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天涯部落 > 梅花三弄_2013 [我要发帖]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春运买票难不单是铁路的问题
被形容为现代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春节铁路春运开始了,与往年一样,买票难成了所有出行者的最大苦恼。 今年买票难还伴随着沿海地带受金融海啸剧烈冲击导致的失业寒潮。曾经为中国出口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劳动成本的内地打工人员承受着工厂倒闭、工作岗位不保的难题。从去年十月开始,广东地区就首先出现了民工返乡潮,自然,买票就成了热门话题。10月12日,同事的亲属因为所在玩具厂倒闭,决定结束在深圳的十多年打工生涯,举家返回四川家乡,结果等了两天才买到车票。广州火车站提前几个月进入了流量超负荷状态。 公司同事已经几年没回家过春节,今年早早就做了准备,但是因为出口定单必须在春节前完成,做为生产经理,在确定1月20日能完成生产任务后,才在10日开始电话预定回湖北武汉的火车票,结果直到15日也没定到,每天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问他定票结果,每次他都是一脸苦笑摇头。刚才聊天时他还说,实在是不想回去了,但是一想到家里年迈的父母还见过自己已经四岁的孙子,想到父母为了过一个团圆的春节已经做的各种准备,无奈之下,还是每张票多花200元从黄牛党那里买了六张票。 经过多年打工,很多年轻的打工者在深圳成家生子,也有很多人因为工作和孩子生活、学费问题不得不把孩子送回家乡父母身边,他们要忍受骨肉分离之痛,很多这样孩子的成长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社会问题。 春节回家,成了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我的家在呼伦贝尔,从深圳到呼伦贝尔单程就要4天,加上买票难,从来没奢想过可以在春节回家。春运主要是由四股潮流汇合形成,即民工潮、学生潮、探亲访友潮以及旅游潮。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针对春运火车“买票难”问题的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铁道部要开动脑筋,研究采取若干便民、利民措施,并公布于众,以化解矛盾,确保春运任务顺利完成。铁路基于现实运力与客流峰值之间难以化解的矛盾,满足各方要求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幻想。 中国改革开放促成了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深刻变革,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建设和工业化都需要大量的农村多余劳力,几亿农村富裕劳动力从内地涌到需要大量工人的沿海地区,造就了中国制造扬名世界的辉煌业绩,但是城市并没有为这些人提供安家的条件,城市化带来的城市规模膨胀,只是为城市人提供了充足的租房客,打工者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去除养家之用,根本就不敢想象买房,在深圳,政府部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的收入是工人工资的近10倍,高房价虽然已经得到遏制,但是每平米8000元以上的价格仍然使住房成了多数人遥远的梦想,从这个角度说,房价依然很高。 在深圳,普通小学生一学期的学费在1500元以上,是内地的十几倍,幼儿园收费比小学生还要高。这样的城市生活成本,逼迫着打工者家庭离散,而每年的春节回家买票难,就成了他们滴血的伤痛。虽然说深圳已经基本普及了社会保险,但针对打工人员的社会保障还是没有摆脱短期性质,覆盖面不够广,打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市民待遇依然是表面文章,不足以为这些人员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 铁道部官员说到2012年铁路运能将基本满足客运需求,能满足1亿多人短期客流高峰,就要大大增加铁路建设投入和建设速度,这同政府增加基建投资,促进内需是一致的,但是,随着中国工业化升级和改革的深入,为了解决东西部发展差距和贫富矛盾,各地都在制定发展计划,很可能,若干年后,铁路的运力过于富裕和流动性客源减少,会产生铁路建设过剩的问题。 铁路发展并不能说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城市就业的农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复杂社会问题。现在我国很多城市在实行户籍改革,如何实行普遍的市民待遇,是政府决策方向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的魄力问题,需要地方官员抵御政绩诱惑,多做战略性规划。 城市真正的为外来人员提供平等的市民待遇,提高全体国民的社会福利,让更多的人有居所、有工作岗位、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才是解决让人眩目的超级人口迁移、缓和社会矛盾的良方。因此,解决春运难不仅是铁路的问题,还是各个地方政府的问题,更是国家发展方向的问题。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