服务器上备份储存的朱令诊断治疗日志基本吻合。因为协和医院至今未能向朱令父母和律师提供朱令病历[32],详细的病情演变和治疗经过不得而知。
  一个月后[11],朱令体内的铊被排出。报告显示[11],5月30日脑脊液中未检出铊,5月31日的尿铊1 ug/L,血铊1.5 ug/L,粪便中铊含量为1600 ug/L。至8月4日,尿铊2 ug/L,血铊0.3 ug/L,粪便中铊含量为10 ug/L,毛发含铊30 ug/kg,指甲含铊165 ug/kg(详细数据见“附表-患者历次测定各样本中的含铊量”[11])。但是,由于铊离子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太长,朱令的神经系统遭到严重损害,视觉几乎完全丧失,肌体功能也受到严重损伤,且仍处在昏迷中[29][11]。
  严重后遗症 [编辑]
  1995年8月31日,朱令从长达5个月的昏迷中苏醒[11]。陈震阳教授认为,“病人虽然开始苏醒,但由于中毒过重,昏迷时间太长,病人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都受到严重破坏。”在康复阶段,“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上肢已能活动,记忆力也有一定的恢复,能记忆起早些年如初中发生的一些事,也能用含糊不清的语言简单的表达一些问题。患者发病前会弹琴,但此时除了手还似乎能作一点弹奏的动作外.连琴弦也拨不响。舌头和嘴的肌肉配台不协调,无法用正确语言来表达她想要表达的内容。两腿肌力仅1~2级。视力减退,视神经部分萎缩。CT 检查结果,整个大脑,小脑出现萎缩“[11]。协和医院在其论文"铊中毒五例临床分析"中总结道,朱令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显著改善,但由于病程较长,遗留有视神经萎缩,双下肢瘫,肌萎缩,智能障碍等后遗症” [30]。
  1995年11月,朱令从协和医院出院,转入其他医院和康复中心接受治疗。 [33]

  2000年10月,Dr. Aldis专程去北京看望了朱令一家[12]。在他写给那些帮助过朱令的同事们的电子邮件中(11月30日),他记述了朱令的现状:因为膈神经损伤而导致的肺部疾患使得朱令不得不继续住院;朱令不能说话,几乎全盲。他认为,朱令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办公厅在2007年9月17日在一封答复全国政协委员的回函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政协十届五次会议陈章立委员来信反映问题调查情况的复函(公办查〔2007〕040014号)》),描述了铊中毒给朱令带来的严重后遗症:“……大脑、中枢神经、肺、肝均受严重损伤,脑组织萎缩,双目失明,四肢、语言及记忆功能丧失,处于重残瘫痪状态。”[6]
楼主永远的华夏美女 时间:2013-05-21 03:01:00


  刑事案件 [编辑]

  立案侦查 [编辑]
  为朱令作铊检测和远程诊断的医生都提出了朱令是被蓄意投毒的意见。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24]的医生在回信中还指出“如果不是朱令在工作中使用到铊(一如在生产光学镜头中需要),那么很有可能是被人故意投毒”[34]。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的陈震阳认为朱令为两次铊盐中毒[9],第二次中毒是致死的大剂量[16],并判定是有人投毒[33]。

  朱令神智清醒时,曾向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舜伟否认其在实验室接触铊的传言。李舜伟对此不敢轻易相信,特地询问了清华大学化学系,请求出具书面证明。1995年3月,清华大学出示了学生接触化学药品的清单,肯定朱令无铊盐接触史。此事被记入了病历[35]。

  1995年4月28日晚,当朱令被确诊为铊中毒后,朱令父母立即向清华大学当时的化学系副系主任、主管学生工作的薛芳渝教授提出报案的请求[14] 。薛芳渝教授当即请示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贺美英和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请示后薛芳渝立即打电话向兼任清华大学派出所副所长的清华大学保卫部部长报案[14](清华大学保卫部和清华大学派出所由于历史原因,人员构成基本相同[36])。次日早晨,朱令的舅妈又与薛芳渝教授联系,要求立即迁出同宿舍的同学以保护现场,查封朱令在学校的物品,进一步化验;薛芳渝教授则表示,迁出同学有困难[14] 。而在4月28日至5月7日间,朱令宿舍发生了一起“失窃案”,朱令的私人用品丢失,包括隐形眼镜小盒、口红、洗发液、浴液和水杯[13][14] [37][注 4]。

  五一国际劳动节之后,1995年5月5日,清华大学保卫部向北京市公安局报案。[38]1995年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正式立案侦查[16]。同日,清华大学派出所对朱令家属进行了笔录,并对其告知了朱令生活用品被盗一事[13]。
  铊是一种剧毒化学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剧毒物品品名表(GA58-93)》(1993年10月1日执行)中铊与氰化物同为A类(氰化物属于第一类A级,铊盐属于第二类B级。)。“据公安局有关人士说北京市工作中需要使用铊和铊盐的单位只有二十多家,能接触到铊的只有二百多人”[9]。2006年,据了解内情又有几十年破案经验的老公安王补推断,“嫌疑人的范围是很小的”,并根据清华大学女生宿舍的严格管理,进一步推断“朱令身边就有凶手”[9]。王补曾被誉为“我国警坛测谎先驱” ,据朱令的父亲称,他是北京市公安局科研处的处长[39][40]。

  朱令病因确诊后,清华大学化学系隐瞒了分析中心有铊的事实。2006年,原物化2班的一名同学回忆此事时说,“至少在朱令病因确诊后,化学系不应该隐瞒分析中心有铊的事实。”从1995年起,清华大学校方一直声称,清华大学的化学毒品管理十分严格,本科生不可能接触铊盐。[35]

  见诸报道的关于案件的进展和调查情况多通过采访朱令父母获得,包括:警方在石家庄找到孙维所在课题组购买铊发票,并在1995年夏秋时分到朱令父亲单位调查过朱令父亲和孙维[41]父亲的关系[40][42];1995年底,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告知朱令父母,“有对象”,“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只剩一层窗户纸了”[9] [43][44];1996年2月,北京市公安局十四处有关领导对朱令家属表示案件难度很大,仍在努力之中[45];1997年2月,清华大学化学系薛芳渝教授告知朱令家人,校方将配合警方作一次有效的侦破行动,但后来一直没有下文[45]。
楼主永远的华夏美女 时间:2013-05-21 03:03:00

