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部落

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元曲三百首》学习篇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0-17 09:07:42 点击:250240 回复:1095
脱水模式给他打赏只看楼主 阅读设置
作者 :雨中狂歌 时间:2009-12-24 12:41:02

  
  沙发了?
举报 | 收藏 | 301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4 14:00:01
  呵呵,板凳上问好:)
举报 | 收藏 | 302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4 14:01:23
  阳春曲(赠茶肆) 李德载
  
  茶烟一缕轻轻飏,
  搅动兰膏四座香,
  烹前妙手赛维扬。
  非是谎,
  下马试来尝。
举报 | 收藏 | 303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4 14:02:47
  [作者简介]李德载(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现存小令十首,均为赠茶肆的《阳春曲》。
  
  [写作背景]我国的茶文化虽不如酒文化历史悠久,但种茶饮茶之习并不晚出。虽旧本中“茶”字尚作“荼”。直到唐代“荼”才省作“茶”,但茶的地位已可略见,所以将“荼”省作“茶”,与种茶、饮茶盛行有关。自第七、八世纪以来,南北各地、上下人士都喜欢茶,唐德宗始行茶法以征税,可见茶的经济价值。唐.陆羽著《茶经》三半辈子,翔实记载茶的产、采、烹、饮,则见其时饮茶之盛。至元朝,市朝之盛也不亚于宋,茶肆极多。我们可以设想李德载生性嗜茶,经常品茗于此,很可能是应主人之请,书此十支《阳春曲》,既可清讴误宾,游戏文字,以资笑乐,又可权作广告,为之延誉,招徕茶客。我们虽不知作者身世,但沉抑下僚、郁郁失意者常有应谐杂出之作,于此亦可推见。
举报 | 收藏 | 304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4 14:03:46
  [注解]
  
  兰膏:泽兰炼成的油,可点灯。此借指茶的水色。
  
  维扬:扬州的别称。
  
  [译文]一缕缕清烟轻轻地飘飏,搅动着茶四座都是香气,烹煎的高手在扬州举世无双。这不是吹牛说谎,请下马来品尝品尝。
举报 | 收藏 | 305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5 15:02:03
  阳春曲(春景) 胡祗遹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举报 | 收藏 | 306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5 15:02:35
  [作者简介]胡祗遹(1227-1295),字绍开,一作少凯,号紫山,磁州武安(今河北磁县)人。元初名士,累官至江南浙西诸道提刑按察使。有《紫山大全集》。现存小令十一首。
  
  [写作背景]春天的景物是令人陶醉的。景物虽是客观存在,但欣赏的人却各有不同,有带着欢欣的,有满怀愁绪的……由这三首小令所渲染出的风和日丽、百花争艳、蝶逐蜂嚷的烂漫春色,我们可推测作者此时正当风华正茂、志得意满之时。
举报 | 收藏 | 307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5 15:03:11
  [注解]
  
  红雪:形容初春盛开杏花的繁茂。
  
  觉来:醒来。
  
  红雨:比喻飘落的桃花。此出自唐.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
  
  [译文]几枝初开的杏花红雪般堆在土状,点点青山如画屏一样隐现在屋上。一个春季,能有几天这样明媚、晴朗?阳春三月的景致令人陶醉,只适合醉眼朦胧地而不适合清醒地去欣赏。
  
  花虽残了,蜂儿却把它酿成了蜜,雨虽来了,燕子却借它调好了筑窝的泥。绿荫窗下,浓睡的我醒来已经很晚了。是谁把我叫起?是那窗外早晨鸣叫的黄莺。
  
  像一帘红雨飘下,那是凋谢了的桃花,十里长的柳荫,树影儿歪斜。一时间来洛阳赏花饮酒的人纷纷都告别了。春天归去了,闲坏了旧日里忙于采花的蜂蝶。
举报 | 收藏 | 308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雨中狂歌 时间:2009-12-25 19:25:13
  欣赏 问好宽
举报 | 收藏 | 309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6 14:14:02
  问好,狂歌:)
  周末愉快!
举报 | 收藏 | 310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6 14:16:01
  沉醉东风 胡祗遹
  
