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荷99abc 甲骨文中的女字字形是一个人跪地,双手在体前交叉的样子。《说文解字》释为“妇人也。象形。”王育说:“象女人揜(掩)敛自守之状”;林义光:“女像头、身、胫及两臂之形,身夭矫,两手交,此女之态。”
这样的字形解释至今人们都接受。但细想起来,这样的说法是否有些牵强呢?特别是有关女字中的那一横的解释。起头部分重写来代表人头,继而向下倾斜代表人的躯干,而后向左折——曲折处代表人的臀部,后边的代表人的大腿,再向右折——曲折处是膝盖,而后是小腿,最后还要向左折,是为了表现人的脚。
女字中的其余两笔说是代表交叉在体前的双手。我觉得这是拿神圣的汉字来说服“难养的女子”要“掩敛自守”。“文明,文明。因文而明。”——太具政治色彩了。汉字变成了政治工具。这必然是男权主义者所杜撰,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的。甲骨文的产生年代是我国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可见奴隶社会中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已经很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