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欣赏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对联。这个对联工整精妙,看书中是怎么说的:
湘云:“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诗魂”
黛玉:“用工在这句”
妙玉:“若底下只这样去<继续对下去>,反不显这两句了”
黛玉评价“寒塘渡鹤”:“叫我对什么才好??“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况且‘寒塘渡鹤’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
程甲本原文:
湘云方欲联时,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到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湘云笑道:“可是又见鬼了,我是不怕鬼的,等我打他一下。”因湾腰拾了一块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激荡,散而复聚者几次。只听那黑影里“嘎”的一声,却飞起一个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黛玉笑道:“原是他,猛然想不到,反吓了一跳。”湘云笑道:。正是这个鹤有趣,到助了我了!”因联道: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
林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足,说:“了不得,这鹤真是助他的了,这一句更比‘秋湍”不同,叫我对什么オ好??“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况且‘寒塘渡鹤’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
湘云笑道:“大家细想就有了,不然就放着明日再联也可。”
黛玉只看天,不理他,半日,猛然笑道:“你不必捞嘴,我也有了!你听听。”因对道:冷月葬诗魂。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诗魂”!”因又叹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凄清奇谲之语。”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只为用工在这句了。”
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做。若底下只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了,倒弄得堆砌牵强。”二人不防,倒吓了一跳,细看时不是别人,却是妙玉。
再看红楼梦个版本:
程甲本:寒墙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甲辰、列藏本同)
庚辰本:塞墙渡鹤影,冷月葬死(诗)魂。
有正本: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梦稿本同)
红研所本:赛渡鹋影,冷月葬诗魂。[从音讹说]
张福昌认为:此处甲辰、程甲、列藏本是作者原文。庚辰本原抄“死魂”,是南方人念,北方人抄造成的,实际也是“诗魂”。旁改的“诗”是后人所改,并非原抄者所改,因为后边的“好个葬死魂”仍是同样的错误。梦稿本和戚序本的“葬花魂”是抄者的错抄。红研所本的注说:““死”或以为'花”形讹,或以为是'诗”音讹,今从音讹说。”“花”字与“死”字差别太大,不可能是形讹。庚辰本中的音讹字几乎数以千计,连“你”与“的”、“过”与“故”皆音讹,何况“诗”与“死”?蔡义江先生支持“好个葬死魂”说:“后人以为音讹,遂改为葬诗魂(如甲辰、程高本)。”此观点不符合事实,是本末倒置。
其实,程甲本为原本,下面各版本都不同程度的出现错讹,最开始是抄写时口音听错,改诗为死,接下来有版本忌讳死,又改为诗,有的甚至干脆改为“花魂”。而此处与葬花吟并无关联,林黛玉葬花也不是在冷月之下,而是在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春心荡漾、万物复苏的早晨,且看原文:
那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那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看。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树上桃花吹下一大斗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花片。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阐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花瓣,宝玉正蜘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熊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钠,花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去罢。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什么没有?仍旧把花糟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家,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埋在那里,日久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抬。”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道:“你又在我眼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真正这是好文章!你若看了,连仮也不想吃呢。”面说,一面递了过去。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将十六出俱已看完。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通。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竖起两道似蹙非燧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桃腮带怒,薄面含嗔,指着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帐话来欺负我。我告诉男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二字,就把眼圈儿红了,转身就走。
本来是宝黛二人在风和日丽的上午看小黄书,并不是一个人凄凄惨惨戚戚地在冷月之下葬花。这是其一,其二如下:
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别处去了。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息一息,再去也罢了。”因低头看见许多风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収道:“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说着,只见宝钗约着他们往外头去。宝玉道:“我就来。”等他二人去远,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家,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鸣咽之声面数落着,哭的好不伤心。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屈,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
花谢花飞飞满天【而非脂本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働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闰中知有谁?三月香築已全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亦倾。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网杀葬花人独把花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鹏无语正黄昏,荷鋤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淅落,便是红颜老死时。朝春尽红颇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自动转码,偶有错字】
宝玉听了,不觉痴倒。
这次葬花,也非冷月之下。
另外,程甲本诗中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说的是水月,而不是脂本中的天上之月。【庚辰本:咱们就在这卷棚底下近水赏月如何? 红研所本:咱们就在这卷棚底下近水赏月如何?】伴随着贾府的“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的哀哀愁思,由于“寒塘渡鹤”一翅打破宁静的水面,那粼粼波光下,不但埋葬了水中冷月,也埋葬了人间诗魂。这哪里有什么“近水赏月”和“冷月葬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