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意外来临
“胖子哎,想啥呢,偷偷想美女呢,还是窗外有美女?”缉毒队的同事王小波大张着五指在辛迪面前晃着,还一边把头伸出窗外。“别看了,没有美女。”辛迪说:“找我什么事?”“光想美女了,差点忘了,队长找我们有任务!”王小波拖起辛迪就走。
王小波是一个瘦瘦且个子不高、皮肤白晳的男孩,一张瓜子脸还透着稚气,高高的鼻梁上架着的黑边框眼镜遮不住聚光的小眼睛,短短的平头让人觉得这是一个腼腆的男孩。当初队里分组时,很多人觉得王小波没有男子汉气概不愿跟他一组,只有辛迪主动站出来愿意做他的伙伴,所以他和辛迪关系比较好,也只有和辛迪在一起的时候比较随便。他们俩同龄,都是去年刚毕业的,只不过王小波毕业于中国公安大学,辛迪毕业于江南省警察学院。经过近一个月的朝夕相处,王小波也被辛迪乐观向上的态度感染了,变得开朗了很多。
说话间,他们就来到了队长王强的办公室。屋子里围满了人,七八个人在那边说话边吞云吐雾,让房间里烟雾萦绕,走进来就让人觉得乱哄哄的。“书虫组合来了!”老民警刘歌微微抬了抬头,用右手夹着的劣质烟点了点门口的方向,嚷嚷着对边上的王强说道。因为辛迪和王小波都要备考今年底的公务员考试,所以他们俩平时没事就都在认真复习功课,别人叫他们去吃饭、唱歌都很少去,有人就给他们取了这个别号。而别号中也是分小号的:辛迪是胖大虫,王小波是瘦小虫,大家在背后是这么叫的,只有他们自己不知道。
辛迪走到办公桌前,兴奋地问道:“队长,找我们俩有哈事,是不是有任务了!”“别急,你们俩先坐下听。”王强用目光扫视了一圈,见大家都慢慢安静了下来:“支队接到线报,明天有人会到京山路与光复路交叉口附近进行毒品交易,大队领导要求我们中队去进行抓捕。”“京山路又不在我们三中队辖区,干嘛要我们去,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日可不是要报销了。”刘歌哀痛地说了一句。王强没有理他,周末兄弟们又要加班,有人发发牢骚也没必要去计较,在四中队辖区的事叫他们三中队去是大队领导对他们的信任。
“景市最早的毒品是一个外号叫‘格格’的女人于1997年从章江市带入景市的,到了近几年毒品交易是越来越猖獗了,我们的任务也是越来越重。明天来交易的据说是章江市一个大毒贩手下的头号马仔,外号叫‘标标’,国字脸,身高约1.8米,长得五大三粗的样子,大家可以传看一下照片”王强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但是,这个人比较精明,我们在布控的时候千万不要暴露了。跟他接头的对方是谁我们不知道,我们只有跟踪他等他交易的时候再进行抓捕。”
“线报说交易地点在京山路与光复路交叉口附近”王强将手指向桌上的地图,“但是,实际上这里是一个三岔路口,京山路与光复路交叉后有一个下坡,形成一个‘Y’字型延伸到人民路上来。上午我和刘歌去踩了下点,附近既是商业区又是居民区,巷子较多,我们只能分兵把手。我们最好是把他们堵在京山路与光复路的交叉口,不让他们下坡到人民路上来。”
王强开始布置任务:“根据我多年的经验,经请示大队领导,决定集结重兵埋伏在京山路和光复路,为以防万一,在人民路也进行适当布控。我带一组8个人到京山路,刘歌带二组8个人到光复路,人民路上就由辛迪和王小波负责,你们俩刚来没多久,就放在人民路上备勤吧,具体点位在地图上有,会后大家都看一下。明天我们五点前进入这片区域布控,各小组要带好全部装备,保持通信顺畅,若有情况随时进行增援。”
受领任务后,辛迪和王小波回到了宿舍,十几平方米的房子里除了两张床就是窗前的一张书桌和床边的两张床头柜,床头柜上全是书,床下脸盆里放着洗漱用品,旁边凌乱地躺着几双鞋。辛迪征求王小波的意见:“要不我们先去那边看一下吧,我刚刚看了地图,觉得心里还是没底,我们俩也去踩下点。”王小波说:“好噢!”两人跟王强队长说过后就坐公交车来到了京山路与光复路的交叉口,背着双肩包作学生打扮的他们在小巷子里转了半个小时后,出来到了人民路,他们特别认真仔细地观察了明天他们设伏的公交站台周边的情况,重点看了看附近的店铺和出入口。一个小时后,他们上了回去的公交车。
辛迪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车流,他总感觉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事在心里堵着。突然,他眼前一亮,紧紧地盯着马路中央那长长的隔离护栏,相向而行的车流被它一分为二。“京山路和光复路都有隔离护栏,只有人民路没有,而且人民路车流量大,如果我是毒贩,被发现后一定是往人民路逃,容易摆脱。”辛迪心里这样想着。
辛迪用右肘捅了捅身边的王小波,轻声说:“任务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回去跟你说。”回到宿舍,辛迪拿出地图,指着人民路对王小波说:“京山路和光复路都有隔离护栏,如果毒贩发现我们在跟踪后,一定会往人民路跑,因为只有人民路没有护栏,而且车流量大,容易逃跑。希望王队和刘哥他们两组能够顺利抓到人,要不然人跑出来就会窜到人民路上来,就我们两人力量有点弱啊,虽然布置我们俩是为了以防万一,但是万一跑到这来怎么办?”
