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天涯部落 > 艺海藏珠 [我要发帖]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莲花落是旧社会的乞丐们向人乞讨使用的的一种艺术的形式,它通常是通过向人们唱出祝福的吉祥话,而获得人们的“打赏”。这种乞讨形式,在春节期间尤其出现得最为频繁。 莲花落(如今已经被曲艺演员更名为数来宝)合辙押韵,流畅上口,但它不是一韵到底,而是随时更辙转韵。如今,许是人们生活好了,乞丐少了,或者是洪七公帮主没有传下来这种形式,所以,如今不再见到有人唱莲花落了。 春节无事,行过一家门前,忽然听到清脆的竹板声,不由循声过去驻足观看,见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衣着整洁,精神矍铄,左手持竹板,右手摇动七块板(又称沙拉金),边打边唱。他口齿清晰,咬字准确,有很强的专业性,又有沙拉金噼里啪啦的节奏相伴奏,听起来,真的清脆悦耳,让人心情舒畅。他随口唱出的祝福词,让谁听了都会喜上眉梢。 我记下了几句,说出来大家听听,也算是对众友的新春祝福吧: 竹板儿响 乐开怀 老板新年发大财, 老板赶快把门开, 金银元宝滚滚来。 前门进的金元宝, 后门进的银元宝, 金元宝, 银元宝, 金银元宝真不少, 老板忙得不得了。 装满柜, 装满箱, 实在没地儿摆上床。 元宝太多老板愁, 一箱一箱搬上楼 楼上楼下全摆满, 累得老板张嘴喘。 老板发财我沾光, 老板吃肉我喝汤…… 刚唱到这里,老板就拿出了一张一百元的崭新票子递到中年人手上,满面笑容地说: “谢谢!谢谢!,借你的吉言,我的生意今年发了大财,年底你再来,我要好好地请你客。” 那中年人一拱手,又唱了几句: “大老板, 好气派, 人气财气一齐来。 买了别墅买大楼, 儿孙都是博士后。” 又向老板拱了拱手,向别处去了。把个老板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出于职业的好奇,我趁机凑到那中年人近前,拱了拱手道: “先生过年好!” 他看了看我,略现惊诧,回了一句: “过年好!” 看得出,他很懂礼貌。我问: “先生,我是记者,耽误您一点时间,想跟您聊一聊,行吗?” “行!行!反正我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儿。”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您这种艺术形式,是不是叫作莲花落?” “是的。” “听说这种艺术,是过去讨饭用的,唱词都是现编,对吗?” “对!过去是用来讨饭的,唱词都是见到什么就唱什么,现编,也叫现挂。” “那么,您是怎么学会的呢?您有师傅吗?” 那人听了,脸上的笑容没有了,看得出,心情有些沉重。略一停,说道: “我师傅就是我父亲。解放前,我家穷,我爷爷就靠着唱莲花落挣钱养活全家。尤其是到了春节,更是起早贪黑地到各家门前唱莲花落。各家各户都想图个大年节的吉利,所以,几乎每户都给东西,或者是馒头,或者是钱,也有给油炸食品的,如丸子什么的。父亲受爷爷的影响,也就会了。后来生活好些了,就不再靠这个混饭吃了。我小时候听着父亲有时候高兴了,就唱一唱,我也就学会了。” “我听着您唱的都是吉利话,唱词是不是都是好听的过年话?” “应该是这样,过年嘛,谁不爱听好话?可是,听爷爷说,有时候他们也说难听的。” “为什么?” “有一回,他到一家大财主门前唱莲花落讨饭,唱了好几段,没有人答理,后来,出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地主羔子,骂道‘滚!你在这里穷嚎什么?别让穷气扑了俺的富大门。快滚!’说完,大门嘭得一声关上了。我爷爷气不过,便唱了一段难听的。” 我问: “你知道他唱的什么吗?” “知道,因为听父亲讲这段故事时,唱过一遍,我记得很清楚。我唱给你听听。” 他游目四望后,小声唱道: 新年新节泪淋淋 财主天天添新坟, 坟上站个猫头鹰 全家一天死干净。 我听了,哈哈大笑道: “那家财主一定不高兴了?” “何止不高兴,只见大门猛地打开,放出了两条恶犬,我爷爷逃跑不迭,腿被咬伤,又被毒打一顿,在家躺了几十天才能挣扎着去讨饭。在那个社会,到哪里讲理去?只好忍受了。” “您如今不缺吃喝,为什么又唱这莲花落呢?” 他听了,笑道: “我唱莲花落不是为了讨饭,只是想给人家送个吉祥话,增加点儿过年的喜庆气氛。要是给钱,我就收着,最后,我把钱全部捐给慈善机构。” 我觉得他的回答已经满足了我的需求,便说: “谢谢您!耽误您的时间了。再见!” 不大会儿,清脆的竹板儿声,又在前边那家门前响起……
知音:1
赏金:100
最高打赏: 李华瑞(100.0) 我要上榜
最新打赏: 李华瑞
举报 2019-02-07 13:49:26 评论
举报 2019-02-07 13:50:34 评论
举报 2019-02-07 13:51:33 评论
举报 2019-02-08 21:07:54 评论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