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拿破仑的三段点评
第一次拿破仑与奥米拉的对话是在阿美士德到达前三个月。
1817年3月25日(译自奥米拉医生回忆):
我告诉皇帝,阿美士德勋爵(最近出使中国的英国使臣)过些日子将要到达这里。他说,他认为英国的大臣们没有事先命令他遵从出使国习俗是错误的,要么就干脆不该派他去。我指出,如果阿美士德同意屈从于被要求的礼节,英国人会认为这是对国家的侮辱。如果在这一点上作了让步,中国人也许还不会满足,还可能会要求诸如日本人要求过的,并被荷兰人很丢脸地遵从过的礼节。除此以外,阿美士德勋爵已经同意向中国皇帝行与觐见英国国王相同的礼。拿破仑回答:“这是两回事。一种只是仪式,由国家高层人士对首脑施礼。另一种是一个国家专门用来叫外国人卑躬屈膝的。按我意见,不管一国是怎样的习俗,只要是国家重要官员对首脑的礼节,外国人跟着做就不丢脸。不同国家有不同习俗,在英国,你们在宫廷吻国王的手,这要在法国就会被认为荒谬,谁这么做会成大众笑柄。可法国大使到了英国一样这么施礼,也不觉得有失体面。在英国,要是几百年前,国王要人跪着侍奉,这类礼节现在西班牙还有。在罗马,你吻教皇的脚趾,但这也不是失体面的。一个人到另一个国家,就该入乡随俗。阿美士德勋爵无论施用何种礼节,只要是高级官员对中国皇帝的礼节,就是不失体面的。你说他愿意向中国皇帝行如同见英国国王的礼节,但你们没权力派人到中国告诉他们因为某种礼节英国用,就必须遵从这种礼节。举个假设性的例子,如果英国的习惯不是吻国王的手,而是国王的屁股。是不是也要让中国皇帝脱裤子呢?"
这段话伴随着形象夸张的动作,我不禁捧腹大笑。皇帝也幽默地笑起来。
“如果我”他继续说:“要派使臣去中国,我就命令他先从中国高级官员那里熟悉在皇帝面前的礼仪,如果被要求,就让他服从同样礼节,而不节外生枝。现在,你们因为干了件蠢事,可能失去一个国家的友谊,失去巨大的商业利益。”我说,我们可以用几艘战舰,轻易强迫中国应允更优厚的条件。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些巡洋舰停泊在合适封锁地点,断绝他们的盐供应。拿破仑回答:“和中国那种拥有雄厚资源的庞大帝国进行战争,是许多年里可能犯的最大错误了。你们开始无疑会获得成功,俘获他们的船只,摧毁他们的商业。但你们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他们会被迫想方设法反抗你们,保卫自己。他们会想到,并且会说:为什么我们要受来自那么远地方人的欺压,让他们为所欲为?我们必须使我们自己和这个国家一样强。我们必须造船,我们必须在船上装上大炮,我们要有和他们一样的装备。”皇帝继续说:“他们还会,从法国和美国找来工匠和造船师,甚至去伦敦找。他们会建成一支舰队,然后或早或晚,打败你们。”
1817年5月27日(译自奥米拉医生回忆): - 拿破仑病情好转,只是右腮依然肿胀。和他作了关于使臣问题的交谈。“如果,”他说,“给中国最高官员一百万法郎,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因为那个使团不是代表国家的荣誉。它是,也应该是,被更多看作商业事务的,而非直接影响国家。它实际上是英国茶商派到中国的使臣,所以靠收买就能名利双收。另外,当你派使臣和蛮人打交道,你必须取悦他们和依从他们的习惯。他们不会找你。他们既不会派使臣回访你,也不会请求你派任何人。现在,英国可能会损失了巨大商业利益,而且结果也许是和中国发生战争。如果我是个英国人,我会认为鼓动和中国战争的人是国家当前最危险的敌人。你们最终会被打败,也许一场印度的革命也会随之而来。”
1817年6月27日,阿美士德抵达圣赫勒拿岛。一些文章常把拿破仑3月和奥米拉的对话,当成和阿美士德谈话。事实上,拿破仑和阿美士德本人谈的基本属于家常,并未发表实际意见。
1817年7月1日,阿美士德拜会拿破仑。
(引自:停滞的帝国(佩雷菲特)第八十五章-圣赫勒拿岛上战俘的忠告)
阿美士德勋爵单独会见时没有任何别人参加,除了他本人外也没有人介绍过。下面是他说的情况:
“我面前就是这位非凡的人。他上身穿一件绿色礼服,下面是一条白裤子,腿上是丝绸的袜子和带结的鞋子。胳膊下夹着一顶三角帽。胸前佩戴着荣誉军团的勋章。以前我见过有画把他画得有些虚胖;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他有些肥胖,脖子很短;但四肢很匀称,我认为他还能经常进行锻炼。他的目光冷酷敏锐,他说话就活跃起来。谈话主要涉及四个主题:我的经历、中国、在岛上他受到的待遇以及欧洲政治。”
谈到中国时,皇帝没有批评阿美士德的做法:“他问到我在北京的情况,打听了鞑靼的礼节。但他并没有像我准备的那样就我屈从的可能性发表任何意见……后来他问我在中国旅行的情况。关于他自己在岛上的命运,他不愿使我们为难,我已经要就使命的失败向政府作出汇报,如再要我额外带口信就太过分了……接着他让人请埃利斯进来……其余的随从人员很快也进入了大厅……他对每人都说话,包括我的侄儿杰弗。他觉得他脸蛋漂亮(原文为法语),问了问他从中国旅行后带些什么东西回家。
1817年7月2日 阿美士德离岛。
1817年8月26日(译自奥米拉医生回忆): 拿破仑对我们派往中国的使团发表了以下见解。
“据说,你们的使臣马戛尔尼勋爵在1793年曾被迫行了叩头礼,如果不这样他不会受到接见。你们派遣阿美士德的大臣必然已经预见到了礼节上的困难。既然已经预见到,就应该授权他服从当地礼节。而且似乎他个人意见是遵从当地习惯,是受了错误意见的误导才拒绝的。”
“一个有很多人相信的谬误就是:使臣代表君主。但使臣不代表他的君主,实际上他签的协定经批准前没有什么效力。至于使臣在礼仪上的等级,就没有君主把他们当成平级的先例,没有必须回访,没有必须给他们让路,也没有给过相当于外国君主该得的其他待遇。”…….
“马戛尔尼勋爵,或好象是阿美士德勋爵,想用个俄国人也曾试探过的办法。他们建议找一个平级的清朝官员,应该同时想英国国王画像磕头。或者公开宣布中国朝廷如果派使去英国,也必须行叩头礼。中国拒绝了这个建议,是有充分理由的。如果中国使臣在伦敦被接见,他没权行叩头礼,而是应该向英国国王行如英国的亲王,朝臣,或嘉德骑士的受接见礼节。也就是说英国版的叩头。”……
“你们的使臣让你们损失了数十万英镑。金钱丢掉的同时,换来的可能是中国和你们国家的根本分歧和敌意。所有这些都是荒谬的误解造成的。应该尊重另一个国家的习惯时,你们认为自己的习俗更高等。应该给一个伟大外国君主表示的敬重的礼仪,变成了用你们国家的一套。”……
“你说你们可以用海上武力吓倒他们,借此迫使中国人服从欧洲礼仪。这是个疯狂的想法。你们绝对打错了算盘,如果这样你们会促使一个两亿人的国家武装起来,为了自卫去造舰队来对付你们。到最后不幸的结局是,你们国家每个有理智的人都会认为拒绝叩头是不明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