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部落

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情报】只有俄罗斯能把美国抹掉

楼主:GG科学探索 时间:2014-10-19 22:13:09 点击:82 回复:6
脱水模式给他打赏只看楼主 阅读设置
  俄前高官:俄被美敌视很正常 只有俄能抹掉美国

  2014-10-19 08:51 环球时报 评论 675 T中

  资料图:美俄核武数量不相上下,占全球核武绝大部分

  原标题:俄反驳美防长:只有俄能抹掉美国 被美敌视很正常

  【环球时报驻英国、德国特约记者 伍铎克 青木 柳玉鹏】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17日在意大利城市米兰出席亚欧峰会期间,同欧盟国家领导人就乌克兰危机举行会谈。英国广播公司17日说,英德法意都在这次会面时,试图施加压力让俄罗斯为解决乌克兰危机做出更多努力。但与波罗申科在米兰会面之前,普京已强调,不会在乌克兰问题上受欧盟和美国的勒索。

  俄罗斯《晨报》17日以“普京与默克尔意见分歧”为题报道说,53个国家领导人参加此次峰会,普京16日晚抵达米兰,这是俄总统首次参加这一峰会。普京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双方对乌克兰国内冲突的起因仍有较大分歧。报道说,在俄德首脑会谈前发生一段小插曲。普京因访问贝尔格莱德行程延长,推迟赶到米兰的时间,致使计划在米兰与默克尔举行会晤的时间延后4小时。至于德国对俄立场,俄国家战略研究所所长列米佐夫表示,外界曾认为德国比其他欧洲国家对俄更友好,这完全是误解。德国领导人已决定将乌克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德国一直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罗斯实施强硬政策。

  俄塔社称,普京17日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举行工作早餐会,尝试化解乌克兰东部冲突引发的紧张局势。会谈持续约半小时。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英国首相卡梅伦和意大利总理伦齐及欧盟委员会领导人巴罗佐和范龙佩都参与了会谈。普京评价会谈“积极良好”。卡梅伦表示,如果俄不履行缓和乌克兰危机的义务,欧盟将坚持此前实施的制裁。佩斯科夫说:“亚欧峰会闭幕后,乌克兰问题将以‘诺曼底形式’继续,即普京、波罗申科、默克尔和奥朗德的会谈将继续下去。”

  除了乌克兰危机,逐渐转冷的天气令天然气问题成为本次会议的另一焦点。

  普京16日向欧洲伙伴保证,不会出现因俄方原因中断向欧洲供应天然气。俄新网17日说,普京在与塞尔维亚领导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俄罗斯一直是可靠的供应国,资源充足,俄罗斯的天然气完全可以满足整个欧洲在今年冬季的用量。不过,他警告说,中转运输风险很大,“如果乌克兰像2008年那样,从出口管道中非法抽取天然气,我们将缩减同等的供应量。”

  “如果俄罗斯拧紧气阀,这个冬天欧洲将极为寒冷!”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7日说,欧盟日前公布的压力测试报告显示,乌克兰危机可能导致俄罗斯切断对欧洲国家的供气。欧洲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而俄罗斯对欧盟的约半数供应都要通过乌克兰输送。今年6月16日,俄罗斯曾切断对乌克兰的供应。之后,俄罗斯多次暗示,如果制裁加剧,可能切断供气。欧盟能源专员厄廷格说,欧盟已经制定禁止天然气出口、限制工业使用等措施。欧盟各国能源部长近日将与俄罗斯在布鲁塞尔举行危机会议,商讨过冬的妥协方案。

  就在普京“舌战群雄”之际,俄美两国国防部长也在激烈“单挑”。俄罗斯《观点报》17日称,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15日在美国军人联合会年会发言时说,美军必须准备好与“修正主义的”俄罗斯打交道,俄军现代化、战斗力强,已经挺进到“北约门槛旁”。俄国防部长绍伊古16日回应说,对哈格尔呼吁美军准备好与站在“北约门槛旁”的俄军打交道的言论感到忧虑,五角大楼正在制订在俄边界附近采取军事行动的计划。绍伊古说,美军在一些地区完成推进民主的使命后,这些地区往往陷入真正的血腥混乱,比如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和叙利亚,甚至乌克兰悲剧中也有美军身影。在俄罗斯的历史上,不止一个西方帝王在俄碰得鼻青脸肿。至于说俄军到了“北约门槛旁”,不是别人,正是美国自己在最近20年执拗地把这个“门槛”推到俄罗斯的大门口。

