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12月24日报道:在本月初率先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的安徽省肥西县,全面取消“以药补医”实行零差率销售的成效可谓立竿见影:治疗费用大幅下降,患者负担明显减轻。根据安徽省的部署,像肥西县一样的改革试点共有32个县区,2010年1月1日前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余三分之二地区将在6个月后全面跟进。 据调查,长期以来,由于财力所限,一些地方政府无力投入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基本实行“自收自支”政策,乡镇卫生院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药品加成。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和治疗中滥开大处方、滥用药物。因此,简单依靠行政命令取消药品销售差率或者“一刀切”的实行补贴,无法根治“看病贵”。
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以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为突破口,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明确规定: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所在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所有收支全部纳入县级国库支付中心管理体系。
目前,启动已1个月时间的安徽基层医卫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经费保障已经落实,32个试点县区的机构、人员核编工作也已完成,全面取消“以药补医”,实行零差率销售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李陈续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李陈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