  讯问嫌疑人 [编辑]
  孙维,女,北京人[45],清华大学92级物化2班学生,是朱令的同班同学,也是朱令寝室的三位室友之一(其余二位是来自新疆的金亚和来自陕西的王琪[13] )。当年孙维和朱令都参加了清华民乐队,朱令弹古琴和中阮,孙维操中阮[46]。
  据孙维称,1997年3月,朱令的家人以学生即将毕业离校,人证即将难以获得为由致信北京市公安局局长,要求抓紧侦破。1997年上半年,朱令家人上书国家领导人[46]。而2013年5月,《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证实了此点,朱令家属的确分别在1997年3月25日以及5月20日给北京公安局局长张良基和国家领导人写信要求破案。报道中还称,朱令家属对孙维清楚两次上书的时间以及内容表示不解。 [47]
  而孙维更表示,1997年在警方的调查中,清华大学转而向警方表示,清华大学实验室的化学品管理非常严格,只有化学系有铊盐,且孙维是唯一能接触到铊盐的学生[46]。2006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隆弟表示,“我和童爱军老师是同一个实验室的,那位同学(指孙维)当时是在童老师名下到实验室做毕业论文。朱令不在这个实验室里。同学们是可以随便进实验室进行实验的。”[9]2006年1月12日,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当年指导孙维本科毕业论文的童爱军教授承认,当年自己和孙维(报道中化名“苏荟”)因为课题需要都接触了铊盐,但童爱军强调:“仅仅说只有我和苏荟能接触到铊盐是不对的,当年我只是一名讲师,参与的是一个大的课题组,有其他教授和同学参加这个课题组,而且这个课题组也不止我们清华一家单位。”[45]童爱军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1996年发表了一篇涉及到铊盐的学术论文[48]。孙维本人也从未否认自己可以接触到铊盐,但对清华大学向警方所说的自己是唯一一位能接触到铊盐的学生的说法则并不认同。[46]
  1997年4月2日,北京市公安局十四处传唤孙维,将孙维作为朱令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进行了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讯问。[46]根据1997年1月1日施行的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注 5]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49]在被持续讯问8小时后,孙维在讯问笔录上签字[46][注 6],随后警方通知家人将其接走[46]。后来,得知朱令家人早在1997年上半年就上书国家领导人后,孙维家人于1998年1月也给高层领导写信反映情况。[46]

  之后,北京市公安机关没有对孙维或者任何其他人再进行过关于朱令案件的讯问。
  清华大学化学毒品管理混乱的曝光 [编辑]
  1997年起,清华大学改变了此前一直坚持的该校化学毒品管理很严,本科生不能接触铊的说法。1997年4月9日,当时仍在化学系任教的薛芳渝教授说: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有铊,多数本科生的确不接触铊,但朱令同一宿舍的女生因帮助老师搞课题,能够接触并使用铊。1997年4月28日,清华大学总务处杜总长、办公室马主任、保卫处陈处长、教务处李处长等人共同会见朱令家属,杜处长说,学生正常学习环境中没有铊,包括朱令在内的本科生及研究生都不接触铊,清华大学对化学药品的管理很好。但薛芳渝教授则对朱令的父母说,化学实验室里有铊,某些学生在研究课题中能够接触到铊,已在电话中告知朱令家属。[35]
  孙维在其2005年于天涯社区发的帖子中声称,她在1997年4月2日警方的讯问中首次得知,清华大学声称她是唯一能够接触到铊的学生。孙维对此不能接受。她查阅有关文献后认为,在收稿日期分别为1991年、1994年、1995年、1996年的多篇论文中,清华大学化学系都有使用铊试剂的记载。直到1997年警方开始调查,化学系才禁止使用铊。此外,后来化学系领导也承认,除了化学系,其他系的实验室也有铊。孙维还认为清华大学化学系对化学毒品管理混乱。为此,1997年4月,她的哥哥(并非清华大学学生)多次独自赴化学系实验楼,拍摄了自己随意拿取桌上的有毒试剂进出实验楼,而无人加以制止的情况。1997年5月5日,孙维找到清华大学党委办公室,将该录像放给党委办公室人员看,并称:“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由学校自己向公安反映真实情况,说明我真的不是唯一能够接触到铊的学生,这比较有利于维护学校的形象。”1997年5月6日清晨,清华大学各实验室突然进行了大规模整改,要求师生停止工作,将全部药品严格分类管理,有毒试剂上锁保管,同时由清华大学保卫处进行了录像。[46]1997年6月26日,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再兴约见朱令家属,重申了以下几点:朱令没有接触过铊;学校毒品管理是按照规定进行的;学校事发后及时报案,凡是公安局要求的都做了;朱令宿舍被盗不能简单说谁有责任。[35]

  1997年6月30日,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之前,化学系领导通知孙维,由于其被公安调查而不能发给毕业证书,并让其父母来学校谈话,称学校接到公安通知缓发其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当时接待孙维及其父母的一位清华大学党委领导还称:“在朱令中毒的案件中,清华经过多次反思,认为校方没有任何责任。”孙维的父母当即赴北京市公安局十四处了解情况,结果公安局方面称根本没听说过孙维学籍之事。其间,孙维和父母致信清华大学党委领导,要求学校将缓发毕业证书的决定尽快通过书面形式通知孙维并加盖公章。虽经过多次交涉,但清华大学坚持不发给书面通知。[46]
  1997年7月18日,孙维将其哥哥的录像带和自己查到的清华大学化学系使用铊试剂的有关文献交给了公安部门。[46]
  1997年7月28日,国家教委办公厅下发了教备厅〔1997〕13号文件《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学校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清华大学铊盐管理混乱问题进行了定性:“1995年5月、1997年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先后发生了两起学生铊盐中毒案件。除涉嫌人为作案外,铊盐未按剧毒品管理是其重要原因。”[35][50]
  此后,经孙维及父母多次催促,1997年8月下旬,清华大学党委、校办及化学系领导等人在清华大学招待所(丙所)接待了孙维及父母。孙维及父母表示,清华大学扣发孙维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毫无依据。清华大学党委领导则称:“现在有两条路让你选择:要么要学校承认错误,要么解决你的问题。”并称,“你想让清华认错,是绝对不可能的!”此次谈话双方不欢而散。此后,孙维又给清华大学党委领导打了两次电话,要求:“学校如不发证书就应该给我们一份不发证书的书面通知。”1997年9月29日,化学系领导打电话通知孙维第二天赴学校领取证书。[46]
楼主永远的华夏美女 时间:2013-05-21 03:05:00

  结案与争议 [编辑]

  在署名为朱明新(朱令之母)的1997年11月18日发表在UCLA朱令铊中毒远程诊断网上的一封信(原文为英文)中称:“顺便说一下,我想你们可能已经听说,警方迄今一直怀疑身为朱令同宿舍兼同班同学的一位女生是真凶,但他们说少于1%的过硬证据尚属缺乏,比如指纹之类的东西,因为犯罪嫌疑人趁中毒的临床报告出来得太迟,破坏了朱令宿舍的物品。尽管如此,警方仍表示不会放弃并有自信在公开的法庭上给嫌疑人定罪。”[51][12]

  但自1995年5月7日立案之后,该案从未进入诉讼阶段,北京警方也一直没有对外宣布侦破此案。即便该案1998年8月25日以无果的结论结案后,警方也并未向社会公布结案的消息。2006年,已经退休的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对记者说,“这件事是市公安局十四处刑警队李树森主办的,我们只做协助工作。”主要负责该案件的北京市公安局十四处的李树森,在2006年对采访他的记者表示“这件事在调查工作中已有一定结论,从个人来讲,我不愿意回答;从公安民警的纪律来说,我不宜发表意见。领导要求我怎么向媒体说一些事情,我只有照办。”他表示由于公安纪律的要求,只能说抱歉,不能回答记者的问题,“这件事情很敏感,过去那么长时间了……”[9]。

