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1979年4月)
一首诗,两句话,十八个字。正如这首诗的名字一样,它影响了一代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它成了年轻人在抒发情怀时常爱引用的诗句。
作为理工生,加之受父辈的影响,从小看的都是《战斗的青春》、《野火春风斗古城》之类的“革命”书籍,对于诗歌这一类充斥着资产阶级情调和带有颓废色彩的文学作品一直不屑一顾。虽然在大学时期也曾学人把这两句话挂在嘴边,但当时却并不知道这么简单的两句话就是一首诗,更不知道它的出处。
第一次知道这首诗出于顾城之手是在从军之后的事情,当时军区组织新参军的大学生干部集训,同班有一位战友加老乡,借给了我一本书,书名是《骄子的叹息》,在其中一篇文章里引用了顾城的这首诗句,老乡用笔在引用处的行间空白处注上了“顾城”二字。后来我与老乡被分配至不同的基层连队工作,因种种缘故,这本书一直没能还给他,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
转业时,看着满满一资料柜的书籍,挑选几本带了回来,就有那本《骄子的叹息》。前几日,在网上购书时,偶然看到了《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这本书,一瞬间,画面感极强的,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了老乡在书籍空白处标注的“顾城”二字。没有犹豫,将书买了回来,也许是为了籍此追忆刚出校门、挂着红牌时“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许只是为了看看这首诗印在顾城诗集上的样子。
《一代人》排序在诗歌的第一页,一页纸,两句话,十八个字。这首诗写于1979年4月,作为七十年代的尾巴,顾城写这首诗的时候,我应该刚刚长满四颗牙齿,而在多年以后,对于1979年的印象,基本上来自于那首“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流行歌曲。
顾城生于1956年,简介上说,12岁时他辍学养猪,那是在1968年。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疮疤,直到现在依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论调,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对于那场浩浩荡荡的运动,我的了解,一半来源于历史课本,一半来源于路遥和王小波。而顾城,用他最灿烂的童真和青春,经历了那段历史时期。《顾城文选》的编者评论到,“顾城的作品清澈见底,他好像从来没有长大”,也许在1968年的某一天,顾城便开始拒绝长大,创造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1968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