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直到今天,我读到一个段子,我一下子就蒙圈了,自认为装满文化的便便大肚,其间一下子变成了‘草包’般的累赘。
这实在是可悲。
我对着镜子看了看我的脸,虽然表面上还波澜不惊,可是内里却已暗流涌动……
这段子最近火的一塌糊涂。我摘录下来显摆显摆啥叫真的有文化:
大学暑假,送室友去坐高铁。临上车前,我说:
我去给你买几个橘子,你就站在此地别动。
室友一愣,说:
你TM,什么时候都不忘占我便宜。
看完这个段子,有人神秘微笑,有人一脸懵圈。
一脸懵圈的,心里咋想的?
其实在我刚读完这个段子时,我是这么想的:
好笑吗?笑点在哪?室友为什么说他占便宜?他占了什么便宜?为何他妈滴他居然笑了。
其实那个神秘微笑的,他心里知道这个梗来自朱自清的《背影》。
开玩笑是小事。
比如上边这个段子,无非是大学男生间的打趣调侃。这种“爸爸与儿子”的梗,小学校园里就遍地都是,毫无新意,也并不高雅。
而一论·到读书则成了大事。提到读书,我们往往把它联系到人生,命运,理想,前途。说白了还是那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没有读过朱自清《背影》的下里巴人,自然就要被段子中的“我”白白占了便宜,连拆穿的能力都没有。
但在我看来,这样的梗是开不得玩笑的一个梗。
如果是我,我大概以后再也不会跟这位同学开玩笑了。原因很简单,在他的身上我找不到玩笑的乐趣,他的梗我不懂,没有共同语言还玩个屁!
然后呢,我会重新寻觅一个能与我聊得来的朋友,建立一个属于自己那点乐子的圈子。
而那个同学当然也会去找一个说话听得懂的人相处,建立一个属于他们的群,从此两个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一个人交往什么样的人,融入什么样的圈子,要适合自己才好。这叫‘物以类聚’。
这人世间,一切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在势均力敌的基础上。如果你明明就是个唱丑的配角,样子长得像个矮冬瓜,却非要去扮演高富帅,这个就容易闹出不切实际的笑话来。
农村有句俗语叫‘胳膊拧不过大腿’其实这话说得很透彻,人要量力而为,自己是什么盘子就该去盛什么菜,咸菜碟子只能盛咸菜,你去盛鲍鱼试试,你能兜得住它的‘汤汁’吗?
这就好比一杆秤,哪颗星定位那个斤两是固定的,一旦失衡一方会变得更高,另一方则会变得更低,秤砣掉下来时容易砸到脚的。
我们时常说“没文化真可怕”。其实有文化的人才真的可怕。因为他们在吊打你时,你都感觉不到疼痛,却死的很惨。
这个世界不那么善良,它常把开你的玩笑当做一件乐事。
此时很多人会像我一样问:这难道就无药可救?
其实拯救我们的只能是我们自己。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你把无聊的八卦变成‘有料’的学习,明天你就不会再被别人吊打。
在此,送朋友一句话共勉:无事少赶集,有空多读书( ⊙ o ⊙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