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又名三潭映月,面积近六万平方米。三潭印月四周围是环形堤埂,岛中有湖,水面划为“田”字形,建有一座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岛上建筑精致,四时花卉扶疏,素有“水上仙子”的美称。岛南湖面上有三个石塔鼎足而立,塔高2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个小圆孔,历来就有“月光映潭,塔分为三”之说。
人们习惯把这里比作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岛,故三潭印月有“小瀛洲”之称。岛上树荫凝秀,园林艺术精雅;文化内涵蕴藉丰富,景致丰姿绰约、仪态万方,是蜚声中外著名西湖十景之一。仲秋时节,皓月当空,天上月、水中月、塔中月,与赏月人心中各有寄托的“明月”互为辉映,神思遐想,生发出多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感慨!
三潭印月园地是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积而成,周围环形堤埂筑于万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连以曲桥,东西系以柳堤。面积七公顷,俯视呈田字形,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水上园林而闻名于世。
小瀛洲“开网”“亭亭”、“迎翠”“闲放”、“我心相印”等独具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特色的亭榭楼台色彩纷呈、交相辉映;九曲石桥蜿蜒逶迤、曲折有致;粉墙漏窗空灵深远、匠心独具,透过空隙,放眼望去,但见花木扶疏,水面倒影隐隐绰绰。徜徉其间,细心观赏一步一景,独有移步换影之奇趣。
中秋月明之夜,西湖泛舟,领略“烟笼寒水月笼纱”的朦胧景色,流连忘返,顿生“今夕何夕”,不知天上人间之感。
三潭印月吸引了历代不少骚人墨客题词赞颂,节选如下:
碧玉栏边,正酒熟香温,隔墙忽逗初三月;
绿荷丛里,有珠帘画舫,携客来尝六一泉。——李瀚章
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九曲;
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残玉笛到三更。——俞樾
俞曲园从家乡浙江德清的仙潭着笔,见到三潭印月上的石桥,眼前的湖光与故乡相似。下联写三潭印月宜人的情调,秋夜凉爽,秋月皎洁,月影、塔影、云影溶成一片,更加悠扬笛声,真是今夕何夕,不知天上人间?
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
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房山。——程云俶
孤屿春回,许与梅花为伍;
寒潭秋静,邀来月影成三。——徐琪
客中客入画中画;
楼外楼看山外山。——谢光行
最喜荷花环佛界;
每量湖水问渔人。——黄倬
波上平临三塔影;
湖中浸倒一轮秋。——佚名
用“浸倒”二字,活脱脱刻画出三潭映月的特色,颇有几分禅意。
作者
:千杆竹
时间:2008-09-20 09:39:50
波上平临三塔影;湖中浸倒一轮秋
客中客入画中画,楼外楼看山外山
楼主 :春申君CSJ
时间:2010-11-10 10:24:29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