  2007年3月,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陈章立(原中国地震局局长)上交有关朱令的提案,希望抓紧破案并且妥善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办公厅在2007年9月17日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政协十届五次会议陈章立委员来信反映问题调查情况的复函(公办查〔2007〕040014号)》中称,北京市公安局文保处已于1998年8月25日结办此案,并妥善答复了当事人家属。该复函还详细说明了该案的许多内情,首次披露当年“朱令令的家长多次致信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中央和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均对此作出批示,要求加强办案力量,尽快办结此案。”并披露北京市及清华大学已经向朱家交付了101.2万元人民币,其中北京市交付20万元,清华大学交付81.2万元:[6]

  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政协十届五次会议陈章立委员来信反映问题调查情况的复函

  2007年公安部的公办查〔2007〕040014号文件并未向社会公布,直到2013年4月20日才由《新京报》披露了部分情况。2013年朱令父亲表示,公安机关至今并未告知朱家此案已结。[6][10]

  1998年8月25日,即本案结案当天,北京市公安局约见朱令家属称:经过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化验鉴定,确定朱令是铊中毒;查清清华大学铊盐的使用情况,确认清华大学实验室购买过铊盐,铊盐毒品的使用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登记;朱令是在学校内中的毒;排除了朱令本人曾使用或接触过铊盐;排除其家属或亲朋接触过铊盐。[35]

  孙维声称自己并不是唯一一个能从学校实验室获得铊盐的人。[46] [52] [53]孙维还表示,自己不能够“替学校背这么大的黑锅”。[9]2006年1月13日,孙维在天涯社区发帖《声明:要求重新侦查,为“窃听器”错误向网友和公安道歉》称“已委托家人于2006年1月9日向公安机关正式提交书面申请,强烈要求公安机关采取透明办案方式重新侦查朱令中毒案件。”

  2013年5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其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表了一篇长微博,向社会通报该案有关情况。其中还特别指出“工作中,专案组始终坚持依法公正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这份向社会公布的通报没有提及2007年公安部公办查〔2007〕040014号文件中提到的朱令令的家长多次致信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中央和有关部门领导均对此作出批示的情况:[38]
楼主永远的华夏美女 时间:2013-05-21 03:07: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政协十届五次会议陈章立委员来信反映问题调查情况的复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政协十届五次会议陈章立委员来信反映问题调查情况的复函(公办查〔2007〕040014号)
  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信访局:
  你局函转陈章立委员的来信,反映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本科生朱令令遭人多次投放重金属铊盐,导致全身瘫痪,双目几乎失明,并发多种疾病,至今案件未侦破。海内外媒体对此高度关注,要求抓紧破案并妥善处理。接函后,我们即责成北京市公安局调查核实。经查,此案主要情况是:
  朱令令,女,时年22岁,北京市人,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学生。1995年5月5日,北京市局文保处接清华大学报案称,朱令令因铊盐中毒于1995年3月11日入院治疗。北京市局即开展侦查。经查,1994年12月朱令令曾因相同症状在同仁医院住院治疗,后病情缓解,未查出病因。1995年4月25日,经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确诊为铊盐中毒。经检测,朱令令体内铊盐已达医学致死含量(1克左右),其大脑、中枢神经、肺、肝均受严重损伤,脑组织萎缩,双目失明,四肢、语言及记忆功能丧失,处于重残瘫痪状态。经工作,排除了朱令令自杀和误食铊盐的可能性,基本确认系人为投毒所致。但由于事发两个月后才报案,证据已经灭失,案件终未侦破。对此,朱令令的家长多次致信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中央和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均对此作出批示,要求加强办案力量,尽快办结此案。1997年10月23日,时任北京市政法委书记的强卫同志组织召开了市高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三长会议”。会议认为,公安机关前期做了大量工作,鉴于直接证据不足,案件继续侦查难度大,应就前段工作向上级机关汇报,此案关系社会稳定,需妥善处理。1998年1月,市公安局将此案办理情况逐级上报中央领导同志。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经强卫同志批准,1998年8月25日,市局文保处结办此案,并妥善答复了当事人家属。关于朱令令的医疗费用问题,市委教工委与团市委协商,从北京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筹措资金20万元,清华大学在前期已支付60万元费用、1.2万元生活困难补助的基础上再次筹资20万元,共计40万元作为一次性困难补助交付朱令令家长。

  特此函告。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七日
楼主永远的华夏美女 时间:2013-05-21 03:12:00
  2007年公安部的公办查〔2007〕040014号文件并未向社会公布,直到2013年4月20日才由《新京报》披露了部分情况。2013年朱令父亲表示,公安机关至今并未告知朱家此案已结。[6][10]

  1998年8月25日,即本案结案当天,北京市公安局约见朱令家属称:经过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化验鉴定,确定朱令是铊中毒;查清清华大学铊盐的使用情况,确认清华大学实验室购买过铊盐,铊盐毒品的使用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登记;朱令是在学校内中的毒;排除了朱令本人曾使用或接触过铊盐;排除其家属或亲朋接触过铊盐。[35]

  孙维声称自己并不是唯一一个能从学校实验室获得铊盐的人。[46] [52] [53]孙维还表示,自己不能够“替学校背这么大的黑锅”。[9]2006年1月13日,孙维在天涯社区发帖《声明:要求重新侦查,为“窃听器”错误向网友和公安道歉》称“已委托家人于2006年1月9日向公安机关正式提交书面申请,强烈要求公安机关采取透明办案方式重新侦查朱令中毒案件。”

  2013年5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其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表了一篇长微博,向社会通报该案有关情况。其中还特别指出“工作中,专案组始终坚持依法公正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这份向社会公布的通报没有提及2007年公安部公办查〔2007〕040014号文件中提到的朱令令的家长多次致信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中央和有关部门领导均对此作出批示的情况:[38]

  显示▼北京警方回应“朱令令案”

  公开案情的呼吁 [编辑]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朱令家人向北京市公安局提交了要求公开朱令急性铊中毒案侦破过程和结果的申请[10]。5月30日,北京市公安局以“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为由,对此申请发出“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2009年3月16日北京市政府正式进行复议,决定撤销北京市公安局的不予公开的决定[10]。[47]
  2009年,朱令家人在律师的陪同下再次到北京市公安局要求公开案件信息,同时了解案件侦破进展,接待人员表示需请示领导再给答复。随后又是几年过去了,仍是没有下文[10]。

  2013年5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其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表了一篇长微博,向社会通报该案有关情况(见上文)。朱令家属对此表示继续希望要求信息公开。《南方都市报》在5月9日,回应发表的第二天,引述了媒体人@哑巴在微博上的消息,表示朱令母亲朱明新对没有信息公开表示失望。[54] 而其父吴承之则对《温州都市报》表示,他“如果要放弃,十几年前就放弃了”并且“要求信息公开”。 [55]
  2013年5月9日,李春光以朱令代理律师的身份,被朱令父母授权于2013年5月9日12时左右向北京市公安局寄送了《信息公开申请书》,要求:公开北京市公安局“结办”“朱令令案” 的事实材料依据、规范性文件依据以及相关程序文书资料等信息;对该案中“不予公开的相关涉密材料”的密级及保密期限予以公开[56]。
楼主永远的华夏美女 时间:2013-05-21 03:15:00
  北京警方回应“朱令令案”

