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天涯部落 > 艺海藏珠 [我要发帖]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记忆里,儿时的冬天冷且长。 池塘里的水全都结了冰,那是我们的溜冰场。 时间飞逝,我已再也见不到了儿时的清水池塘,碧绿的荷叶,胭脂的莲花,脆甜的莲蓬,鼓噪的青蛙,我儿时的溜冰场。 记忆里好些残留的美好如烟似雾,都破败成残云随风逝远…… 而有些记忆却永久的定格,像历史的古董都存放在老宅的墙角旮旯。 年前的时候,老宅需要修缮,那大大的咸菜缸倒是成了有碍观瞻的一大祸害。不仅放在那里碍眼,像是也占了偌大的地方。 婆娘和我最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搬在了院落之外。而我的记忆得以复活,却来源于这笨重丑陋的劣质陶瓷大缸…… 记忆的年轮回放,三十年前的我还少不更事,那时,农村的土地好像还属于大集体。不过家家户户倒是拥有自己的一块小小的菜地。 菜地不大,长有十米,宽有三四米的样子。 每年夏末秋初,母亲便要在菜地里忙活好长一段时间,施肥,翻地,荡平,垄沟,播种…… 平整的菜席里会种上白菜,而高高隆起的地垄上便会种上一种叫辣菜疙瘩的根茎类蔬菜。当然还会种上一些红红绿绿的萝卜。 等到冬小麦上积满了厚厚的霜雪,也便到了白菜箩卜和辣菜疙瘩收获的季节。 星期天里,母亲便会用那架独轮小推车载着我去菜地,忙活着收获我们一家赖以过冬的蔬菜。 大白菜是不能储藏在家的,那时候家是一个很小的窝。 除了吃饭睡觉的三间堂屋外,天井里也就仅存在一个草棚。而草棚里存放的是玉米秸秆,茅草,晒干的树枝树叶。这些柴禾便是我们家整个冬天采暖烧饭的所有储备。 草棚外有一个大大的大瓷缸,陶瓷缸的左边是母亲用黄泥砖块砌成的专烧柴草的灶台。 在我用冻得赛过萝卜红的小手拔着白菜的时候,母亲已用铁锨在菜地里挖出一个方方正正底部平整的大坑来。 那些有着碧绿菜叶的大白菜便随即被母亲整齐的码放在大坑里。 白菜的根部统一朝上,叶茎朝着坑平整的底部。这样,在埋土的时候土不至于掉进白菜的叶子里,还有一绝妙之处,那便是防止白菜二次生长,以免来年春天白菜过早的从菜心里钻出菜花来。 那些鹅黄的粉嫩白菜花看起来好看,吃起来却相当的苦,所以有些东西真的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 那时候,农人朴实,以至于夜不闭户也不会丢失东西,远远没有如今人偷的‘睿智’。那白菜存在地里,家家户户都不会想到偷这个字眼的。 即便是有的左邻右舍吃没了自家的白菜,也都会主动上门讨要,而却绝不会行苟且之事。 而在母亲存放白菜的时候,我便会用小推车一趟淌的往家里运送萝卜和辣菜疙瘩。 农家的孩子我想应该没有一个不会推独轮车的吧?而那时推着独轮车载着青菜萝卜走在路上的也大多是像我一般年纪的孩子。 那时候我们都会相约在一块,排着长长的队伍,一路向着菜地进发。那景观,呼朋唤友,打鸡撵狗,吵吵闹闹,你追我赶,煞是热闹。 萝卜和辣菜疙瘩被推回家,那些菜梗是万万不可以扔掉的,除非那些老的黄的,腐烂的被清除以外,那些碧绿的菜梗便会被母亲清洗干净,用草绳一小把一小把的捆扎整齐挂在背阴处风干…… 辣菜被用菜刀削去了毛细的根须,清洗干净后便晾在干净的席子上。 一个星期后,辣菜变得有些干瘪,院内的大瓷缸里原有的腌制咸菜的盐水,再次被母亲从柴灶的大铁锅里熬制了一遍。从新过滤,也便成了腌制咸菜的老汤。 老汤须要凉透,要不然仅存的那些热量足以让辣菜腐烂。 熬制好的老盐水被再次注进大瓷缸里,母亲便开始熬制新的盐水。 那些老盐水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用以保证咸菜原有的气味,新的盐水还是要加足材料,比如八角,花椒,姜。最为主要的一味材料那便是香椿芽的梗,这是母亲腌制咸菜气味独特秘不可传的法宝。 待到新的盐水熬好,凉透,注入缸内和老盐水搅拌均匀,那些晾晒的干瘪的辣菜便会被一筐筐的倒进瓷缸里。 辣菜要超过盐水的高度,再再辣菜的上面撒上一层厚厚的大盐粒,腌制咸菜的步骤才算完成了第一步。 如今想来,那时母亲所腌制的咸菜即香又脆可能与母亲腌制的手法和采用的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然我大言不惭的把自己标榜成一位一级大厨,但我在腌制咸菜的路上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从来也没腌制出像母亲腌制的咸菜那样爽口过。而且在腌制不几天后,不是烂掉,就是酸味十足。
知音:1
赏金:100
最高打赏: 用户6695867324(100.0) 我要上榜
最新打赏: 用户6695867324
举报 2019-01-16 19:09:49 评论
举报 2019-01-16 19:11:32 评论
举报 2019-01-16 19:12:46 评论
举报 2019-01-17 09:21:01 评论
举报 2019-01-17 09:21:49 评论
举报 2019-01-17 13:52:04 评论
举报 2019-01-17 09:21:57 评论
举报 2019-01-17 12:49:11 评论
举报 2019-01-21 09:36:34 评论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