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注:
其一,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一直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高境界,所谓“内道外儒”、“内佛外儒”等。很多隐士为求心静常不得不远遁深山,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心远地自偏”、“大隐隐于市”,那么便可以身居官场、善理尘事,同时做到看淡名利、看破得失成败,而不必出世同样复归自然。
其二,生活的真意,在道家那里归结为“返璞归真、复归自然”。 天人合一乃最高境界,正所谓无我两忘之时才能够真正体会生活的真意和人生的真谛,然而等到要开口表白的时候,才发现这真意无法精确阐述和穷极,正如庄子所说:“得意忘言,得鱼忘荃。”老子也曾说过:“天地有大道而不言。”,因此,要想体会天地之大道,非安静、无为、融自身于自然之中别无他法,不见得一定隐居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