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部落
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天涯部落
>
邂逅人生
[我要发帖]
缅怀“清华”
楼主:
春申君CSJ
时间:2008-09-28 23:23:10
点击:9937
回复:5
脱水模式
给他打赏
只看楼主
阅读设置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云南“西南联大纪念碑”
早年见过有这样一本小册子,据说曾经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历史学家”史靖先生,曾这样记述他的老师:“闻一多随着许多达官贵人和豪门望族的子弟一道,走进了美帝国主义者用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庚子赔款’堆砌起来的清华留美学校”。(《闻一多》)。
“清华”有多少“达官贵人和豪门望族的子弟”?我们不得而知。至于说清华是用“庚子赔款”堆砌起来的,可能是对的,不过有个事实不容否认。八国联军也只有这么一个“美帝国主义”,还肯退还“庚子赔款”堆砌成这么一个清华学校,其余的“帝国主义者”,包括沙皇俄国在内,都把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囊括去了,不知他们拿去以后,“堆砌”成了什么东西?
从1909年开始,至辛亥革命前,清政府总共送出去三批留美学生,其中就有胡适、赵元任、竺可祯、梅贻琦等。
辛亥革命后,清华学校改制为中等科四年,高等科四年,比正规大学少了一、二年,其目的是准备派遣学生游学美国。学校隶属于外交部,校长由外交部遴派。学生是由各省按照“庚子赔款”摊派数量的比例公开考选而来。那时侯风气未开,大多数人视游学为畏途,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子弟飘洋过海去父母之邦。闻一多先生就是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的,他的老家是湖北浠水下巴河镇陈家大岭,相当闭塞,而其家庭居然指导他考入清华学校,这绝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闻一多先生有个同班同学罗努生(隆基),是“五.四”时期的学~生运~动领袖,他常常自诩,“九年清华,三赶校长”。一多先生说,“那算什么,我在清华前后各留一年,一共十年呢”!一多先生在清华的第一年,因英语不及格,留级一次,被编入了一九二一年级,最后又因“五.四”运~动再留一年,所以是十年。在清华,很少有人能住上十年的。一多先生头一年的不及格,是因为他根本没有学过英语,否则以他的聪明和用功,是绝对不会留级的。
清华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那是在1925年以后的事情了。1937年7月,抗战爆发,清华大学被迫南迁,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在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大,直至1946年才返回北京,仍恢复清华大学校名至今。
从1931--1948年,梅贻琦担任校长17年,栉风沐雨、颠沛流离,个中滋味只有校长最为心知肚明。梅校长生前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1949年以后赴台湾,在新竹继续开办“清华大学”。他一生心系学校教育,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实为古今中外校长之楷模也。
梅贻琦校长
闻一多先生在昆明
1922年时的清华学堂
“清华”西南联大领导人,从左至右:施嘉炀、潘光旦、陈岱孙、梅贻琦、吴有训、冯友兰、叶企孙
1909年清华学堂前身——“游美学务处”选派的第一批直接留美生合影
当年,曾经轰动美国朝野,总统亲自召见,致辞欢迎,勉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一些美国老太看见梳着小辫子的中国娃娃喜欢得不得了,纷纷把他们领回家中,免费提供食宿,方便孩子学习。
举报
|
分享
|
收藏
|
更多
|
楼主
回复
天涯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作者 :
雨痕20070930
时间:2008-09-30 15:50:34
能身为清华学子,应该觉得很自豪.
举报
|
收藏
|
1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博浪椎1959
时间:2011-04-25 14:54:42
http://
举报
|
收藏
|
2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博浪椎1959
时间:2011-04-26 00:12:25
凡—披缁非庸类,岂可泛常同俗辈
立志立心宜勇锐,进道进德克精励
举报
|
收藏
|
3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千杆竹
时间:2011-05-01 00:04:43
披缁非庸类,泛常同俗辈。
志心宜勇锐,道德克精励。
众独宜韬晦,光名养智慧。
劝静忘外内,圣凡拔群萃。
举报
|
收藏
|
4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小如果儿
时间:2011-05-08 17:44:13
睡得太晚
举报
|
收藏
|
5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请遵守
天涯社区公约
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加入专辑
赠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