  感谢社会各界对朱令令案的关注,这起案件未能侦破,我们至今深感遗憾。对朱令令个人遭遇的不幸和家人承受的痛苦,我们深表理解和同情。

  1994年12月,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本科学生朱令令因身体不适住院治疗。1995年4月28日,被确认为铊盐中毒。同年5月5日,清华大学保卫部向我局报案。我局接报后迅速开展工作,认定有投毒犯罪事实发生,依法立案侦查,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专案组根据朱令令的日常活动情况,深入调查走访了130余名相关人员,并对北京市经营、使用铊盐的全部100余家单位开展工作。因从朱令令出现中毒症状到公安机关接报案件,时间已近半年,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经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精神,警方将有关工作情况向其家属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报请政府协调学校和社会相关单位为其支付医疗费用,予以生活补偿。

  工作中,专案组始终坚持依法公正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公安机关和侦查人员对所有的刑事案件特别是严重侵害公民生命安全的案件,都会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开展侦破工作,只要有一些希望,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但也确有一些案件受侦办条件限制,碍于证据灭失等客观因素,最终无法侦破。对此,也希望社会公众能够理性客观看待,尊重侦查工作规律,理解支持公安机关依法办案。(完)


  公开案情的呼吁 [编辑]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朱令家人向北京市公安局提交了要求公开朱令急性铊中毒案侦破过程和结果的申请[10]。5月30日,北京市公安局以“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为由,对此申请发出“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2009年3月16日北京市政府正式进行复议,决定撤销北京市公安局的不予公开的决定[10]。[47]
  2009年,朱令家人在律师的陪同下再次到北京市公安局要求公开案件信息,同时了解案件侦破进展,接待人员表示需请示领导再给答复。随后又是几年过去了,仍是没有下文[10]。

  2013年5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其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表了一篇长微博,向社会通报该案有关情况(见上文)。朱令家属对此表示继续希望要求信息公开。《南方都市报》在5月9日,回应发表的第二天,引述了媒体人@哑巴在微博上的消息,表示朱令母亲朱明新对没有信息公开表示失望。[54] 而其父吴承之则对《温州都市报》表示,他“如果要放弃,十几年前就放弃了”并且“要求信息公开”。 [55]
  2013年5月9日,李春光以朱令代理律师的身份,被朱令父母授权于2013年5月9日12时左右向北京市公安局寄送了《信息公开申请书》,要求:公开北京市公安局“结办”“朱令令案” 的事实材料依据、规范性文件依据以及相关程序文书资料等信息;对该案中“不予公开的相关涉密材料”的密级及保密期限予以公开[56]。
  案外活动 [编辑]

  致信高层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办公厅在2007年9月17日发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政协十届五次会议陈章立委员来信反映问题调查情况的复函(公办查〔2007〕040014号)》中首次披露,在该案的侦查过程中,“朱令令的家长多次致信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中央和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均对此作出批示,要求加强办案力量,尽快办结此案。”该复函未向社会公布。[6]2005年孙维曾提到,1997年上半年,朱令的家人曾上书国家领导人。1997年4月2日,北京市公安局十四处传唤孙维。[46]

  此外,1997年,朱令的外公朱启明(原名朱焘谱,原北京市商业局副局长、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顾问,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理事)还找到了老同学黄华(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将外孙女朱令中毒的详细材料交给了黄华。1997年6月27日,黄华致信《燕大校友通讯》(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印,面向海内外燕京大学校友发行),建议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呼吁燕京大学校友和社会各界友人发起捐助救援活动。该信刊登在《燕大校友通讯》1997年8月第24期:[57]

  燕京大学校友会负责同志:

  送上校友朱焘谱同志转交我的关于他外孙女朱令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发生铊中毒事件的详细材料。靠清华大学校方、首都医学界以及同学和国内外关心者的支援和努力,总算查明病因,治疗奏效。现朱令已恢复知觉,继续接受治疗。问题是医疗费耗资太大,学校已停止支付,而家庭属工薪收入者,现已陷入绝境,亟须社会各方继续给予支持。详情请见附件(记者采访报道)。
  我建议校友会考虑呼吁燕京校友和社会各界友人发起捐助救援活动,帮助朱焘谱一家三代脱离绝境。如同意,可否在校友通讯发一专栏,办理此事?
  请研究酌处。结果望见示。

  敬礼

  黄华

  六月二十七日


楼主永远的华夏美女 时间:2013-05-21 03:17:00
  《燕大校友通讯》在此信下摘登了《中外期刊文萃》1997年第6期上的记者采访报道。文末附有校友会的捐款呼吁。[57]
  根据黄华的说法,当时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负责人可以看到朱启明交给黄华的详细材料。1996年11月时,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负责人如下(附1997年6月时的职务及重要的原职。退休或离休者仅附原职):[58]
  会长:雷洁琼(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原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常务副会长:张定(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
  副会长:
  吴阶平(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陆禹(时任北京市对外友好协会顾问。原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秘书长、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侯祥麟(时任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高级顾问,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长。原全国政协常委)
  王琇瑛(时任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原全国妇联副主席)
  叶笃义(时任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陈鼎文(原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
  侯仁之(时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全国政协委员)
  龚普生(原驻爱尔兰大使、全国政协委员)
  王钟翰(时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方圻(时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教授、名誉院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轲犁(原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
  魏鸣一(原电子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
  吴惟诚(时任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原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王广荃(原北京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李伯康(原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刘文兰(时任《燕京学报》编委,原北京大学团委书记)
  经君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边肇基
  总干事:石文博
  据孙维称,后来,在得知朱令家人早在1997年上半年就上书国家领导人后,孙维家人于1998年1月也给高层领导写信反映情况。[46]
  1998年3月《燕大校友通讯》第25期上发表了朱焘谱的《感谢校友们伸出援手》一文。[59]
  2002年前的报道 [编辑]
  2006年前,关于朱令事件,仅偶见中文媒体报道,主要集中于朱令的悲惨遭遇、远程医疗的作用以及朱家与协和医院的医疗纠纷等。
  1995年6月,《南方周末》报导了本事件,内容是有关互联网在本次事件利用远程医疗挽回了朱令的生命,以及互联网对国计民生的益处,并未披露事件的投毒性质。[21]
  1995年9月,《女友》杂志记者陈童发表文章探讨铊中毒的原因,但在采访朱令同宿舍女生时受到冷遇。[60]
  1996年8月,美国的《读者文摘》发表题为“互联网上的急救”的文章(原题:Rescue on the Internet),详细记述了在朱令中毒事件中,中国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传递患者信息,世界各地医学专家联手诊断治疗,中美医学专家艰难弥补分歧,成功救治朱令的故事[61]。这是朱令铊中毒事件第一次被外国主流媒体报道。
  1998年6月,《生活时报》报道了朱令家属和协和医院的医疗纠纷。[62]
  1998年6月,《中国律师》刊文记录了朱令住院,互联网诊断,协和医院治疗的经过,部分内容涉及协和医院在此事件中的某些不积极的医疗行为:未经实验室检查,武端排除铊中毒;拒绝了解互联网上世界医学专家的建议,耽误诊断等[27]。文章首次指出朱令在协和医院住院期间的主治医师名叫魏镜。魏镜医生是学术文章“铊中毒五例临床分析”的第二作者[30]。这篇发表于1998年的学术文章,回顾了自60年代起协和成功救治多例铊中毒患者并详细记录了朱令病史。
  2000年10月14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了朱令在一次严重肺功能衰竭后康复。[63] 12月31日,《北京晨报》同样报道了朱令的近况。 [64] 两篇报道都没有关于投毒的信息。