  渔得鱼心满意足,
  樵得樵眼笑眉舒。
  一个罢了钓竿,
  一个收了斤斧,
  林泉下偶然相遇,
  是两个不识字的渔樵士大夫。
  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举报 | 收藏 | 311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6 14:16:48
  [写作背景]原作无标题,共两首,此其二。
  
  [注解]
  
  斤斧:斤即斧头。斤,斧同义。
  
  笑加加:即笑哈哈。
  
  [译文]捕到了鱼便心满意足,砍到了柴就眼笑眉舒。一个拿起钓竿,一个收起斤斧。两个人在林下水边偶然相遇,交谈起来,原来是两个不识字的打鱼砍柴的士大夫。他们两个笑呵呵地谈今论古。
举报 | 收藏 | 312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雨中狂歌 时间:2009-12-26 17:53:44
  呵呵 这算是演说的直白吗?问好 宽
举报 | 收藏 | 313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7 14:51:59
  问好,狂歌:)
  恩,这个直白!
举报 | 收藏 | 314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7 14:53:17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卢挚
  
  雨晴云散,
  满江明月。
  风微浪息,
  扁舟一叶。
  半夜心,
  三生梦,
  万里别。
  闷倚篷窗睡些。
举报 | 收藏 | 315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7 14:54:08
  [作者简介]卢挚(约1242-1314后),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先祖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后世居河南。初为世祖侍从,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散曲与姚燧比肩,人称“姚卢”。今有李修生《卢疏斋集辑存》。现存小令一百二十一首。
  
  [写作背景]元成宗大德年间,卢挚出任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赴任途中作出此曲。鹿角,即鹿角镇,在今湖南岳阳南洞庭湖滨。记挚这次处放湖南,心情不是很愉快的,而从长江进入洞庭湖以后,又遇上了阴雨天气,这样更使诗人内心充满了愁闷和烦躁。
举报 | 收藏 | 316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7 14:54:54
  [注解]
  
  半夜心:指子夜不眠生起的愁心。
  
  三生梦:谓人的三生如梦。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
  
  [译文]骤雨过后,天色初晴,乌云散尽,满江上都是一片明洁的月光。风平浪静,一叶扁舟航行在浩淼的江上。夜深了,心里却很惆怅,想想人生如梦,亲朋久别。胸中顿生烦闷,倚着篷窗,但愿可以小睡片刻。
举报 | 收藏 | 317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8 09:39:59
  金字经(宿邯郸驿) 卢挚
  
  梦中邯郸道,
  又来走这遭。
  须不是山人索价高。
  时自嘲,虚名无处逃。
  谁惊觉,晓霜侵鬓毛。
举报 | 收藏 | 318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8 09:40:59
  [写作背景]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卢挚的官位是比较高的。平生足迹,遍及河北、西北、两湖、江浙等地。这首小令写他夜突邯郸驿舍的感触。邯郸在今河北省南部。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我们可以推定这是他第二次就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司时的作品,那里他已经六十多岁了。
举报 | 收藏 | 319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8 09:48:50
  [注解]晓霜:比喻白发。
  
  [译文]有过黄梁美梦的邯郸道,我又来到了这里。不是因为山中人索高价我才不归隐。时常嘲笑自己,实在是摆脱不了功名富贵的缘故。突然惊举,年华老去,鬓毛已斑白。
举报 | 收藏 | 320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9 11:53:19
  殿前欢 卢挚
  
  酒杯浓,
  一葫芦春色醉山翁,
  一葫芦酒压花梢重。
  随我奚童,
  葫芦干,兴不穷。
  谁人共?
  一带青山送。
  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举报 | 收藏 | 321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9 11:53:53
  [写作背景]古代文人爱酒的不少,并在诗歌中屡屡道及这位“杜康先生”。苏东坡云:“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陶渊明云:“试酌有情远,重酌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卢挚的这首散曲描写的正是这样一种“任真”的境界。
举报 | 收藏 | 322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29 11:54:25
  [注解]
  
