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艾国回来了。
陈爱国离开石家冲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小伙子,如今回来的他,成了一个恹泡老头子了。
其实陈爱国才进知命之年,常年的奔波劳累,让他过早的衰老了。
二十多年前,他以一分之差没被大学录取。比他成绩还差的我,复读了一年,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城市。
陈爱国幼年失怙,家境贫寒,无能力再去复读,虽然他沮丧了许久,终还是认命,终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家务农。
因为穷,讨不起老婆。邻村有一农妇,丈夫因病去世,丢下一对嗷嗷待抚的幼儿。经人说合,想让陈艾国去倒插门。
陈艾国起始有些不愿意去,“去了就当老汉,抚养的儿子是别人的,儿子二天长大了不认你,不是麻雀飞进糠兜里,白忙活一场么。”
再说陈爱国还有一个老娘,老娘那时候也五十多岁了,陈爱国虽然有一个兄弟,可那时候兄弟还在念书。
女人说:“只要你真心善待我和我的儿子,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我儿子长大了不会不认你的。至于你的老娘,你也可接她去与我们同住,你老娘不去你也可以隔三差五的回来看她。”
快到而立之年的人,还是想安一个家,还是想有一个老婆。
母亲的心永远为儿子着想,力劝儿子答应这门亲事,说:“你放心去吧,我还有你兄弟呢,我不会有事的。”
二十几年一晃就过去了,我也很少回老家。如今与家乡人见面,不说名字是谁真的认不出来了。
陈爱国衰老的真有些让人不敢相认。从邻里口中,断断续续的知道了陈爱国的许多事情。陈爱国在那个家里几乎就只是一个外人,两个儿子从来不称呼他叔叔伯伯,更别说叫他一声爸爸了。
如果有事情实在要喊他,也只是说一个“喂”字,有点像打电话。曾经他也有过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孩子。可那两个孩子不让他妈妈生,说多一个人要多不少的费用,这钱从哪里来?二十多年来陈爱国种过庄稼打过工,辛辛苦苦找钱都是为了那个家,都是为了两个孩子要读书,读了小学读中学,读了中学读大学,只要孩子读书,陈爱国都辛辛苦苦的找钱供孩子完成学业,直到把两个儿子供成如今广州的两位白领。
陈爱国始终记着妻子说的话:“只要你真心善待我和我的儿子,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我儿长大了不会不认你的。”
以前两个儿子不称呼他,只觉得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谁知道如今孩子长大了,也有出息了,成了广州有房有车的有钱人,回老家来带走了他的母亲,对他这位曾经基本上是他父亲的人则不闻不问。
我和陈爱国谈及,他多少有些唏嘘。
兄弟因为穷也没有读成大学,可这些年打工找钱修了房子,娶了妻子,也有了儿子。
陈爱国有些遗憾的说:“我曾经也有一个孩子,只可惜没有生出来。
但愿广州的那两位白领,看见了我的这一篇小说,会良心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