  佩斯科夫也表示,哈格尔的言论并不专业,对这种情绪化的声明,只能表示遗憾。俄罗斯提出批评后,五角大楼发言人海军少将约翰·柯比为哈格尔辩解。他说,国防部长此言并不是威胁俄罗斯。俄前副外长奥尔卓尼基泽表示,美防长说了实话。俄罗斯确实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因为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将美国从地球上抹掉的国家。[$COMEFROM_TIANYA_APP$]
作者 :佰恹妆 时间:2014-10-28 09:24:00
  @GG科学探索
楼主GG科学探索 时间:2014-10-28 11:04:00
  俄前高官:俄若战败 西伯利亚远东将归还中国
  10-28 07:11 参考消息网
  82 放到桌面
  [提要]莫斯科一名前克里姆林宫高级官员认为,乌克兰危机最坏的发展方向将是俄罗斯丧失大片领土,被迫向邻国返还西伯利亚、“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加里宁格勒等地区。伊拉利奥诺夫称西伯利亚和远东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还给中国。


  资料图:梅德韦杰夫在“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国后岛视察。
  参考消息网10月27日报道 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10月26日刊登题为《前俄高官:俄一旦战败,国土将四分五裂》一文。文章称,莫斯科一名前克里姆林宫高级官员认为,乌克兰危机最坏的发展方向将是俄罗斯丧失大片领土,被迫向邻国返还西伯利亚、“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加里宁格勒等地区。此番言论引起批评。

  冷战变热战 向中国返还远东西伯利亚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前经济顾问伊拉利奥诺夫最近表示,乌克兰危机的一个可能发展将是由“冷战”转变成为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热战”。在俄罗斯同周围世界,主要是同西方的冲突中,由于力量悬殊,对手的实力远远超过俄罗斯,战争肯定将以俄罗斯惨败结束。

  这位前高级官员说,战争失败将导致俄罗斯被占领,俄罗斯百万人口将面临疾病和饥荒,缺水和停电的命运。到那时俄罗斯将不得不向周边邻国返还历史上本应属于这些国家,但被俄罗斯吞并的土地。这些国家公开和暗中都对这些土地有领土要求。

  报道称,伊拉利奥诺夫逐一列出了俄罗斯将向周边邻国返还的土地:西伯利亚和远东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还给中国。千岛群岛,也就是“北方四岛”和萨哈林将还给日本。加里宁格勒地区,也就是东普鲁士将回归德国。俄罗斯南部的五个州将回归乌克兰。西部的两个州将还给白俄罗斯。西北部几个州的一些地区将还给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而北部的大片地区也将返还给芬兰。


  资料图:俄军演现场,状如末日。
  培养人才 为接收领土准备

  报道称,伊拉利奥诺夫的有关观点并非头一次被媒体报道。俄罗斯的一些周边国家,特别是乌克兰、波罗的海国家的一些学者都曾提到过可能有一天俄罗斯被迫归还本应属于这些国家的土地。

  乌克兰学者索斯金说,俄罗斯南部的沃罗涅日、罗斯托夫几个州历史上都是乌克兰领土。乌克兰政府现在就应考虑培养各种人才,为乌克兰危机结束后接收这些土地,在这些州行使乌克兰中央政府的权力做准备。

  远东西伯利亚应公投

  索斯金说,俄罗斯已打破国际游戏规则,俄罗斯国内的各个地区最好应举行公投,问问那里的人们是否愿意留在俄罗斯。

  索斯金:“应该在俄罗斯的各个自治地区,在远东,在萨哈林,千岛群岛,加里宁格勒、高加索地区等举行公投,问问那里的人民他们是否想获得自由,或是留在俄罗斯有没有任何发展前途的道路。”

  呼吁放弃克里米亚

  报道说,但知名经济学家伊拉利奥诺夫承认,局势发展到俄罗斯丧失领土地步的可能性极小。不过为了避免局势朝这个方向发展,俄罗斯应首先向乌克兰归还不久前吞并的克里米亚半岛。

  伊拉利奥诺夫在苏联解体前就在政府中担任主要经济智囊。他因为几年前不满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辞职。目前他是美国卡托研究所的学者。

