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部落

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中国医改下医院强盗型的暴利

楼主:fengwen1979 时间:2010-06-08 17:02:10 点击:324 回复:3
脱水模式给他打赏只看楼主 阅读设置
  据新快报2010年6月7日报道,近日,龙先生5岁爱女因误吞一个3厘米长的铁制弯针,被送至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治疗,第三天弯针自行经大便排出。当龙先生接女儿出院时,他发现医疗费高达3366.30元,清单上竟有217个检查项目,其中不乏梅毒、艾滋病、类风湿等。医院方面回应,由于小孩有做手术的可能,项目是为手术输血做准备的,所做检查均合乎规定。
  “我女儿才5岁,也要检查这些吗?”龙先生表示,医生事先并没跟他说要检查这些,“根本没经过我同意”。龙先生认为很“冤”。
  其实,这医院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胜似抢劫的做法。
  记者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内科二区采访时。在医生办公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对此表示,医院对小颖做的检查均是合乎规定的。不过当记者提出为何会有217项之多时,该医生只表示“我们都是一个一个套餐来做的”,随后就不愿意再作答。
    就‘为何一个5岁的小女孩要检查梅毒、艾滋病和类风湿因子’,记者采访了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中山一院急诊科主任廖晓星教授。
  尊敬的廖教授表示,梅毒、艾滋病等检测应该是住院术前的一项常规检测,也是一个组套检测。廖晓星称,艾滋病检测是需要的,因为艾滋病可通过母婴传播,不是说小孩就不会得。“手术前一般都要检测,因为术中一定会有接触,要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廖晓星表示,梅毒也是类似情况。看来患者就必须为医护人员的安全买单了。
    “如果小孩没什么其他问题,类风湿因子这项倒是可以不检。”廖晓星表示,由于类风湿因子和梅毒、艾滋病等都是通过一套血液常规检查可完成,医院可能没特地去分析,就一次性检查了。“我们可以建议医院在管理上更细化一些,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适当增减项目。”看来,医院普遍规定的输血前化验有多项,其中是包括梅毒等的啊。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事件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5岁的孩子有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密切接触史,检查就是应该的。如果不是,可能就会引起质疑。”廖新波表示,在国外,此种情况保险公司就可以质疑。如果解释不通,保险公司可以拒付。“所以,行业的监督很重要,业内的自律也必不可少。”廖新波说。
  
  据新华社哈尔滨6月6日电 “一个电影院如果只有10个座位,放进去100个人,必然有人站着有人坐着。”一名药品销售行业的业内人士近日披露,在眼下布局不尽合理的医药领域,为了争得市场上有限的“座位”,一些企业不惜成本打通各种“关节”,而这一过程无疑是通过提高药价来实现的,最终“埋单”的还是广大患者。
  一剂头孢数种规格
  以药品市场上常见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例,这是一种抗生素针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药品的化学名,上市销售的则是被生产厂家包装成不同商品名、不同剂量的药品。据不愿被披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国外一般会限制同类药品生产企业的数量以控制行业规模,合理布局,而目前在国内的药品生产领域,产品生产批准文号会批给若干家生产单位,使得企业陷入重复投入产能过剩局面,恶性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一些涉及药品准入、流通环节的腐败。
  医生处方提成高达50%
  一位业内人士说,在医药行业的恶性竞争中,为了让自己的药品到达临床终端使用者——患者,拥有开方权的医生是个关键环节,必然会导致医药行业的零售、批发企业与医生产生利益关系。
  他透露,在业内,医生处方提成通常被称为“提单”,也就是处方费用。在出厂价与零售价相差悬殊的药品品种上,医生处方提成一般在零售价的30%~40%,高的能达到50%,医药代表也就是销售人员的提成在3%~5%。
  其实,除被人们所熟知的药品回扣以外,一些药品价格距离真实价格存在差距,也与药品审批、招投标、定价等环节密不可分,但这些往往是包括普通患者在内的“圈外人”难以确切了解的“非透明”环节。而企业为打通这些环节所投入的成本,必然要加在药价中,最终承受的还是患者。
  “以药养医”顽疾所致
  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卫生经济教研室主任刘国祥表示,近期各地暴露出的药价问题在医药行业并非个案。举例来说,一种成本只有5元的药品,最终定价为40元,进入医院又按国家规定加价15%,最终到患者手中的价格为46元。从5元到46元,经历生产、定价、招投标、销售等多个中间环节,其中哪个环节提价都会导致药品价格提高,最终引发“药价虚高”这一现象。
  此外,探讨“药价虚高”离不开医院环节。目前,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分为政府投入和自身收入两部分。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医院主要依赖自身收入,令其严重依赖药品收入。
  专家建议,根治“药价虚高”这个中国医改进程中的顽疾,就必须改革“以药养医”制度,完善医院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减少利益中间环节。
  专家建议,中国应当对医药行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企业,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避免药品行业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药品进行合理定价。
  比如,前段时间湖南省湘雅二医院“暴利芦笋片”(此药是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出厂价为15元/盒,从湖南省振湘医药集中采购网上采购,采购价为185.22元/盒,按照有关规定顺价15%,医院零售价为213.00元/盒)事件表明,药品暴利的背后的医药黑幕在医疗机构并非个案,而是公开的秘密。
  湘雅二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赵绪元向记者介绍了芦笋片使用的有关情况。据其介绍,该院从2005年开始使用芦笋片,于2010年2月停止使用,共购入约70件。他说, “医院芦笋片使用和管理办法是符合国家现行药品管理办法的”。
  就是医院有同一类同一成分的药品,医生都只选贵的开。而贵药就是有医保的保险公司也不报销,便宜的要医生不开或干脆医院不进货,所以,老百姓就必须任凭医院宰杀。
  记得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工商联副主席、青州尧王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宗立成炮轰医改制度,他认为一刀切的医改必然会走到另一个极端,他对医改有这样的评价:“医改是教条主义!医改如果成功了,是全国人民的悲剧。”我看,医改真的成功了,应该是这些代表利益集团的政协委员们的悲剧吧。你们怎么能代表全国人民?
  请看各大医院,往往挂了“人民”两字,从他建立的初衷看,它是一个文明社会的保健,保障机构,它担负着“治病救人”的重大责职,从它本质看。它是非赢利性指的、是国家性质。属于老百姓的。
  医生被人们称之为白衣天使。可我们老百姓看到医生怕啊。他们可是穿着白大褂的抢匪啊、是杀人于无形的恶魔啊。
  现在的医院老百姓可轻易不敢去啊。
  
