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缘堂记
戊子春,羲明卜居湘水之畔,贾太傅故宅之右,辟为习书、传道之所,颜其门曰“贾谊邻居,羲之走狗”,榜其第曰“湖南六合国学书院”,匾其额曰“三缘堂”。
三缘者,何谓也?取“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意也,或曰天地人也;或曰儒释道也。盖不假定名,随缘取譬,得意忘象也。
道之在身,则可为师也,故羲明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事。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书之根底在国学,国学不修,则本不固元不培也。此亦羲明之忧也。故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而三缘堂亦创作之一生,为学之一生,超脱之一生。”
立功立德立言,儒家之三不朽也。羲明以为,立言须有上根,其于当下为首。惟文章传千古,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故慧灯相传,开示庸俗而悬解,不思于惠,乃至言至德至功也。
人生苦短,而知无涯,当入世即出世,紧张而逍遥。安乐先生云:“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寻得乐处,胸中洒落,心宽体胖,无为而蔚然成章,亦应手作微言也。
因而,羲明云:此生只为三“一”:为一有仁义之人,撰一传世之文,书一经典之作。三“一”亦三缘也。
是为记。
益阳黄守愚撰於湘水之畔
2.
三缘堂记
戊子春,羲明先生卜居湘水之畔,右於贾太傅故宅,辟为习书、传道之所,取“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之意,匾其额曰:“三缘堂”,颜其门曰:“贾谊邻居,羲之走狗。”一日,吾携沙门明夷、诗人心魔访三缘堂,二者皆以诗联相赠,遂嘱余作文以记之。
吾观乎太平街,商贾辐凑,游客比肩,熙熙攘攘,名来利往,若闷瓶之鹅不得出。然羲明先生耕云种月,采菊纸砚下,悠然见南山。
牛马四足,身心自在;鸢飞鱼跃,不假外求。穿牛鼻,络马首,乃以人爵灭天爵,犹绳名利倒悬、执斧斤自贼也。故支道林蓄翮放鹤,龚自珍毁盆疗梅,而吾破牢逐豕。
古之达人,不脱不成,不破不立,自种良田,勿助勿忘,乃能戛戛独造。此为吾等之归欤?
呜呼,树倒猢狲不散,炎来蝇蚊又生。人以栋梁为榇,皆不知自匮也。良可叹乎?
黄守愚於长沙浏阳河畔
陈羲明,湖南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沈鹏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