  西方肢解俄罗斯路线图

  报道称,伊拉利奥诺夫的言论在俄罗斯引起批评。许多支持吞并克里米亚,主张乌克兰东部地区并入俄罗斯的人士认为,伊拉利奥诺夫是拿着西方资助在俄罗斯活动的“第五纵队”,描绘西方和其他国家肢解俄罗斯的路线图。

  支持普京乌克兰政策的俄罗斯之春网站批评说,伊拉利奥诺夫向别人赠送俄罗斯的土地时如此慷慨。
  
作者 :WWW美国社区 时间:2014-12-05 08:11:00
  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腾讯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11月18日报道,乌克兰国防工业国家康采恩集团公司代表近日在2014年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向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表示,乌方正在和中国谈判在乌本土生产L-15“猎鹰”教练战斗机的问题。乌方计划将之用作轻型强击机。预计机身将由中国制造,发往乌克兰,然后配备乌克兰生产的各种机载系统。

  作为常年从乌克兰进口发动机的中国,第一次反向出口航空战机,非常值得庆幸。那么庆幸过去我们冷静思考一下:在乌克兰内战的大环境下中国还需要乌克兰的发动机吗?会不会影响我们运20、歼20战机项目呢?如果乌克兰不能提供航空发动机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腾讯军事为您独家解析。

  “富二代”勉强持家

  乌克兰拥有较强的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能力有着比较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冷战时期,苏联为了争霸需要向乌克兰地区投入了大量资源,将其建造一个极为重要的航空工业基地。其中,被誉为乌克兰的“心脏”伊芙琴科-进步设计局和马达-西奇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以擅长研发、生产大飞机动力和中小发动机而著称。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在其境内的全部航空企业和科研院所,成为独联体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航空工业国。但也是这批丰厚的“遗产”,让乌克兰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近20年中,乌克兰航空工业受到了严重冲击,研制艰难,量产机型由于订单而陷于停滞,人才流失、资金匮乏等问题严重困扰着整个航空工业。不过最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国家的重视、市场的推广、国外需求的增多(主要是中国),促使新型发动机研制步伐加快,如装配中国L15搞基教练机的AI-222-25涡扇发动机、支线客机的D-436T系列等都是近年的标志。

  近日,中国试飞院一架试机试飞照曝光,其中悬挂在一侧的发动机为我国国产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WS-20。这是该型发动机首次亮相,未来将装备运-20。

  乌克兰有适合运20的发动机

  在重型战略运输机的研制发展上,前苏联无疑独占鳌头。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安-124“鲁斯兰”重型运输机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

  ,起飞重量达405吨。它安装了4台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生产的D-18T型高性能发动机。

  1980年D-18T发动机就在马达西奇的工厂里成功进行了首次试车,1985年12月通过了官方测试。D-18T是由扎波罗热“进步”机器制造设计局设计、马达西奇公司生产的大涵道比三轴涡扇发动机,单台造价约500万美元。D-18T也是前苏联第一种推力超过20000kgf(196千牛)的重型发动机,全长5.4米,宽2.93米,高2.79米,风扇直径2.33米,净重4.1吨。D-18T发动机采用7级中压压缩机、单级风扇和环形燃烧室设计,最大推力可达23430kgf(229.77千牛),发动机压力比27.5,涵道比5.7,涡轮前温度1327°C,推重比约5.7:1,发动机还设计有反推力装置。

  D-18T发动机是马达西奇公司最为重视的发动机项目,自量产后得到了多次改进,该公司在自有资金中每年平均向该发动机投入科研费用达到了450万美元。早些年称马达西奇公司还可能把D-18T发动机设计专利转让中国,而目前乌克兰与俄罗斯方面也正在磋商进一步推进D-18T最新改型(第四批)的研发工作,因此不难想象安装这种新改型发动机的大飞机的性能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

  众所周知,在国产飞机系列中,中国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一直是一篇空白,虽然目前有WS-20(涡扇-20)项目,但是这类机型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开发周期长,如果凭现阶段(工程理论阶段)是很难满足运20重型运输机未来装备国产发动机的。而恰好乌克兰方面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积累了丰富的装备经验,具备良好的技术和理论急促。而D-18T发动机也已经运行多年,制造工艺、工序等问题也比较成熟,尽管和世界先进航空发动机相比并不很先进,但是如果中国从乌克兰引进该型号发动机,通过快速的消化与仿制,很容易实现与国内工业的对接,从而解决掉中国目前无大发动机的情况。