  我国进行医改已有几年了,国家已托入了大笔资金,但却不见什么成效,长期关注医改的广东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曾表示,医改收效甚微,“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可谓举步维艰”,事实证明,仅仅砍掉15%的药品加成根本无济于事,现行药品定价机制如果不改变,“整场医改都可能一事无成。”
  医改后,公众报销比例虽然提高,但是实际支出的绝对数可能并没有减少。比如实行新农合之前,一些地区农民治疗阑尾炎需要花费800元,推行新农合后,阑尾炎的治疗费用大幅调整到1800元,按照50%报销比例,农民需要支付900元费用,比之前支付费用还多了100元。这种情况是否普遍?不得而知。
  卫生院刺激医疗消费的行为确实在增加——不该住院的也安排住院了,因为住院才有报销,不该用的药用了,因为收益更高,卫生院医生们更愿意安排给病人打吊针,而不是便宜的肌肉注射或服药。
  关于药价的问题,廖新波表示现有定价机制不改变,药品价格就降不下来。目前,国家制定的指导价是“天花板价”,价格高得离谱;省级招标价为“斩首价”,即在国家指导价基础上轻柔地挤出一点水分,价格仍然畸高。实行药品零差率后,如果这两个环节不改革,药品价格就降不下来。认为在定价问题上,仅仅砍掉15%的药品加成根本无济于事,药价高是因为虚高作价,如果不能制定一个合理价格,医改各个环节正常推进都会受影响。
  比如,原来看一个病是2000元,药费占60%,医疗服务费占40%,而现在把药费降低下来到占40%,再提高服务收费到60%,市民还是要掏2000元,这仅仅只是费用的构成改变了。
  ……
  但是,自从报道陕西省神木县的医改模式后,神木县的医改一直受到各界关注,多数人认为,神木县实行免费医疗,为医疗体制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在全国树立了榜样。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公开场合官方首肯陕西省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模式,认为全国推广仅需4300亿 。神木县政府相关官员在接受凤凰网财经采访时表示,神木的医改模式不会给政府财政带来太大的压力,只是一种执政理念的转变,这种模式某些方面可以在全国其它一些地区借鉴、推广。
  我们中国的官员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医改如何进行了,并且研究一下今年美国医改的精髓,当然,这可能要切断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工商联副主席、青州尧王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宗立成和白衣天使们等利益集团的利益了。
  
  
作者 :Chinese666 时间:2010-06-22 11:23:00
  国能富企,
  国能居奇,
  民何以否?
  民何能否?
作者 :打一巴 时间:2010-06-25 21:32:00
  白衣天使们等利益集团的利益了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