  春色:此处指酒。宋代安定郡王用黄柑酿酒,名为“洞庭春色”。
  
  山翁:指山简,字季伦。晋时镇守襄阳,好酒,常出游,并常醉酒而归。
  
  奚童:小童仆。奚,奴仆。
  
  列子:即列御寇,战国时郑人。《庄子.逍遥游》称其能“御风而行”。
  
  [译文]酒意已浓,一葫芦酒醉倒了山翁,一葫芦酒挂在树梢上,压弯了花枝。跟着我来的小童仆,喝干了葫芦,兴致仍无穷。还有谁和我共赏同游?是那连绵不断的一带青山把我迎送。古有乘云御风的列子,我今天要学他一样乘风遨游。
举报 | 收藏 | 323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雨中狂歌 时间:2009-12-29 20:00:57
  葫芦干 兴不穷 呵呵 好酒量。
举报 | 收藏 | 324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30 10:52:31
  问好,狂歌:)
举报 | 收藏 | 325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30 10:54:23
  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卢挚
  
  江城歌吹风流,
  雨过平山,月满西楼。
  几特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
  卷朱帘齐按凉州。
  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举报 | 收藏 | 326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30 10:54:53
  [写作背景]据危素《吴文正公年谱》载:卢挚曾于大德七年(1303)七月寓扬州,与珊竹玠、贾钧等人请呈澄讲学。又吴肖像画澄有《送卢廉使还朝为翰林学士序》,称卢挚“持宪湖南,由湖南复入为翰林学士。”故知此曲作于大德七年六月作者由湖南肃政廉访使北归逗留扬州期间。
举报 | 收藏 | 327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30 10:55:32
  [注解]
  
  江城歌吹风流:扬州的歌舞、音乐是超逸美妙的。江城,即扬州。歌咏,指歌舞音乐。风流,超逸、美妙。
  
  平山:指平山堂,在扬州西北蜀岗法净寺内。北宋欧阳修为郡守时建,以其南望江南远山正与堂栏杆相平而得名。
  
  年华:时光、年岁。
  
  三生:本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平生。
  
  凉州:指唐天宝年间的乐曲,多表现边塞题材,流传极广。
  
  河汉:即银河。
  
  [译文]扬州的歌舞音乐这样超逸、美妙,正是阵雨掠过平山堂之后,月光照满了西楼。人生有多少好时光,能有几次这样朋友的聚首?三生如醉梦般过去,时间飞逝,六月里阵雨过后就已凉爽如秋。锦瑟声中,佳人频频劝酒,朱帘漫卷歌女又齐声演唱那著名的歌曲――“凉州”。曲终筵散,客人就要离去却还在逗留,高高的树木在夜风中摇曳,长空银河璀璨遥远而长久。
举报 | 收藏 | 328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31 14:06:04
  冠男姐还不来!
  新年快乐:)
举报 | 收藏 | 329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31 14:06:48
  狂歌去哪了?
  新年快乐:)
举报 | 收藏 | 330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31 14:07:44
  沉醉东风(秋景) 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
  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周不尽山,
  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
  夜静云帆月影低,
  载我在潇湘画里。
举报 | 收藏 | 331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31 14:09:00
  [写作背景]此曲作于元成宗大德初年,时卢挚在湖南宪使的任上。
举报 | 收藏 | 332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09-12-31 14:09:39
  [注解]
  
  鹜:野鸭。
  
  云帆:一片白云似的船帆。
  
  潇湘画:宋代画家宋迪曾画过八幅潇湘山水图,世称潇湘八景。历代题咏者不少。潇湘,湖南境内两条水名。湘水流至零陵县和潇水合流,世称潇湘。
  
  [译文]弯曲的枯松倒挂在悬崖绝壁上,残留的片片晚霞和孤零的野鸭在天上一齐飘飞。四周围是数不尽的青山,一无际的碧水,西风箫箫,天地间一派浓浓的秋意。静静的夜里皎洁的月影映照着高挂云帆的船儿,载着我行舟在湘江上,恍如置身在画图之中。
举报 | 收藏 | 333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1 18:16:31
  沉醉东风(闲居) 卢挚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
  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野花路畔开,
  村酒槽头榨,
  直吃的欠欠答答。
  醉了山童不劝咱,
  白发上黄花乱插。
举报 | 收藏 | 334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1 18:17:06
  [写作背景]卢挚用《沉醉东风.闲居》这个题目写的小令共三首,写的都是隐居之乐,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这首曲不一定是作者的夫子自道,它不过是一幅归隐理想的形象化图画。那种充分享受自然美景的欢乐,那种无拘无束的身心自由状态,本是久耽官场的人所向往的,更何况宦途特别险恶的元代了!
举报 | 收藏 | 335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1 18:17:37
  [注解]
  
