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买了一本<圣经>和一本<新约导读>
下面是我要说的话:
人越成长,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就越少.天真快乐的心,在不再过六一儿童节之后,也日益消损.因为你身边的人都在勾心斗角,都在为财富和权力不择手段,甚至有人为了自己所谓的幸福,来算计对自己最好的人.为生存计,你又怎么能独善其身?
对于人性,包括自己的人性,我是高度怀疑警惕及不信任的.事实上,正是基于对人性的不信仁,美国的开国者们才精心设计了环环相扣,三权分立,严格限制掌权者权力膨胀的政治体制.在美国的国父们看来没有一个人是值得彻底相信的,因为他们都不是基督,如同富兰克林所说的: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会是个好人,后继者怎么样,只有天知道了.
但是,认识了一个朋友,竟然和西方人一样善良真实,积极生活,探讨起来,她更天真,相信上帝永不遗弃她,所以可以少想很多的问题,反而过得更顺利,在团队里表现得更凝聚,因为过分的私心是无法向大家共同的上帝交代的。 中国人总是怀疑这个看不见的上帝是否存在,更在私下里说,他对我能带来好处吗?其实中国人什么都不信,只信好处,从古时的考八股起,读书就是为了好处。因此,大家每天活在害怕没有好处的忧郁里,想靠自己小小的思维,在着巨大的世界系统里去谋取好处,上帝忍了泪水,背过脸去。
不管信与不信,我便想去买一本<圣经>来看,去淘宝网上买时,厚厚一本正版书,店主竟只要了七元钱,还热心地帮出邮费,对比身边那些在功利教育里熏陶过来,缺少人格教育的人,这善意的举动,让人感慨良多.
又:
关于求学,我走了二十来年的误区,所以我把这些话附在这儿:
关于学习,我觉得是最近一年才懂的,虽然我读了二十年的书.
最先点拨我的是中年悍妇,她将理性主义精神的书领入了我的视野,弥补了我的不足,然后是孔子和王阳明,特别是后者,他行知合一的学说给我很大的启发,比如你是自由主义者,你却不去努力赚钱,那么最终你还是没有自由,形而上的自由其实被形而下的器束缚着,要想要更多的自由,就要更努力.否则穷得只有几片瓦,荷包空空的你,连想去上海玩的钱和自由都没有.
最后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他的说:
"什么叫为学?孔子十五而致于学,好像很简单嘛,我十五岁读的书已经有一百本了,比孔子强多了么,何圣人之有?所以,我想说,玩票式的学习,不是君子不器,而是神仙一把抓,白白浪费时间。自命圆融,其实草包。"
"读书如何读,一书不通不读二书。当然,这个要求有点过了,不过原则还是对的。特别是对于经典。起码你要拿出你混饭吃的那个精神,也可以说是吃奶的劲儿去学,否则干脆不学,承认自己器了就完了。"
真的是教人醍醐灌顶啊,让人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