  资料图:岷山发动机

  L15高教机与乌克兰发动机的渊源

  11月11日,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在中国珠海参展上,展出了该公司最著名的AI-222-25航空发动机。该发动机于1999年在乌克兰扎波罗热伊夫成科进步设计局开始研发,并且在2010年时乌克兰官员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代表们合作生产出了AI-222-25型发动机

  。

  AI-222-25型发动机是进步设计局与1999年开始研发,主要配套高级教练机。新发在设计中充分利用AI-22大型涡扇核心机的技术成果。2004年雅克130教练机装载着AI-222-25型发动机试飞样机成功首飞,此后的三年中,AI-222-25型发动机进行了一些列的地面和高空模拟实验。2008完成国家定型鉴定。

  AI-222-25型发动机采用了全新设计的低压系统,两级高压比风扇转子为钛合金制造的整体叶盘结构。整机采用单元体结构,在使用中可快速更换到寿或损坏的单元体,大为简化了维修程序,降低维护费用。

  从总体上看该型发动机的设计中规中矩,某些地方还是采用老旧设计如高压压气机的后6级盘、鼓筒、压气机轴之间采用多根螺栓连接,这种样式多用于早年的涡喷发动机,缺点在于零部件数目过大、重量偏大,所以先进发动机普遍采取整体焊接转子取代螺栓连接。乌克兰这么设计也是反映了斯拉夫人一贯务实风格,不会以为追求高新设计,选取的参数也比较均衡。

  目前中国对AI-222-25型发动机进行过仿制岷山发动机,但新闻报道称该产品质量还是不如乌克兰的产品。所以未来只要乌克兰还能向中国交付AI-222-25型发动机,L15还会使用乌克兰货。反观乌克兰进口L15作为强击机一事,虽然笔者不排除乌克兰空军打算自用的可能,但是凭乌克兰空军目前现状:战机消耗的差不多了,同时飞行员也所剩无几。那么L15高级机即使顺利进入乌克兰空军,至少5年内也不会任何的战斗力。

  笔者认为乌克兰此次购买L15高级机有可能是打算装自己的发动机、航电后,摇身一变出口到欧洲或者世界市场,毕竟中国制造的战机是无法进入欧洲和某些特殊国家的。

  11月29日,国产歼20战机 2013号原型机成功进行了首次试飞。该机与前几架原型机在外形上有明显不同,机首取消了空速管。该机是歼-20的第五架原型机,也是改进批次的第三架原型机。之前,2011和2012号原型机已经于今年3月和7月先后首飞。(来源:鼎盛军事 作者:钢娃)

  歼20的发动机,乌克兰能提供啥帮助

  马达西奇公司外贸部副主任弗拉季斯拉夫在珠海上表示,和中国的合作一直都在顺利进行着,并且在未来几年内也将会继续合作下去,该涡扇发动机可能会用于中国设计的新型战斗机中,比如中国的歼31和歼2

  0,以及未来新一代的战机中。

  歼20的发动机?是的,你没听错,乌克兰确实会帮助中国解决发动机问题。中国的发动机项目在几十年来都是中国武器装备制造业的软肋,即便中国研制的大功率火箭发动机早已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材料技术上。由于火箭、导弹的发动机只需要使用一次,要求标准不是很高。而战机、舰艇、车辆的发动机却要成百上千次地反复使用,因而研制这类优质的发动机的难度要高于研制导弹、火箭。

  目前从2013号歼20原型机来看,未来歼20还是会采用AL-31F涡扇发动机作为自己的动力,作为与AL-31F类似的涡扇-10“太行”发动机由于性能上的不稳定急需它国技术援助。和乌克兰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待“太行”发动机彻底解决性能问题后,歼20肯定会装备“国产心”进行服役。

  中乌航空动力技术合作未来

  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虽然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初步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研体系,但毋庸置疑的是“心脏病”一直是困扰中国发动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中国军用发动机仍安装有大量引进的型号。为了扭转被动局面,除了抓紧自研型号为,也要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而乌克兰是最为重要的国家!