“不可能吧,他们那么多人都抓不住两个人,再说真没抓住,就一定会往人民路跑?”王小波不太赞同辛迪前面的分析。“为什么我说一定是人民路呢,因为如果毒贩在交易时没被抓住,他跑的时候一定会想到巷子里布了我们的人,他不会再往京山路或光复路里面窜,而会选择向外围突破冲下坡道,而冲下坡道就是人民路。”辛迪说:“你明白了不?”王小波点了点头说:“那我们明天怎么办呢,你拿个主意。”“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们还是先按照计划,我守下坡后人民路右边的公交站台,你守对面,咱俩相互照应。”晚上,躺在床上的辛迪还在想着那个“万一”,如果毒贩直接朝自己冲过来怎么办,这可是辛迪第一次正式参加抓捕行动。不知不觉中,辛迪想着想着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在满天星斗的注视下,三中队全体队员按时到达了指定位置。辛迪和王小波都背着双肩包,装着在公交站台等公交车。不知开过去多少辆公交车了,躲在公交车站台指示牌后的辛迪发现,一轮红日已悄悄掠过东边最高的凯旋酒店头顶,天已经亮了。随身的电台还是安安静静的挂在腰间,辛迪再次检查了电源开关,确实是开着的。时针指向了上午八点,辛迪从口袋里掏出饼干,轻轻地咬动。当他吃到最后一块饼干时,电台里传来队友的大喝声和嘈杂的跑步声。应该是他们抓到人了吧,辛迪伸头往京山路和光复路交叉路口的方向看了看。这一看不要紧,他发现目标“标标”正从坡道上快速跑下来。
辛迪马上从指示牌后闪身出来,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低着头向“标标”来的方向慢慢走了过去,一边走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瞟着“标标”。五十米,辛迪想着“标标”,突然感觉大脑是一片空白,他太紧张了,手心里全是汗;三十米,辛迪又抬头看了看“标标”,“标标”也在一边跑一边张望,令辛迪奇怪的是后面没有一个人追他;十米,“标标”发现了辛迪,还是朝着这个方向往前冲。有汗珠悄悄地从辛迪额头滑下来,他拉了拉双肩包的背带,继续坚定地向前。
在“标标”快到辛迪身旁的时候,突然向左前方折了过去,就要冲进车流。“不好,他警觉了”辛迪想道,马上向右前方加速起动,伸出右手,堪堪抓住了“标标”的衣服。这时,“标标”已经冲进了车流,他想利用车流甩开辛迪。可谁知道,辛迪是一个和他一样不怕死的人,这时候仍是毫不犹豫地紧紧攥着他,并且拼命向后用力,想把他攥住。
“标标”又跑了两步,两个人刚好到了马路中间,他将右手伸进了裤子口袋,摸出了一把弹簧刀。刀迅速向下划了过去,辛迪立即把身子往左下方一坠,想躲过刀锋并趁势利用降低的重心把“标标”带倒。“标标”一看没有划到,马上改劈为刺直插辛迪右肩。一股钻心的痛从右肩传来,辛迪坚强地伸出左手,牢牢地抓住了“标标”的右手,拉进了和“标标”之间的距离。
正在这时,一辆摩托车从京山路拐到人民路上来,高速行驶的摩托车来不及避开拉扯中的两人,“砰”地一声猛烈地撞了上去。摩托车将辛迪和“标标”都撞倒在地,车上的两人也飞了出去。摩托车后方传来刺耳的刹车声和车辆追尾的撞击声。王小波终于将头从公交车站台指示牌后露了出来,看到了街上的乱局。等他冲到辛迪身边时,二组的刘歌也带人赶到了,迅速将现场围了起来,手忙脚乱地将“标标”以及骑摩托车的两人控制住。
在王小波的帮助下,辛迪挣扎着站了起来,王小波看了看辛迪流血的肩膀,又看了看地上那染血的弹簧刀,问道:“你没事吧?”辛迪只是扬了扬左手,没有说话。他看了看“标标”,又将目光转向骑摩托车的两人。骑摩托车的是一个耷拉着头、缩着脖子的中年人,还有一个黑人。辛迪看向黑人,用英语问道:“AREYOUOK?”“我很好,没有事,我是景市大学的学生,是坐摩的去上学的,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黑人一边回答一边耸着肩。
这时,辛迪才感觉到身上肩、肘、臀部传来的痛楚,心里还想着:“这个外国人没事就好,要不然引起外事纠纷就麻烦了。”“哎哟”辛迪突然感觉到站不住了,往右边倒去,瘦弱的王小波立即用肩膀顶住了他,其余队友也围过来,慢慢扶着他坐到了地上,王小波拿出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这时,将“标标”押上车的刘歌带着两名队友回来了,大家就一边陪着辛迪等救护车,一边询问骑摩托车两人的情况。在确认两人只是摩的司机和学生而不是毒贩的接应人员后,刘歌向没什么伤痕的两人解释了情况并让他们离开了。十五分钟后,救护车终于扯着大嗓门到了,辛迪被抬上了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