  2001年,《三联生活周刊》 和《环球时报》分别在2月19日及3月13日报导了朱令家属与协和医院的医疗纠纷的终审结果。 [17] [65]
楼主永远的华夏美女 时间:2013-05-21 03:23:00
  注释 [编辑]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服务器上至今仍旧保存着1995年抢救朱令时的资料,包括贝志城当年的求救电子邮件,诊断治疗日志,来往于贝志城,朱令母亲,李新博士(Dr. Xin Li),和医学专家们互通信息的电子邮件,患者发病时的照片,实验室检查结果,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放射影像(胸片,脑部核磁共振)等。
  ^ 本条目作者认为不可以简单的认为30%是2000封电子邮件的30%,即不可以认为有约600位医学专家提出铊中毒的正确诊断。2000余封电子邮件包括了病情询问,诊断,治疗建议,和问候祝福等。所以,30%的医生认为是铊中毒,应该建立在统计有多少个医生在4月28日前提出了各种诊断。目前公开的资料里查找不到当年有多少医学专家参与了诊断;只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服务器上备份储存的朱令诊断治疗日志列出了84位作出铊中毒诊断医学专家的名字。
  ^ 普鲁士蓝越早应用,金属铊就能越及时被排除体外,铊中毒患者的预后则越乐观。关于铊中毒特效药普鲁士蓝何时被应用于朱令的治疗中,有不同的说法。李新博士(Dr. Xin Li)在UCLA服务器上备份储存的朱令诊断治疗日志记载,5月3日协和医院开始采用普鲁士蓝治疗[4]。美国脑外科医生Dr.Fink在其回忆文章中谈及,协和医院5月5日开始使用普鲁士蓝[22]。陈震阳的论文里没有标明在铊中毒确诊后协和医院何时采用普鲁士蓝治疗[11]。 协和医院至今没有向朱令父母和其律师公开朱令的病历[32],详细的病情演变和治疗经过不得而知。
  ^ 朱令物品被盗有多个版本。最早的版本是在1998年的《中国法律》杂志里提及朱令的水杯和中药杯丢失 [27]。之后的报道均提到洗漱用品(具体不详),但都未提及“中药杯” [14] [37]。
  ^ 根据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九十二条变为一百一十七条。
  ^ 根据1997年1月1日施行的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2012年该法修改后,变为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
  ^ 不存在该组织。孙维的祖父孙越崎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成员。
  ^ 孙维的祖父孙越崎未参加过辛亥革命
  参考文献 [编辑]

  ^ 郭佳. 《旧闻新读:朱令铊中毒事件真相》. 亚太日报网. 2013年4月17日 [2013年05月12日].
  ^ 2.0 2.1 中国中央电视台. 北京警方回应“朱令令案”. 中国网络电视台. 2013-05-08 [2013-05-10].
  ^ 温籍清华女生“铊中毒”案 19年等不到一个真相. 温州都市报 (温州网). 2013-05-08 [2013-05-12].
  ^ 4.0 4.1 4.2 4.3 4.4 4.5 So, George; Li, Xin; Kangarloo, Hooshang; Steckel, Richard; Valentino, Daniel. First international telemedicine trial to China using the Internet. Medical Imaging. 1996.02, 2711 (327). doi:10.1117/12.239266 (英文). 编辑
  ^ 5.0 5.1 J. Loonen. Telemedicine--Telework in medicine and business. TELESOL Newsletter. 2003, 2: 9–11.
  ^ 6.0 6.1 6.2 6.3 6.4 6.5 《铊中毒案结办? 朱令家属称不知》. 《新京报》 (新京报网). 2013年04月20日 [2013年05月12日].
  ^ 徐达内. 媒体札记:平安北京. FT中文网. 2013年05月09日.
  ^ 8.0 8.1 朱令父母是中科大老校友. 安徽商报 (中安在线). 2013-05-10 [2013-05-12].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吴虹飞等. 十年未结的清华投毒案. 南方人物周刊. 2006-01-1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余姝 通讯员 杨晶晶 宁菁菁. 清华朱令"铊"中毒案悬疑重重 缘何不了了之?. 羊城晚报 (金羊网). 2013-05-02 [2013-05-07].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陈震阳, 王顺珍. 罕见的1例严重铊中毒情况介绍.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7年, 第15卷 (第1期): 36–37页. ISSN 1001-9391.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The First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Telemedicine Trial to China: ZHU Ling's Cas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年08月23日). 本网站曾被以下出版物引用:Karl J?hn, Eckhard Nagel. e-Health.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04. 第75页. ISBN 3-540-43937-4. 以及 Volker J. Kreyher (编). Handbuch Gesundheits- und Medizinmarketing. 2001. 第215页. ISBN 3-7685-9792-X.
  ^ 13.0 13.1 13.2 13.3 李伟、张若凡. 疑案之疑:朱令的证据、责任与嫌疑人. 三联生活周刊 第20期. 2013年.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贺莉丹. 朱令:十年一梦仍未醒. 新民周刊 (新浪网). 2006-01-18 [2013-05-11].
  ^ 15.0 15.1 15.2 魏一平. 寻找铊毒,朱令的发病与确诊. 三联生活周刊 第20期. 2013年.
  ^ 16.0 16.1 16.2 16.3 16.4 李亮. 朱令事件再起波澜. 法制早报 (新浪网). 2006-01-23 [2013-05-11].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本刊记者. 医院:被延误的病人和从不延误的权力. 三联生活周刊 (新浪网). 2001年2月19日 [2013年05月11日].
  ^ 贝志城、蔡全清发出的求救信 1995年4月10日
  ^ 刘华杰《关于朱令中毒事件的一份档案(编号843,附求救信)》 2005年12月14日
  ^ 发在Usenet上的信(电子邮件地址为caiqq@mccux0.mech.pku.edu.cn)参见1234
  ^ 21.0 21.1 刘华杰. 神奇的网上救助. 南方周末 (腾讯网). 1995-06-09.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Robert A. Fink. The Tao of the Internet. Physicians and Computers. 1995, 13 (5).
  ^ 23.0 23.1 Andrew Jacobs. Poison Attack Revives Fury in China Over ’95 Case. The New York Times. 2013-05-10 [2013-05-12].
  ^ 24.0 24.1 英文名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译名有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圣吉德儿童研究医院等,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孟斐斯市,由已故明星丹尼·汤马斯(Danny Thomas)于1962年创建,主要研究癌症和血液疾病。
  ^ 原文是:ZHU LING'S PROBLEMS SOUND LIKE THALLIUM POISONING THE COMBINATION OF ACUTE HAIR LOSS, GASTROINTESTINAL AND NEUROLOGICAL PROBLEMS IS[ARE] ALMOST PATHOGNOMONIC.
  ^ 于任飞. 《离奇:清华女生11年前突中剧毒》. 《新闻晨报》 (腾讯网). 2006年01月11日.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王蔷. 清华女生铊中毒案,谁是谁非?. 中国律师. 1998, (6): 14.
  ^ 28.0 28.1 28.2 转贴贝志城关于朱令事件的声明. [2013-05-16].
  ^ 29.0 29.1 见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纪录片《朱令12年》中陈震阳教授采访,视频连接
  ^ 30.0 30.1 30.2 30.3 30.4 黄觉斌,魏镜,李舜伟等. 铊中毒五例临床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 1998, (78): 610-611页.
  ^ Center for Disease and Prevention (CDC). THALLIUM : Systemic Agent.
  ^ 32.0 32.1 32.2 张捷. 朱令案中有关协和医疗问题的质疑. 2013年04月24日 [2013年05月11日].
  ^ 33.0 33.1 33.2 朱弢等. 《清华女生“铊”中毒后无望挣扎11年》. 《华夏时报》 (腾讯网). 2006年04月10日 [2013年05月10日].
  ^ 原文是:UNLESS SHE WORKS WITH THALLIUM (AS IN PRODUCING OPTICAL LENSES) THEN IT IS LIKELY THAT SHE IS BEING POISONED DELIBERATELY
  ^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复旦黄洋PK清华朱令 大学寝室离奇投毒事件内幕调查. 黄昱梅、伍迁 (编). 人民网. 第11页. 2013-04-17 [2013-05-12].
  ^ 方惠坚, 张思敬 (编). 清华大学志(上) 第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第713页.
  ^ 37.0 37.1 吴虹飞. 11年前清华女生离奇中毒 真相至今仍扑朔迷离. 新闻晨报 (新浪网). 2006-01-11 [2013-04-16].
  ^ 38.0 38.1 38.2 桑怡. 北京公安局回应"朱令令案" 称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 凤凰网. 2013-05-08 [2013-05-12].
  ^ 丁晓璐. 用智慧与犯罪较量的人——访我国警坛测谎先驱王补. 人民公安. 1998, 17.
  ^ 40.0 40.1 40.2 40.3 吴承之. 访谈. 观点制胜. 无锡电视台经济频道, 中国北京. 2013-05-07. [2013-05-14]
  ^ 见嫌疑人一节介绍
  ^ 42.0 42.1 42.2 42.3 42.4 陈万颖. 清华女生铊中毒新现四大疑点. 青年周末. 2006-04-13.
  ^ 中国广播网. 朱令父亲披露案件沉浮 质疑警方98年办结此案. 中新网. 2013-05-07 [2013-05-09].
  ^ 新快报记者. [本报专访]朱令母亲:看了晓薇声明,更怀疑她. 新快报 (金羊网). 2006-01-20 [2013-05-11].
  ^ 45.0 45.1 45.2 45.3 贺莉丹. 清华女生铊中毒事件调查. 新民周刊. 2006-01-18.
作者 :风暴之灵2013 时间:2013-05-21 06:50:00
  文章读完了,看到好多内容被删除。不知是什么情况?
  
