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看过王志文的《南行记》,那是模糊的朦胧的,只记得有个极苍老的驼背的老头子。
《过把瘾》热播的时候,我更有兴趣更欣赏的是王朔的原本小说。到今天我对这部片子唯一深刻的印象,就是方言穿了薄薄的棉毛衫,跳着脚从床上蹿下来,苦了脸对杜梅说:“我说,咱们能不能不闹了。”他那时真是瘦,象杆儿一样,支楞个肩膀,整个人弯曲了。
这戏红了以后,江珊唱了《梦里水乡》,时不时在晚会上见到他们两人或拉着手,或坐在舞台沿子上唱《老情歌》。
在报纸上很久都会没有他的消息,不过说实话,我并没有特别留意过。
《东边日出西边雨》里的陆艺术家,很高兴的听自己女朋友的节目,一副陶醉欣赏的样子。
这只是一部典型的青春爱情戏罢了。
我始终认为《无悔追踪》是很棒的。
老特务在“含辛茹苦”的忍了许多年后,(实际上他也没做多大的坏事,我总觉得可以做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在给一个大款书写匾额时终于爆发了。建议大家可以看看那一场。
可惜后来再没在电视上放过。
《黑冰》是我唯一追看的连续剧。
郭小鹏什么都不错,就是不会爱,王志文和蒋雯丽的对手戏,处于攻防的状态时,确实有瞧头,可是就是个中等智商的人都会轻易的发现,这个女人不是真心的想和自己好的。
象郭小鹏这样的人为什么不明白呢。
被捕后,他的独白,我总觉得破碎的很,主干不清楚,意思没说明白。当郭小鹏一抬头,发现他倾诉的那个人走了时,我想,这个女人心真够狠。
王志文的表演不错,我欣赏他,只是因为我在他众多的角色中,恍恍惚惚见到了一个人的影像,我把它当作他。
演员演一个角色时,是要把自己心中的一部分隐藏的性格和情感诱导出来,实际上,恶即是他心中的恶,善即是他心中的善。我不想把演员和角色分开。
也仔细的想过,论演员的话,中国我最认可的是姜文,但不知道他话剧演得如何。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王志文演的一部话剧的片断,他总是那样,给人倾尽全力的感觉,对这一点,和他演对手的人应该会很有体会,所以我一直认为他是个好心眼的人。对戏剧,我不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并且各人的口味不同,因为当时我看的只是个节选,在那段剧情前没有铺垫,所以认为,戏有点儿过了。
原先不知道有这么多人也喜欢王志文,其中且有不少女孩子。
我身边的朋友很少有喜欢他的。有人问过我,王志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我从没有过犹豫。
我最喜欢他说话时的样子,他说话总是那么清清楚楚的,每一个字你都听得明白,没有含混的地方。王志文要是我的老师的话,我会更高兴。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的人说起话来拖沓啰唆,常常把一件简单的事情绕上一个大大的周折。
大家一定听说过海明威的所谓冰山理论,那个虽然说的是写作。
实际上写作也是表达的一种方式。
冰山在海上漂浮,你所见的只不过是其一角,只占它总体积的八分之一。它沉于海面下的其余八分之七的庞大躯体,才是它沉默稳定极具尊严的优美移动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