  恰:刚才。
  
  那答:那边。
  
  槽头:酿酒的器具。
  
  欠欠答答:疯疯癫癫,痴痴呆呆。形容醉态。
  
  [译文]刚刚离开了那绿水青山,又来到了竹篱茅屋的乡村农家。野花在路边盛开,新酿的村酒香气浓烈,直喝得酩酊大醉,也不来管我,由我摘下路边的菊花,胡乱地插在白发上。
举报 | 收藏 | 336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2 14:58:19
  沉醉东风(重九) 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
  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
  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举报 | 收藏 | 337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2 14:59:20
  [写作背景]重九,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其时正当暮秋季节,天高气爽,自然景物自有其独特的佳处,然而又带点衰疯的气象。古代文人于此时此景,每生悲凉之感。卢挚的这首小令,表现的基本上也就是这样的思想感情。
举报 | 收藏 | 338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2 14:59:55
  [注解]
  
  红叶:化用唐代红叶题诗配佳偶的传说。传说大意是某宫女题诗在红叶上,投入御沟承受水流出宫外,被某士子拾得,后巧结良缘。
  
  白衣送酒:指江川刺史王弘派白衣仆人在重阳节给在篱边赏菊的陶渊明送酒事。白衣,古代官府衙役小吏着白衣。
  
  [译文]题诗在红叶上让它带着情意承受御沟的流水飘走,观赏菊花的人醉卧在歌楼上。万里长空雁影稀疏,月亮落了远山变得狭长而显清瘦,暮秋时节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景象。衰败的杨柳,寒秋的鸣蝉,天地间一片哀愁,这时节,有谁肯送酒来和我一起解忧?
举报 | 收藏 | 339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3 12:07:45
  寿阳曲(别朱帘秀) 卢挚
  
  才欢悦,早间别,
  痛煞煞好难割舍。
  画船儿载将春去也,
  空留下半江明月。
举报 | 收藏 | 340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3 12:08:21
  [写作背景]朱帘秀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女演员,《青楼集》中说她“杂剧为当今独唱独步”。当时的文人如关汉卿、卢挚、冯子振等人都与她有交往,除卢挚此首外,关汉卿有《一枝花.赠朱帘秀》之作。据卢挚此曲推测,他们俩分明有一段情缘,但最终还是分手了。可能是因为双方的社会地位相差悬殊,感情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于是含恨而别。“痛煞煞好难割舍”一句便透出了此中消息。朱帘秀亦作一曲作答。
举报 | 收藏 | 341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3 12:09:02
  [注解]
  
  早:在词句中往往有“已经”的意思。
  
  间别:离别,分手。
  
  痛煞煞:非常痛苦的样子。
  
  将:语气助词。
  
  春:春光,美好的时光。一语双关,亦暗指朱帘秀。
  
  [译文]才欢聚在一起,一刹时又要离别,心里痛苦难分又难舍。画船儿载走了你也载去了美好的春光,只空空地留下让人惆怅的半江明月。
举报 | 收藏 | 342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4 12:28:52
   落梅风 珠帘秀
  
  山无数,烟万缕。
  憔悴煞玉堂人物,
  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
  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举报 | 收藏 | 343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4 12:37:34
  [评点]:
  文人自古多相轻,惺惺相惜已属不易,倾心感念更加可贵。这首小令抒写与卢挚别后深切思念之情,恨不得投身大江的心理,见出作者挚爱之深。精炼含蓄,情真意切。
  卢疏斋:即卢挚。
  珠帘秀是元代著名女艺人,曾与卢挚、关汉卿来往。
  (摘自《元曲三百首》)
举报 | 收藏 | 344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冠男 时间:2010-01-04 19:13:02
  俺也姓卢~
  
  辛苦了,宽妹~
举报 | 收藏 | 345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5 10:11:16
  不辛苦:)
  看到冠男姐开心!
举报 | 收藏 | 346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5 10:13:05
  沉醉东风(闲居) 卢挚
  