作者 :金色的梦56 时间:2013-05-21 09:10:00
  案件太明显了,为什么19年了孙维这个唯一的投毒犯罪嫌疑人却能一直逍遥法外,还一直很嚣张,公正的天平在哪里?民众呼吁重启朱令案!
作者 :179858 时间:2013-05-21 09:20:00
  厚德载铊 遗臭万年 臭不可闻!!!
作者 :zhou1970504 时间:2013-05-21 09:34:00
  案件太明显了,为什么19年了孙维这个唯一的投毒犯罪嫌疑人却能一直逍遥法外,还一直很嚣张,公正的天平在哪里?民众呼吁重启朱令案!强烈抗议政府给个明确的答复,不要以为人民是好欺负的!
作者 :lxqxzh 时间:2013-05-21 10:29:00
  此案件囊括了当代社会 某阶层、某利益集团丑陋与邪恶的集大成体现。凶手可恶,有关单位、恶势力、各色权利人等的所作所为更是民愤所在,天理难容。满清时期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尚能水落石出,还民公道,和谐呢?拭目以待!
作者 :大脚丫丁丁 时间:2013-05-21 10:57:00
  求真相
作者 :雁过留声0734 时间:2013-05-21 21:54:00
  测谎!
作者 :太老缅哥鲁 时间:2013-05-21 21:56:00
  @永远的华夏美女 协和当年的ICU主任,是他拒绝进行进一步的重金属中毒检查,甚至在发现协和误诊之后,毫无内疚之感,居然在医院会议上说:“这件事是西方反华势力企图利用此事搞臭中国医疗界””[28]。

  ----------------------------------------------------------------------------------------------协和当年的ICU主任太邪恶了,和投毒凶手孙维一样狠毒。
作者 :闹心一族 时间:2013-05-21 22:16:00
  @永远的华夏美女 协和当年的ICU主任,是他拒绝进行进一步的重金属中毒检查,甚至在发现协和误诊之后,毫无内疚之感,居然在医院会议上说:“这件事是西方反华势力企图利用此事搞臭中国医疗界””[28]。
  ----------------------------------------------------------------------------------------------
  @太老缅哥鲁 19楼 2013-05-21 21:56:00
  协和当年的ICU主任太邪恶了,和投毒凶手 孙维 一样狠毒。
  -----------------------------
作者 :pipipapa2erguang 时间:2013-05-21 23:01:00
  d
作者 :雨马牛仔 时间:2013-05-21 23:16:00
  @金色的梦56 13楼 2013-05-21 09:10:00
  案件太明显了,为什么19年了 孙维 这个唯一的投毒犯罪嫌疑人却能一直逍遥法外,还一直很嚣张,公正的天平在哪里?民众呼吁重启 朱令 案!
  -----------------------------
  支持你
作者 :T9p 时间:2013-05-21 23:33:00
  写得好详细,几乎就是一篇博士论文,希望对破案有效!
  朱令,这样多人关注你,希望你慢慢好起来,凶手伏法的那一天,网友们会为你庆祝的!!
作者 :T9p 时间:2013-05-21 23:40:00
  文中多次出现了国家和北京市的高级领导人,出现了“两会委员”;出现了正义的呼唤,可是朱令和他的一家还在等待中。。。。。。
作者 :水木子思 时间:2013-05-21 23:59:00
  比较全面,相信看完后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结论。
作者 :我是大大大明星 时间:2013-05-22 11:56:00
  惩罚凶手,给朱令一个交代;杜绝不公,还社会一个正义
作者 :我们永在一起 时间:2013-05-22 12:08:00
  不追到凶手,死不罢休
作者 :顶针小姐 时间:2013-05-22 12:14:00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
  顶顶
  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鹏啸九天G 时间:2013-05-22 12:41:00


  朱令《大麦歌》作为天涯的歌曲,就是公开支持抄袭、弄虚作假

  大麦歌,不是朱令创作的,而是抄袭李敖,贯以自己的姓名,到中央电视台欺世盗名,不应是骄傲,而应是耻辱才是!!!
  什么大仙神仙,神经病差不多,呼弄谁啊?抄袭有理,才女名副其实?真是厚颜无耻!