  近年来,俄罗斯对待技术方面的合作态度极为消极,那本次苏-35战斗机引进来说,虽然双方已经确定购买了24架苏-35(意向合同可能超过百架),但是在117S矢量发动机、“雪豹”雷达仿制等问题上企图“要挟”中国,虽然目前有传言发动机问题已经解决。而未来防范甚至遏制的做法也不会鲜见。

  乌克兰航空工业目前无法与俄罗斯相提并论,但是他继承了苏联传承下来的以整体体系,有一支经验丰富的设计生产队伍。目前混乱的乌克兰更容易进行合作,动荡的局面可能会迫使乌克兰军工企业转让最后的技术。最为关键的是乌克兰与中国没有地缘政治上的冲突,在关键技术和产品出口方面对我国的政策比较宽松。所以笔者看好中乌航空动力方面的合作。(作者署名:小浪)

  资料图:据俄罗斯一网友爆料,乌克兰军事情报官员在珠海期间视察了苏35战斗机。这名俄罗斯摄影师在珠海航展期间发现,乌克兰驻中国武官陪同一名疑似从乌派来的情报官员观看苏35战机。这名摄影师猜想,这是否和俄罗斯将装备苏35战机的俄二十七航空兵师部署克里米亚有关呢?
  
作者 :WWW美国社区 时间:2014-12-05 08:12:00
  
  
  
  

  
楼主GG科学探索 时间:2015-01-09 15:39:00
  专家:中国不能主动核打击美国 中美差距巨大

  2015-01-09 07:36 环球时报 评论 1090放到桌面

  资料图:中国二炮导弹部队

  原标题:专家:中国不能对美国主动核打击 中美差距巨大

  据俄新网7日报道,美国情报机构的评估认为,中国“东风-31”和“东风-31A”改进型洲际导弹射程达到1.12万公里,接到命令后仅需要30分钟就能发射,对美国境内的战略目标发动核打击。

  报道称,美国对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现代化进程感到忧虑,解放军已列装至少10枚“东风-31”洲际导弹,并拥有30套“东风-31”和“东风-31A”发射系统。此外五角大楼还发现,中国正在研发另一款“东方-41”洲际导弹,它与“东风-31”一样,采用机动式部署,装备经过改进的制导系统,并可携带分导核弹头。

  按照美国情报机构的评估,中国洲际导弹在接到命令后,只需要30分钟准备就可发射。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卡申认为,这得益于中国新型洲际导弹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他表示,中国此前装备的“东风-5”等液体洲际导弹的发射准备工作需要数小时,给敌方打击提供了时间。此外中国液体燃料导弹也缺乏相应设备,无法像俄罗斯液体燃料洲际导弹那样添满燃料后可长时间处于战备状态。

  报道还援引美国《国际财经时报》的评论称,“五角大楼的担忧在于,中国在充实军火库后,将提升本国在全世界的军事存在,扩展经济和外交利益范围,扩大对邻国的影响力。中国在评论军事现代化计划时言辞闪烁,增加了美国人的不安”。

  中国军事专家刘江平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无论从洲际导弹的数量还是射程而言,中美都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且中国的核政策也决定了解放军不可能利用核武器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他认为,近来俄媒频繁制造中美军事对抗的话题,可能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有关,俄希望拉拢中国分担压力。
  

  
作者 :金易恒W 时间:2015-01-18 09:31:00
  俄拟再向美出售60台火箭发动机 总额10亿美元

  2015-01-18 07:55 中国新闻网 评论 49放到桌面

  中新网1月16日电据俄媒报道,俄罗斯科学生产联合公司“ENERGOMASH”计划向美国轨道科学公司供应最新型的RD-181型火箭发动机。

  俄罗斯“能源”航天集团总裁索恩采夫称,供应60台发动机的合同总值为10亿美元,其中20台的合同已经签订。首批两台发动机应在今年6月交货。

  报道称,合同限制RD-181发动机被用于军事用途的火箭发射,合同总值中包括飞行准备、对火箭的发动机安装、进行试验等。

  索恩采夫认为,合同定位于15-25年内的合作,RD-181火箭发动机将被用于轨道科学公司生产的“安塔瑞斯”火箭的第一阶段。

  去年10月28日,轨道科学公司向国际空间站发射“天鹅座”无人货运飞船,运载飞船的“安塔瑞斯”火箭起飞6秒后爆炸。事故发生后,有专家怀疑是俄制引擎故障所致。另外,制造火箭的轨道科学公司总裁汤普森表示,俄制引擎“曾发生过一些严重的技术和供应问题”。

  对此,俄罗斯制造商库兹涅佐夫公司表示否认。库兹涅佐夫公司称,他们制造的引擎没有问题,问题可能出现在引擎运到美国后所进行的改造上。该公司表示,在发射过程中,引擎“工作正常”。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