  学邵平坡前种瓜,
  学渊明篱下栽花。
  旋凿开菡萏池,
  高竖起酴醿架。
  闷来时石鼎烹茶,
  无是无非快活煞,
  锁住了心猿意马。
举报 | 收藏 | 347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5 10:13:42
  [写作背景]这支小令是作者以《闲居》为题的[双调]沉醉东风小令三首的第三首。
举报 | 收藏 | 348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5 10:14:31
  [注解]
  
  旋:随后。
  
  菡萏:即荷花。
  
  [译文]学邵平那样在山坡前种几垄瓜,学陶潜那样在篱笆下栽几株菊花。随后挖开荷花池,又高高地起酴醿架。烦闷的时候就在石鼎里煮上茶。这种没有是非的生活真是快活极了。心里头再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
举报 | 收藏 | 349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冠男 时间:2010-01-05 12:03:17
  多么闲适自在的生活啊!心向往之~
举报 | 收藏 | 350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6 11:46:10
  问好,冠男姐:)
  我也向往~
举报 | 收藏 | 351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6 11:48:20
  蟾宫曲 卢挚
  
  沙三伴歌来嗏,
  两腿青泥,只为捞虾。
  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
  小二哥昔涎剌塔,
  碌轴上渰着个琵琶。
  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
  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举报 | 收藏 | 352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6 11:49:00
  [写作背景]厌倦城市生活的喧嚣,谙熟官场黑暗的内幕,往往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宁静恬淡的农家生活并歌咏之,这是旧时知识分子甚至高官的一种共同倾向,也是长期以来中国高级知识分子儒道互补思想的表现之一。卢挚作官一直作到翰林承旨,但其集中却有不少田园诗歌,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他写的田园诗中,这首颇有特色。
举报 | 收藏 | 353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6 11:49:36
  [注解]
  
  沙三伴歌来嗏:沙三、伴哥是元曲中经常用来称呼农村少年的名字。嗏,语尾助词。
  
  昔涎剌塔:形容水淋淋的样子。剌塔,肮脏。
  
  碌轴:即碌碡,碾子。用来碾压土地或碾脱谷料的农具。
  
  渰:即淹、浸泡。
  
  [译文]“沙三。伴哥来呀!”他们两腿带着青泥,因为刚从河里捞完虾。来到太公的庄上,在杨柳的树阴下,砸开个西瓜。小二哥浑身水淋淋地躺在碾子上,挺着肚子,像碾子上泡个琵琶。从春到夏,只是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远离尘世的是非,庄稼院的生活真是快活极啦!
举报 | 收藏 | 354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雨中狂歌 时间:2010-01-06 13:28:59
  沙三伴歌?沙三?我咋不认识呢?
举报 | 收藏 | 355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冠男 时间:2010-01-06 18:42:36
  惬意~
举报 | 收藏 | 356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7 12:26:52
  问好冠男姐和狂歌:)
举报 | 收藏 | 357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7 12:28:13
  蟾宫曲(箕山感怀) 卢挚
  
  巢由后隐者谁何?
  试屈指高人,
  却也无多。
  渔父严陵,农夫陶令,尽会婆娑。
  五柳庄瓷瓯瓦钵,
  七里滩雨笠烟蓑。
  好处如何?
  三径秋香,万古苍波。
  
  
举报 | 收藏 | 358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7 12:28:47
  [注解]
  
  箕山:在河南登封县东南,相传是唐尧时巢父、许由隐居的地方。见《高士传》。
  
  严陵:即东汉时的严光,字子陵。曾与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他不肯应诏为官,改名隐居于富春山。
  
  陶令:即东晋时的大诗人陶渊明,曾为彭泽令,因不满现实的黑暗而去职归隐。
  
  尽:任凭、只管。
  
  婆娑:原指舞姿的美好,此处引申为逍遥自在的意思。
  
  五柳庄:指陶渊明的庄园。陶渊明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自号五柳先生,并作有《五柳先生传》,所以称他的住处为五柳庄。瓷瓯瓦钵:瓯、钵都是盆盂类的容器。
  