  朱令及家人甘当部分网络暴徒滥杀众多无辜的工具,已转变角色,从一个受害者,变成害人者,不用证据,污蔑迫害加害众多无辜,已丧失最起码的正义和做人道德,天理难容??!!!天理昭昭,公道自在人心。

  呵呵,朱令不幸令人同情。但优秀两字从何谈起:一、适者生存。她适应不了社会,连命都保不住,连累年迈父母要社会照顾,成为负担,父母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连普通的平民子女都不如。二、她赖以骄傲的大麦诗,也是抄袭李敖的,才女徒有虚名。弄虚作假,和谎贝是一路人。三、清华大学招收的北京考生,录取分数要比其他省低几百分,只是亨受首都特权,而不是真正的优秀。四、自己受害被投毒,家人就象祥林嫂,反复诉说不幸,不能接受警方调查证据灭失,没有直接证据的现实。而是无限猜疑、无限牵连,似乎整个中国都欠她们家的。五、天使和魔鬼只在一瞬间!朱令本是人人同情的受害人,却有那么多无辜的人因其蒙受冤屈,被披着正义外衣行非正义之事的部分网络暴徒,套上凶手的帽子,肆无忌惮进行疯狂的迫害!六、朱令,你无辜受害,而许多人借你名义又滥杀无辜,你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
  假正义之名,迫害加害无辜,人神共愤。
  诅咒孙维,就是诅咒朱令!诅咒孙维全家,就是诅咒朱令全家!诅咒孙维死,就是诅咒朱令死!诅咒孙維全家死,就是诅咒朱令全家死!没有证据,诅咒迫害无辜,天理难容!!!

  害人终害己!北京警方结论证据灭失,没有直接证据,已排除了孙维嫌疑!而朱令方家人和部分不明真相网友,甘当部分披着正义外衣行非正义之事网络暴徒迫害加害无辜的工具,没有证据,凭猜测有罪推定,咬定某人凶手同伙等,进行疯狂的咒骂迫害,给别人带来痛苦,难道真能给你带来快感?难道你不怕出错?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你凭什么有这么大底气?难道你可以超越中国的法律,有罪推定成了你家的特权?凶手你说谁是谁就是?!没有证据,滥杀无辜,才是天理不容?!!!
作者 :醉清风_水云寒 时间:2013-05-22 13:50:00
  为什么不公开此案的侦查资料要广大网友在此瞎猜呢?相信作为嫌疑人孙某也是非常迫切警方公开当时的资料的。你们说是不是呢?
作者 :蓝天白云5309 时间:2013-05-22 14:40:00
  @鹏啸九天G 29楼 2013-05-22 12:41:00
  朱令 《大麦歌》作为天涯的歌曲,就是公开支持抄袭、弄虚作假
  大麦歌,不是 朱令 创作的,而是抄袭李敖,贯以自己的姓名,到中央电视台欺世盗名,不应是骄傲,而应是耻辱才是!!!
  什么大仙神仙,神经病差不多,呼弄谁啊?抄袭有理,才女名副其实?真是厚颜无耻!
  朱令 及家人甘当部分网络暴徒滥杀众多无辜的工具,已转变角色,从一个受害者,变成害人者,不用证据,污蔑迫害加害众多无辜,已丧失......
  -----------------------------
  凭什么说证据被铊党盗窃,警方就排除了孙维嫌疑?孙有那么多的疑点,不是事实吗?朱令被害得命差点保不住,就因为适应不了你们?网民们仗义直言,强烈的正义感、责任感,却被你咒骂为网络暴徒,有是非吗?朱令的遭遇使人悲愤,到底是谁给大家带来痛苦,还有没有天理啊?
  朱令,加油!好好活着,相信能等到水落石出之日。
作者 :眼里带花 时间:2013-05-22 15:34:00
  恐怕我们活着的时候是看不到侦查资料公开了,等到一百年之后再被解密吧。
  希望朱令及其家人乐观、坚强一些,许多善良和正义的老百姓还是支持你们的,所以不要停止寻找真相的步伐,即使很绝望的时候,也要想到朱令至少还活着,还在你们身边,这就够了!
  那些攻击朱令的人,无论你们是站在什么立场,请注意你们的措辞吧,朱令已经很悲惨了,她只是个受害者,你们攻击她不感到羞耻吗?
作者 :云端里的云 时间:2013-06-12 14:39:00
  @鹏啸九天G 29楼 2013-05-22 12:41:00
  朱令 《大麦歌》作为天涯的歌曲,就是公开支持抄袭、弄虚作假
  大麦歌,不是 朱令 创作的,而是抄袭李敖,贯以自己的姓名,到中央电视台欺世盗名,不应是骄傲,而应是耻辱才是!!!
  什么大仙神仙,神经病差不多,呼弄谁啊?抄袭有理,才女名副其实?真是厚颜无耻!
  朱令 及家人甘当部分网络暴徒滥杀众多无辜的工具,已转变角色,从一个受害者,变成害人者,不用证据,污蔑迫害加害众多无辜,已丧失......
  -----------------------------
  @蓝天白云5309 31楼 2013-05-22 14:40:00
  凭什么说证据被铊党盗窃,警方就排除了 孙维 嫌疑?孙有那么多的疑点,不是事实吗? 朱令 被害得命差点保不住,就因为适应不了你们?网民们仗义直言,强烈的正义感、责任感,却被你咒骂为网络暴徒,有是非吗? 朱令 的遭遇使人悲愤,到底是谁给大家带来痛苦,还有没有天理啊?
  朱令 ,加油!好好活着,相信能等到水落石出之日。
  -----------------------------
  如是抄袭,李敖先生自会理论,何须你等小人咋呼。
作者 :为朱令而注册吧 时间:2013-06-12 15:00:00
  朱令将会一直是促进世界美好的原因之一。
作者 :绿野清心ABC 时间:2013-06-12 20:55:00
  @永远的华夏美女 孙铊对朱令的伤害,一切都已太晚,无法弥补啦!可是,全球过亿的人们对你的声讨才刚刚开始,你确信依靠人造“方舟”能安全地载你到彼岸么?即使改了名,整了容,到了彼岸,也永远逃不过世人对你及家人的“道德审判”。在道德法庭上,你们早已输得精光.
作者 :feifeigoodbaby 时间:2013-06-18 10:25:00
  加油朱令
作者 :爱新觉罗小白菜 时间:2013-06-18 10:30:00
  一大群人参加了谋杀。
作者 :一笑而过- 时间:2013-06-18 10:48:00
  顶起,为朱令
作者 :angelchen0311 时间:2013-06-18 11:03:00
  顶起,顶
作者 :爱新觉罗小白菜 时间:2013-08-22 18:36:09

  
  
作者 :爱新觉罗小白菜 时间:2013-08-29 20:35:20

  
作者 :linuo1900 时间:2013-09-07 23:35:42
  晗一馨,吃粪拉粪的猪!!
  朱令母亲的丈夫吴先生,亲生女儿叫吴今。北大的。死掉了。老婆跟别人私通生的女儿,就是朱令,在清华读书德了怪病。花光了吴先生的棺材本,他一时冲动,去亲生女儿,吴今的学校 北大 搞来了铊盐,企图毒死朱令令!


