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瑙寺“仆夫泉”
杭州西湖北山路上的玛瑙寺,东起葛岭路15号,西至葛岭路84号大院,北接宝石山岭,占地九千余平方米,是一处闹中取静的幽雅之地。
玛瑙寺原名玛瑙宝胜寺,因旧址在孤山玛瑙坡而得名。玛瑙寺始建于五代后晋开运三年(九四六年),南宋绍兴二十二年(一一五二年)迁至今址,寺院在历代屡有兴废,现存的建筑为清同治年间(一八六二年至一八七四年)重建,主要由山门、厢房及园林等组成,大殿已毁,仅存遗址。
西湖北山路文化街开发拓建,玛瑙寺也在其列。重修以后的玛瑙寺保持了清朝时期的格局,寺内庭院深深、古木参天,站在寺院的最深处,依然能透过两重圆洞门看见别样风致的西湖景色。
寺院东面有仆夫楼和仆夫亭,明人张岱的《西湖寻梦录》,这样的记载,“有僧芳洲仆夫艺竹得泉,遂名‘仆夫泉’”,这一楼一亭的名字就是从这仆夫泉而来。
那天,专程去寻访玛瑙寺,路上碰到几个农夫村姑问路,说是也要去玛瑙寺。我当时觉得奇怪,以为他们是善男信女,便说道:“还没开放呢”?
那几人连忙解释说,“我们不是去拜菩萨,是抗战期间,避难在这里住过,如今年纪大了,到这里看看的”。
“当年庙里的粥,薄得都照得出人影呢!”其中一人感叹地说。
“当年的寺庙要接济多少人啊!”我企图为玛瑙寺开脱辨白。
现今的玛瑙已开辟为“连横纪念馆”,以纪念前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这位爱国的历史学家,杰出的文化先贤。作为西湖的一个历史人文景点,是整个“北山路历史文化街”,富涵文化历史内容的参观游览的观光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