  七里滩:在富春江上游,相传是严子陵隐居垂钓的地方。
  
  三径:指陶渊明的隐居之处。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罇。”之句。
  
  [译文]巢父、许由之后,真正的隐士有谁呢?屈指算来这样高尚的人并没有几个。当渔夫的严子陵,做农夫的淘渊明,只管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陶渊明在五柳庄上瓷瓯瓦钵生活俭朴,严子陵在七里滩前垂钓披蓑戴笠,冒着风雨烟波。若问有什么好处,他们的美名万古流芳,世世传播。
举报 | 收藏 | 359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雨中狂歌 时间:2010-01-07 17:31:15
  经纶满腹 却有不愿奴颜与异族 所以元人多隐士。
举报 | 收藏 | 360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冠男 时间:2010-01-07 18:51:50
  逍遥自在的生活倒也难得~
举报 | 收藏 | 361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8 12:55:24
  问候狂歌和冠男姐:)
举报 | 收藏 | 362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8 12:56:45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卢挚
  
  柳濛烟梨雪参差,
  犬吠柴荆,燕语茅茨。
  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
  桑柘外秋千女儿,
  髻双鸦斜插花枝,
  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举报 | 收藏 | 363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8 12:57:50
  [注解]
  
  寒食: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二天)。新野:县名,今属河南省。
  
  柴荆:柴门。用林木棍、荆条搭成的院门。
  
  茅茨:茅屋的屋顶。这里指屋檐。
  
  老瓦盆:指民间粗陋的酒器。杜甫诗《少年行》:“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枯:桑树。
  
  髻双鸦:即双丫形的发髻。
  
  转眄移时:转眼斜视多时。眄,斜视。
  
  [译文]柳树萌芽,像飘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一对白发的农家老夫妻正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举报 | 收藏 | 364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雨中狂歌 时间:2010-01-08 17:46:54
  欣赏 再次谢宽 辛苦了
举报 | 收藏 | 365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9 16:31:57
  问好,狂歌:)
  谢什么呀?我也在学习呢~
  得谢谢你和冠男姐,你们不来就我一人了~
举报 | 收藏 | 366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9 16:38:20
  凭栏人(寄证衣) 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
  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
  妾身千万难。
举报 | 收藏 | 367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9 16:38:55
  [作者简介]姚燧(1239-1314),字端甫,号牧庵,先世为柳城人,后迁居洛阳。累官至太子少傅、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工散曲,与卢挚并称于世。清人辑有《牧庵集》。散曲现存套数一套、小令二十九首。
  
  [写作背景]我国古代,战争频仍,徭役苛重。每逢在下丧乱,自然有不少人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即便恭逢“太平盛世”,又有多少征夫游子,流离异乡。他们或为谋生,或为服役,或被当权者所驱逐,不得不离乡背井,饱尝了分离的痛苦。在这种现实的土壤上,我国古代诗词中就产生了不少民间的或文人拟作的怨女、思妇的作品。姚燧这首散曲,继承了前人作品中思妇、怨女怀念征夫游子的题材,表现了相近的社会背景。
举报 | 收藏 | 368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09 16:39:37
  [注解]
  
  君衣:远行在外者冬天御寒的衣服。
  
  [译文]想给你寄冬衣,怕你不想回家,不给你寄冬衣又怕你过冬要挨冻。是寄还是不寄呢,让我特别地为难。
举报 | 收藏 | 369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冠男 时间:2010-01-09 17:48:28
  继续学习~
举报 | 收藏 | 370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0 10:50:15
  问好,冠男姐:)
举报 | 收藏 | 371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0 10:51:09
  阳春曲 姚燧
  
  笔头风月时时过,
  眼底儿曹渐渐多。
  有人问我事如何?
  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举报 | 收藏 | 372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0 10:51:48
  [写作背景]姚燧一生仁途坦坦,文名籍籍,故时而流露出志得意满的情绪。但他生活在元代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上的内部倾轧,民族关系上的隔阂与岐视,造成了多少宠辱、荣枯的变化。所以发而为诗,又有“取谤因仇恶、贪权失丐闲”的感慨和“荣悴不齐谁使尔,欲将斯理问高空”的惊惧。这说明,他宦海浮沉,已备尝了政治风波的滋味。这种感受,便成为写出有现实意义的作品的思想基础。
举报 | 收藏 | 373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0 10:52:21
  [注解]
  
