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回到家,看到老妈已把2013年7月下半月版的《家庭》(即总552期)从信箱拿回家,一看,呀,好样的《家庭》!以《清华复旦投毒案追踪》为题,报道了孙维投毒谋杀朱令案件,虽然还是用了“唯一犯罪嫌疑人”的字样,但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下好了,连我妈这种年过七十、只会买菜煮饭、从不上网、看书只会看《家庭》和《知音》的老人,都知道孙维的恶行了!
要知道,《家庭》虽然不是严肃、高端的刊物,但发行量巨大,读者群很广,影响力大,是“中国家庭生活第一刊”,无数像我妈一样的老式家庭妇女都看它。
《家庭》真是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杂志!不畏权势,不惜冒犯孙家,刊登案件,扩大影响。就冲这一点,以后我要年年订它,不仅给老妈看,也给自己看!
各位支持朱令令的网友,为了感谢《家庭》,请掏5块大洋,把552期买下来!有钱的网友,可以掏10元、15元,买多两三本,自己看完,送给同事、朋友看!
《家庭》552期《清华复旦投毒案追踪》内容摘录:
A、然而,一晃两年过去了,依然没有破案。直到1997年4月2日,朱令的同学孙维被公安局14处作为朱案投毒案的唯一犯罪嫌疑人带走讯问,可只持续了8小时,她就被释放,理由是:缺乏证明其犯罪的直接证据。
B、但是,2013年4月,震惊全国的“复旦投毒案”还是“打扰”了他们。和19年前的“朱令案”不同的是,复旦投毒案的凶犯很快被绳之以法,从而让大众的目光聚集到了19年未破的“朱令案”。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都指向了“朱令案”的侦破效率和司法透明度。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又卷起了一波波声势浩荡的对投毒者的声讨与痛斥。
C、朱明新甚至说,如果那个投毒的人良心发现,愿意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她愿意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这是何等温情、豁达的胸襟。
D、在此,我们呼吁警方及司法部门坚持尊重生命的立场,公开案件侦查信息,尽快破案,还朱令及其家人一个公道,还生命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