  这中说法令人信服,是因为,协和在朱令昏迷之前,否认了朱是铊中毒,清华否认了朱铊中毒,朱本人否人接触过铊。这些都不难找到人证和文件,错不了的。
  朱的铊中毒,被投毒是在协和 清华 朱本人都否认朱是铊中毒之后。

  阿贝是朱昏迷后,经过努力,发现了朱是铊中毒的,没错。朱是在他出现前被投了铊毒的。

  吴先生和朱令不同姓,不正常。琼瑶迷怀疑上他,有道理。只有他才有充足的作案时间和可信服的动机。

  晗一馨,吃粪拉粪的猪!!
作者 :潴潴yu 时间:2013-09-08 13:06:26
  您是否厌倦入住酒店后退房繁琐的等待,你是否有着身上各种会员卡充斥着钱包的苦恼, 那么现在赶紧加入汉庭会吧,无等待式零秒退房,一张会员卡行遍全国一千多家门店,享受0秒等待. 还等什么……汉庭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店欢迎您。。 订房电话:023-63902999
作者 :linuo1900 时间:2013-09-09 21:37:45
  @寻找黑夜之光
  贱铊粪,你个铊粪,明摆着是那个先生干的,连站出来公开回应人们的质疑都不敢!
  你这贱铊粪想找替罪羊,那也麻烦你这贱铊粪提高下自己的智商再来,别他妈说点话颠三倒四,错别字连天,把你这贱铊粪家祖宗十八代的脸都丢尽了。
  你想诬陷是他人干的,麻烦编出个像样的理由,说出来给大家看看,你是怕你编出来的理由被别人驳斥得体无完肤。你自己看看你写出来的东西有多少人在骂你,你这样黑白不分,小心报应在你父母儿女身上,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过着寝食难安的生活。
  哈哈哈哈,你这贱铊粪已经够丢人现眼了。贱铊粪。
  你想诬陷他人注定失败,就象你的人生,注定只能吃粪


  你今天又失败了,孙维没被调查。
  猪头啊,面对现实吧。北京警方说朱案没证据,一辈子都不会改口了。

  哈哈哈哈!
  笑看你白忙一辈子
作者 :自我开放 时间:2013-09-10 08:48:39
  朱令父母怎么一直没有新举动呢?
作者 :fjl1331672 时间:2013-09-12 15:49:50
  我能破案。但要警方配合。
作者 :回不到过去的将来 时间:2013-10-03 19:48:20
  @linuo1900 42楼 2013-09-07 23:35:00
  晗一馨,吃粪拉粪的猪!!
  朱令母亲的丈夫吴先生,亲生女儿叫吴今。北大的。死掉了。老婆跟别人私通生的女儿,就是朱令,在清华读书德了怪病。花光了吴先生的棺材本,他一时冲动,去亲生女儿,吴今的学校 北大 搞来了铊盐,企图毒死朱令令!


  这中说法令人信服,是因为,协和在朱令昏迷之前,否认了朱是铊中毒,清华否认了朱铊中毒,朱本人否人接触过铊。这些都不难找到人证和文件,错不了的。
  朱的铊中毒,被投毒是在协和 清华 朱本人都否认朱是铊中毒之后。

  阿贝是朱昏迷后,经过努力,发现了朱是铊中毒的,没错。朱是在他出现前被投了铊毒的。

  吴先生和朱令不同姓,不正常。琼瑶迷怀疑上他,有道理。只有他才有充足的作案时间和可信服的动机。

  晗一馨,吃粪拉粪的猪!!
  -------------------------

  
作者 :回不到过去的将来 时间:2013-10-03 19:50:05
  @linuo1900 42楼 2013-09-07 23:35:00
  晗一馨,吃粪拉粪的猪!!
  朱令母亲的丈夫吴先生,亲生女儿叫吴今。北大的。死掉了。老婆跟别人私通生的女儿,就是朱令,在清华读书德了怪病。花光了吴先生的棺材本,他一时冲动,去亲生女儿,吴今的学校 北大 搞来了铊盐,企图毒死朱令令!


  这中说法令人信服,是因为,协和在朱令昏迷之前,否认了朱是铊中毒,清华否认了朱铊中毒,朱本人否人接触过铊。这些都不难找到人证和文件,错不了的。
  朱的铊中毒,被投毒是在协和 清华 朱本人都否认朱是铊中毒之后。

  阿贝是朱昏迷后,经过努力,发现了朱是铊中毒的,没错。朱是在他出现前被投了铊毒的。

  吴先生和朱令不同姓,不正常。琼瑶迷怀疑上他,有道理。只有他才有充足的作案时间和可信服的动机。

  晗一馨,吃粪拉粪的猪!!
  -------------------------
  这再正常不过了,现在有很多都是跟着母亲姓的...
  
作者 :金麒麟p 时间:2014-01-02 10:02:07
  我梦想有一天,朱令的父母可以直起他们的腰板,抬头望一眼蓝天,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我梦想有一天,朱令案,成为中国实现司法公正的一个里程碑,为万世后代所称道。

  我梦想有一天,所有关注着这一案件,为其奔走呼吁的人们,能够振臂欢呼:中国万岁!
  为这一天还要等多久,我不知道。但正如丘吉尔在二战胜利后发言说的四个字:永不放弃。

  永不放弃,因为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度。

  永不放弃,因为中华儿女的良知不会泯灭。

  永不放弃,因为我们都曾经,仍然,将来还要共唱同一首歌:

  这是我们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
作者 :linuo1900 时间:2014-01-02 17:52:33
  @永远的华夏美女 孙维办护照出国,北京警方给她开了无犯罪记录证明.你发一百亿个贴,也不如警方开一纸证明.
作者 :linuo1902 时间:2014-01-05 18:36:17
  @永远的华夏美女 各位水军们,失败是贝志城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你们就象晚上八九点种的绵羊,失败降临在你们身上!!

  警方已经给孙维开具了无犯罪记录证明。 孙维,当年出国去美国,在美国加如了美国籍.她出国之前,北京警方给她开了无犯罪记录证明.这份证明材料充分说明,北京警方认为她没犯任何罪行,包括.....

作者 :linuo1900 时间:2014-01-07 21:35:35
  贱铊粪,你个证明谎贝拉出来的铊粪,明摆着是谎贝干的,所以谎贝连站出来公开回应人们的质疑都不敢!
  你这贱铊粪想找替罪羊,那也麻烦你这贱铊粪提高下自己的智商再来,别他妈说点话颠三倒四,错别字连天,把你这贱铊粪家祖宗十八代的脸都丢尽了。
  你想诬陷是他人干的,麻烦编出个像样的理由,说出来给大家看看,你是怕你编出来的理由被别人驳斥得体无完肤。你自己看看你写出来的东西有多少人在骂你,你这样黑白不分,小心报应在你父母儿女身上,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一个一个和谎贝一样,过着寝食难安的生活。
  哈哈哈哈,你这贱铊粪已经够丢人现眼了。贱铊粪。
  你想诬陷他人注定失败,就象你的人生,注定只能吃粪
作者 :linuo1900 时间:2014-01-07 22:57:27
  @永远的华夏美女 今天下午六点,有网有来短信,说

  朱令母亲的名字是朱明新,她的银行帐号是
  中国银行北京市崇文区支行芳城园分理处
  帐号代码是4060506-0189-004864-3


  要我捐钱,五百也行。我去中国银行,居然转不了帐。

  回短信质问那个混蛋网友,没反应!

  打电话过去,说是空号!!
  天啊,!!这种骗子也有啊!!
  被骗了!!

  大家要小心啊!!不要被忽悠了!
作者 :谢谢你的爱俺 时间:2015-03-19 20:25:46
  没想到第一次留言竟然是个唉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