  风月:指光阴岁月。
  
  儿曹:儿孙辈。
  
  人海:指人类社会。
  
  风波:喻人事的复杂和仁途的艰险。
  
  [译文]吟风咏月的笔墨生涯匆匆流过,眼底下儿孙小辈日渐增多。有人问我人事如何?人海无边的辽阔,哪一天没有风波。
举报 | 收藏 | 374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楚中浪人 时间:2010-01-10 16:59:30
  欣赏:)
举报 | 收藏 | 375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楚中浪人 时间:2010-01-10 17:00:24
  欣赏:)
举报 | 收藏 | 376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冠男 时间:2010-01-10 17:59:02
  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举报 | 收藏 | 377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雨中狂歌 时间:2010-01-10 20:23:47
  欣赏
举报 | 收藏 | 378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1 14:54:20
  问好,楚中浪人、冠男姐和狂歌:)
  谢谢支持!
举报 | 收藏 | 379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1 14:57:11
  普天乐 姚燧
  
  浙江秋,吴山夜。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寒雁来,芙蓉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
  怕离别又早离别。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举报 | 收藏 | 380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1 14:57:46
  [写作背景]姚燧这首小令,是一首离别之作。周德清将它选入《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题作“别友”。可见,当时就已脍炙人口。
举报 | 收藏 | 381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1 14:58:24
  [注解]
  
  浙江:即钱塘江。为兰溪与新安江在建德会合后经杭州入海的一段。因为通海,秋天多潮,以壮观著称。
  
  吴山:山名,也叫胥山,在今杭州市钱塘江北岸。
  
  寒雁:秋分后从塞北飞到南方来过冬的大雁。
  
  青灯:即油灯。因发光微青,故名。
  
  宁奈:忍耐。
  
  些些:即一些儿。后一个些字读(仨sa),语尾助词。
  
  [译文]钱塘江边,吴山脚下,正值清秋之夜。离愁随江奔涌去,别恨似吴山重重叠叠。北雁南来,荷花凋谢。清冷的秋雨,灯盏的青光,更增添了书斋的凄凉、寂寞,怕离别却又这么早就离别。今晚且图一醉,既然明朝终将离去,还是忍耐一些。
举报 | 收藏 | 382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2 14:17:18
  满庭芳 姚燧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
  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
  山接水茫茫渺渺,
  水连天隐隐迢迢。
  供吟啸,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举报 | 收藏 | 383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2 14:17:54
  [写作背景]姚燧[满庭芳]为二首此选其一。据曲中景象及第二首曲词亦有“帆收钓浦,烟笼浅沙,水满平湖”,可见裁定的是江南见光。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愈花甲的姚燧出为江东廉访使,先后在江南各地为官达七、八年之久,此曲词很可能作于这一时期。
举报 | 收藏 | 384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2 14:19:33
  [注解]
  
  昔人曾此:昔人曾在这里。
  
  [译文]漫天风起,卷起海浪般的波涛,昔人曾在这里饮酒赋诗志壮情豪。我到这里悠闲地登临眺望,眼前是长空寥廓,日远天高。山接着水,苍茫浩渺,水连着天,遥远朦胧。这些山水胜景只能供我赋诗吟啸,功名利禄的事情已了,快去归隐,何待老僧来招。
举报 | 收藏 | 385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雨中狂歌 时间:2010-01-12 15:15:06
  即兴和一首
  碧水苍茫接远天
  老僧把酒会诗仙
  龙宫借得天风起
  笑吟功名如云散
举报 | 收藏 | 386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冠男 时间:2010-01-12 18:22:33
  供吟啸,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举报 | 收藏 | 387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3 14:35:07
  问好狂歌和冠男姐:)
举报 | 收藏 | 388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3 14:36:47
  狂歌和得好,等会我开个贴去~
举报 | 收藏 | 389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3 14:38:36
  鹦鹉曲(山亭逸兴) 冯子振
  
  嵯峨峰顶移家住,
  是个不唧溜樵父。
  烂柯时树老无花,
  叶叶枝枝风雨。
  [幺]故人曾唤我归来,
  却道不如休去。
  指门前万叠云山,
  是不费青蚨买处。
举报 | 收藏 | 390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3 14:39:07
  [作者简介]冯子振(1257-1337后),字海粟,自号怪怪道人、瀛洲客,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官至承事郎、集贤待制。善草书。诗文曲皆工。散曲现存小令四十四首。
  
