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今的主流说法,日本刀源于唐刀。当年日本要向大唐朝贡,顺便学习汉唐文明,其中就包括兵器的冶炼和锻造。中国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大致对应日本奈良时代,那时的日本刀,在外形上也都是仿照唐直刀(见下图,日本刀形制进化)。不过说起来日本人确实牛,唐代刚从我国学会铁制刀,到宋代居然就有了超越师傅的迹象。

日本进化出的窄刃弯刀,不仅从形制上摆脱了唐刀影响,而且在制刀技术上也多有创新。一般讲,制造弯刀在工艺上会更麻烦,那日本刀为啥非要做成弯的呢?而且弯的弧度并不大,明显不是仿波斯刀,这究竟是为什么?
为此俺专门查了资料,说法比较含混,但其中有一种俺认为最靠谱。日本的这种窄刃弯刀并非刻意发明的,而是因为使用不同性质的材料(提高刀的性能)混合锻造,在淬火时金属内部的应力不同,造成刀刃自然弯曲(整体呈逐渐弯曲状)。本来这应该是个意外,但当时草原文化已经流入日本,骑兵使用弯刀确实有一定优势,何况这种刀在日本武士的单挑中,更诡异、更灵活,劈砍、捅刺等都很方便。
另外,俺个人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当时的日本人个子普遍不高,胳膊自然也比较短,日本刀都是带鞘的。武士对决,唯快不破,而弯刀能以更快的速度拔出鞘(跟西部牛仔拔枪一样)。尤其对于胳膊短的人,直刀直剑确实不太好拔,只要慢一点,没准就有性命之忧。所以这应该是个重要原因。如此多的优点加在一起,日本刀的形制很快取代了直刀,并最终发展成世界名刃。
祸祸当然也知道日本刀,而且非常崇拜,因此提出日本抗元胜利全凭日本刀。俺不知他的依据是啥,此事在祸祸的上帝视角看来根本不容怀疑,他说的都是真理,否则就是愚不可及,懂吗?现在长江军委会又聚齐了,只等祸祸一声令下,立刻把老邪、狐狸的鼻子气歪。哈哈……
其实从名刃制造工艺看,日本刀并不适合大量生产。尽管中国宋朝时就已经引进日本刀,但那都是达官贵人、富商大甲的收藏品,并没真的用它来装备部队。直到明朝,戚继光对付倭寇时,才弄来一些日本刀装备戚家军。另外,也不是说外形一样就都是名刃,日本刀很多也是破铁片子,这跟茶壶一样,不能说凡是紫砂的就都是名壶。现在的日本刀已经不可能像古刀那样制作,所以只能算工艺品。
刚才看到二排提个问题:蒙古弯刀与日本刀比较谁更厉害?俺个人觉得还是日本刀。当然,如果是骑兵,那另当别论。只要一说蒙古,那基本就是南宋了,当时日本的冶铁锻造水平已经隐约超过中国,蒙元自然不在话下。但正如上面所说,日本刀再厉害也没用,因为它不能大规模、制式化的装备部队。单凭几个武士持有,就算全换成“雷神之
锤”,对于千军万马来说,也无非几只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