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雅的父亲,是一位局长。郑局长身高一米八零,眉毛微微高挑,两眼炯炯有神,很具男子汉的威严,白净的面皮,儒雅的言谈举动,颇有知识分子的气质。他的这个形象,按说不应该跟“黑”连在一起,然而,他却得了个绰号:“黑脸局长”。
郑局长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农林专业。一般地说,当局长的,用不着事必亲躬,尤其是农业局长,难道还要到田地里去办公吗?可他却有个怪脾气,一有时间,就往农村田地里跑,看苗情、看水情、查旱情、查病虫害情,跟正在田里干活的农民拉呱了解情况。他不仅自己常往田地里跑,有时候,还把局里的有关干部和技术人员召集到地头,现场办公,直接解决现实问题。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风吹日晒,局长的白面皮真的被晒成了黑脸膛。
脸黑,并不是“黑脸局长”的主要起因。因为有几件事,他做得太有点胆大妄为,以致让他的上级觉得有些“刺儿头”,他的下级,则觉得他有些像老包黑子,于是,就暗地里叫他“黑脸局长”。
一件事:局里要招收几名管理人员,按规矩,要进行考试等程序来决定取舍,有一位女大学生拿着一封信来找黑局长,老黑打开书信,原来是市委某副书记的推荐信。黑局长当即就给与了答复:
“这次招聘,你不要参加了。”
女孩心中高兴,但,还是多问了一句:
“您决定录用我了?”
父黑局长严肃地说:
“我决定你被取消了录用资格。”
“为什么?”
女大学生的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儿问道。
“因为你走了一条不该走的错误道路。”
说完,把那封信还给了那女大学生。女大学生的眼泪终于从眼眶中奔流而出,硕大的泪滴,滴到信封上的“收”字上,“收”字立马被模糊。
另一件事,市政府准本组织一些人“出国考察”,经费打算让农业局资助,黑局长当即表态,断然拒绝,并且毫不客气地说:
“考察?考什么察?我看是借考察之名,行出国旅游之实。这经费,谁出国考察谁自己掏腰包。”
这事惹得市里好几位领导心里不痛快。经委王主任是郑局长的大学同学,背后略有嗔怪地对郑局长说:
“你呀,难怪人家说你是个刺儿头,不就是几个钱吗?又不是你的,何必那么急睁火眼地发那么大脾气,弄得市领导下不来台?我看,你还是找市长认个错,赞助费还是拿了吧。”
黑局长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他说:
“认错?谁向谁认错?我没有错,错的是他们。赞助费我是一分都不出,我就是看不惯那些占公家便宜的行为。”
“你这么老是跟上边顶着干,没什么好果子吃。”
王主任见说不动他,也就心情复杂地离去了。
转眼半年过去了,市府下了一份文件,说是考虑到郑局长的身体状况,为了照顾老同志的健康,让郑局长退居二线。于是,黑局长成了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