  [写作背景]大德六年(1302)冬,冯子振留寓京城,与几位朋友在酒楼听歌妇女御园秀演唱白贲的《鹦鹉曲》:“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不安排我处。”曲辞优美,旋律动人,只可惜没有人能够和韵作新辞,因为这支曲子的韵律要求很严。第二句“父”字很难下语,末句的“甚”字必须去声,“我”字又必须上声,否则,便不可唱,若勉强唱去,则吐字不真,听不清楚。在座诸公知冯公之才,便举酒索和。冯子振一时兴发,按原韵和作三十八首,即景生情,抒怀写志,登临感兴,吊古伤时,笔锋所及,顷刻成篇而不失韵律,其胸中才气,笔底波澜,为古今所罕见。此首乃发笔第一篇。另本有作者自序即可见之。
举报 | 收藏 | 391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3 14:39:37
  [注解]
  
  嵯峨:山势高峻。
  
  不唧溜:不伶俐,不精明。
  
  烂柯:据《述异记》载:晋王质入山斫柴,见二童子下棋,他一旁观看,看完一局,他的斧柄已经腐烂,他回家后才知已过一百年了。
  
  青蚨:即钱。晋干定《搜神记》,青蚨为虫名,形如蝉,生子于草叶上,若取其子,母即飞来。如用青蚨母虫的血分别涂在钱上,用其购物,所付母钱、子钱都能飞回。
  
  [译文]家搬到嵯峨的峰巅居住,是一个并不地道的山野樵夫,每日里与围棋为伍。相伴的是不开花的千年老树,风雨摧折枝叶扶疏。老朋友曾劝我再回归宦海,我说那里远远不如我这山居。你看这门前万叠青翠山峦和满空缤纷彩云,是不要花钱买的最的美的住处。
举报 | 收藏 | 392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冠男 时间:2010-01-13 18:13:58
  潇洒~
举报 | 收藏 | 393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雨中狂歌 时间:2010-01-13 19:15:23
  指门前万叠云山 是不费青蚨买处。 赞!
举报 | 收藏 | 394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4 14:52:31
  问好冠男姐和狂歌:)
  
举报 | 收藏 | 395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4 15:41:31
  鹦鹉曲(农夫渴雨) 冯子振
  
  年年牛背扶犁住,
  近日最懊恼杀农夫。
  稻苗肥恰待抽花,
  渴煞青天雷雨。
  [幺]恨残霞不近人情,
  截断玉虹南去。
  望人间三尺甘霖,
  看一片闲云起处。
举报 | 收藏 | 396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4 15:42:03
  [写作背景]此曲由农夫眼中看出,口中说出,这种设身处地,直接反映农家生活与农民的思想情绪的作品,在整个元人散曲中诚属不多,难能可贵。因诗人体察农夫生活的艰辛,理解他们的心愿,才能对他们有如此真诚的同情。
举报 | 收藏 | 397楼 | 打赏 | 评论
楼主宽兮绰兮 时间:2010-01-14 15:42:40
  [注解]
  
  扶犁住:把犁为生。住,过活,过日子。
  
  最:正。
  
  懊恼杀:非常懊恼。
  
  恰待:正要,刚要。
  
  渴煞:十分渴望。
  
  玉虹:彩虹。俗谚:“晚霞日头朝霞雨。”截断玉虹,即谓残霞无情断雨。
  
  甘霖:好雨。
  
  [译文]年复一年在牛背后耕作扶犁,近日里可使农夫懊恼之极。稻苗肥壮正等着杨花吐穗,苗都要枯死了,却是响晴的天不下一丝雨。可恨苍天不顾人们渴雨的急切心情,让残霞把要下雨的白虹冲断,云朵向南飘去。农夫们注视着那片白云,盼望能在人间降下三尺好雨。
举报 | 收藏 | 398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冠男 时间:2010-01-14 19:07:15
  农人辛苦!
举报 | 收藏 | 399楼 | 打赏 | 评论
作者 :雨中狂歌 时间:2010-01-15 11:29:39
  宽也辛苦
举报 | 收藏 | 400楼 | 打赏 | 评论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