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境外投资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境外资产总额达400亿美元,境外投资项目无一亏损,全部实现盈利!
从2004年开始与俄罗斯、蒙古国加强能源合作,到2009年收购菲律宾国家输电网25年特许经营权,再到2014年中标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送出工程,2016年进军希腊市场……十余载春秋,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化经营不断突破,资产并购、技术输出、工程承包、管理输出全面开花,实现境外项目“做一个成一个”全部盈利。
2016.10中标希腊独立输电运营公司24%股权私有化项目。
2016.9、2016.10签约收购巴西最大私营电力公司—CPFL公司54.64%股权,与公司在巴西既有的输电资产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2015.11国网澳洲资产公司中标澳大利亚东北天然气管线开发项目。
2015.7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二期项目,首次独立实现特高压投资、建设、装备一体化走出去。
2014.11收购意大利存贷款能源网公司35%股权,为当时中国企业在意大利最大投资。
2014.2公司与巴西电力公司联合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一期项目,公司占股比51%,实现公司特高压技术成功走出去。
2014.1开始累计收购香港港灯电力投资有限公司21%股权。
2014.1收购新加坡淡马锡集团下属的澳洲资产公司60%和澳网公司19.9%股权,公司在澳洲资产规模显著提升。
2012.12、2013.4通过收购和增持获得澳大利亚南澳输电公司46.56%股权,首次成功投资澳大利亚。
2012.5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REN)25%股权,实现中国电力企业首次入股欧洲国家级电网公司。
2010.12、2012.12两次共收购巴西14家输电特许权公司100%股权,实现了公司投资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突破。
2009.1公司获得菲律宾国家输电网特许经营权40%股权,迈出了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第一步。
这场“国际化”逐梦之旅,公司依靠战略引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本土化运营水平,实现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铺就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海外发展之路。
战略统筹:持续拓展国际版图

埃及EETC项目尼罗河大跨越建设场景
公司依托特高压、智能电网等核心技术和管理优势,业务布局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发达国家全面拓展,业务模式从工程分包向工程总承包、特许经营、股权投资协调发展,业务领域从劳务输出向技术、装备、标准、管理协同输出转变。

葡萄牙REN沃迪晋变电站
公司国际化成绩单蔚为可观:
先后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意大利等6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投资、运营骨干能源网公司,目前境外投资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境外资产总额达到400亿美元,“走出去”项目全部盈利。
公司还建立了从技术、装备到设计、施工全方位“走出去”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十二五”期间新签国际工程总承包、装备出口、技术服务合同233亿美元。同时,大力拓展亚洲、非洲、欧洲、南美等地区的工程总承包、成套设备输出及咨询服务业务,并带动中国电工装备、控制保护设备、调度自动化系统、高端电力电子设备等出口到70多个国家,包括德国、波兰等欧洲市场。
优势竞争:技术、管理和人才铸就核心实力
公司“走出去”硕果累累,究其原因,正是拥有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队伍等综合优势,才奠定了海外项目“做一个成一个”的良好局面。

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NGCP)
2014年7月17日,在中巴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国家电网公司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签署了《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合作协议》。中国特高压技术首次走出国门,登上南美洲的热土。

巴西美丽山项目
搭乘特高压这艘电力“航母”,公司多次在境外国家级输电网和大型电网项目特许经营权、股权竞争中竞标成功,国际化“版图”扩展至欧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等地区。
依托特高压技术的引领带动,中国电工装备在世界市场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许继集团60多项新产品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平高集团出品800千伏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在全球30多个国家运行良好,南瑞集团的控制保护、复合绝缘子产品等产品成功进入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布局海外:本土化运营是融入秘籍
“走出去”后怎么办,这是企业“出海”后面临的考题:如何更好地融入当地政治经济环境,为利益相关方谋取福利?
“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国家电网公司的回答铿锵有力。

巴西Itumbiara工区工人施工
定位于一个长期战略投资者,本土化运营是公司快速融入当地的“秘籍”。公司始终秉持互利共赢的海外事业发展原则,坚持本土化用工,只派出少量董事、高管参与投资企业核心业务管理和决策,负责任地运营投资项目,开展公益项目,为当地社会和民众带来利益。

与业主在现场协调推进项目进展

埃塞俄比亚GDHA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当地镇中学校学生到变电站参观。

埃及工程建设场景
为巴西里约奥运开幕式提供电力保障的企业中活跃着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国网国际巴西控股公司的身影。此前建设投运的巴西特里斯皮尔斯输电项目,还让这次奥运用上了清洁水电。2010年,国网巴西控股公司在接管资产之初,负责任地保留了全部巴西籍员工,形成中巴员工密切配合、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他们还为贫民窟的孩子组成的交响乐团提供教育支持,赞助里约的学校推广乒乓球项目,勇担社会责任,拉近与巴西民众的心理距离。
类似这样的善举还有很多。在参与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公司始终散发着属于东方古老国度独有的兼容并蓄魅力——不仅走进国门,更走进民众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