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部落。看似遥远,却又近在眼前。
说起部落,我就想到美国的西部、好莱坞的西部片……。浩瀚原野、葱郁莽林、剽悍的印地安人……。
张扬时,一派阳光灿烂;含蓄时,一汪碧池平静。给美国的西部、土著印第安人涂上一层粗犷、剽悍、热情……。
既是部落,必有土著。但我不是土著,是被一位文友拉进来的“移民”。
初时为三拙堂名号而来。慢慢为其拙朴而大气的质地所信服。
三拙堂早已有之。最初有人以房内三桌(书桌、茶桌、棋桌)而取其谐音为“三拙堂”。而我更情愿理解三拙为眼拙、口拙、手拙。
眼拙,面对名利能视而不见;
口拙,面对无端挑衅、嘲讽能充耳不闻;
手拙,面对趋蝇附利能不为所动。
在这纸醉金迷、浮躁的俗世中做到以上三拙,谈何容易!但作为一种境界悬挂于三拙堂正中,却时时在警示着三拙堂的同仁们。
在三拙堂久了,你必悟出三拙堂大智若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三拙堂众多文友笔锋犀利、敏锐……,他们点评江山,痛击时弊,悠悠田园,清新潮人……。
白云斋主、三拙堂诗作堪称功力深厚,草书飞扬洒脱。正是情跃于诗,意藏于字。
三拙堂是一个藏龙卧虎的部落。
这也是我极喜爱之由。
刚进三拙堂时,我写了一篇类似投名状的杂文《茶,酒,咖啡》,那时不知深浅,以为既堂必有饮,经与众文友相处,方知三拙堂是一个大巧若拙的文友交流沙龙。
所以,这一来,我就不走了。
我被部落的气息所感染,文友们一反文人们惯有的那种“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诟病,直率、爽快……,在部落里形成一股清流……。
前些时,天涯因故暂时进不去,一文友引我进简书,我试着把在三拙堂发表过的六七篇杂文搬了过去,全被散文随笔、微小说、国学等收进,一时喜悦。但一段时间过后,便感乏味。缺少了部落里那种合谐、洒脱、激情、甚至张扬……。
我知道自己的根已扎在了天涯部落,扎在了三拙堂。
上有天,下有地,天地之间有股清爽的气。这股气就在三拙堂。
三拙堂的文友们深知,只有内心一片灿烂,才有一池姹紫千红。这个池就是三拙堂。
希望三拙堂这池碧波永远清新……。
记住古人一句话:夫巧者以为得,而拙者亦未必失也。拙者以为失,而巧者亦未必得也。
祝福三拙堂所有文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