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涛,18军军长。与黄维同时被浮,同时进入战俘所。作为黄维的部下,生死战友。自进战俘管理所后,杨从此没有再跟黄维说过一句话。直至去世。
二人绝对没有个人私怨。
可这是为什么呢?
黄维在看守所拒绝改造,自比文天祥,重气节。杨对此嗤之以鼻,杨说,黄维是共产党的功臣,国民党的罪人。
回顾一下战场片段:
12兵团突破中野几条河流防线,向宿县挺近。宿县是徐蚌线即徐州至蚌埠之间的中枢要地。在准备出发时,黄维请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和八十五军军长何绍周到司令部研究战事。杨和何分别向黄报告了当前严重局势。
黄问二人,现在该怎么办?杨伯涛说,放弃进攻宿县,向固镇转进。固镇是靠近蚌埠的交通枢纽,可以得到蚌埠国军各方面支援。如果继续进攻,一定会陷入共军的包围圈。
何绍周立即表示同意杨的主张。
黄也同意杨的判断主张。可却迟迟不下决心,依然犹豫不决。杨是晚6点提出这个主张,直到晚12点半,黄才确定这个主张。
第二天一早5点,杨整理好部队准备出发时,黄让杨等一等。
杨左等右等,不见命令。着急的他去黄维兵团部问个究竟?原来是黄维派一名上校参谋乘吉普车去送达书面命令,这个命令就是具体一下各个部队的行军先后顺序。其实部队都已经清楚了。可是这名参谋久去不归,全兵团就在这原地等。
杨伯涛气的几乎晕倒。
部队直到下午4点才出发,耽误了整整11个小时。
固镇距12兵团出发地只有80多里,如果正点出发,先头部队就已经到地方了。
行军2个小时后,即6点钟,天黑了下来,部队行进到一个叫双堆集的村子,黄维命令就地休息宿营,天亮继续走。
这时,行军的国军都已经发现共军在周边运动的轨迹。
杨伯涛简直气疯了。但黄维固执已见。
第二天天亮,12兵团依照黄维的命令准备向固镇行军时,他们已经被刘伯承指挥的中原野战军牢牢包围在他们宿营的双堆集。
黄维这个错误,让杨伯涛终身不能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