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盛夏的季节,花草茂盛,尤其是七月雨季之后,草原上长了很多蘑菇,都是草原上独有的美味。比如草原白蘑、花脸蘑等等。白蘑菌只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菌肉肥厚、质地滑嫩、郁香醇正、营养价值高,是我国北方草原盛产的“口蘑”精品,由于呼伦贝尔草原没有污染,且产量稀少,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一斤晒干的白蘑已经在千元左右了。尤其是刚刚从土壤里冒出来的蘑菇丁,菌肉厚实,而且没有大蘑菇那么多的菌虫。近年的干旱影响了蘑菇的生长,科技人员想尽了办法也无法人工培植,我想,这可能和蘑菇的生长环境的生物链条有关系。
一般情况下,城市里的人们去草原上采蘑菇都是结伴而行的。草原上的山岗都是差不多的样子,很容易迷路,所以人们都不会走的太远。白蘑和花脸蘑都是长在蘑菇圈里,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我们那里的草原上,遍布的一个一个的圆圈是怎么回事。每个圈都差不多大小,圈上的草比周围的又高又绿,第一次看到蘑菇圈的时候还以为是蒙古包留下的痕迹,太不可思议了,神奇的大自然送给草原上的人们的礼物是那么神秘。因为蘑菇圈很显眼,在山洼里能很清晰的看到山坡上的圈,在山岗上往下看就更好找了。每次雨后,尤其是雷雨天气之后,蘑菇就开始围着圈伸展出它漂亮的身姿,白蘑和白花脸当然是纯洁的白色,还有紫色花脸蘑,味道也很好。
当然,也有在草地上散乱长的蘑菇,但相比之下,人们自然愿意找蘑菇圈,不仅仅集中,而且蘑菇数量多,采过之后,记住方位,第二天来又有新的蘑菇冒出来了。
草原上的野生蘑菇味道很浓厚,可以清炒、炖鸡,也可以用来做馅料包饺子、做包子,但不管怎样做,都要先用开水焯一下,去掉土腥味。做馅料最好配青椒、五花肉,几样合在一起,味道相互衬托。
前几年回家的时候,约了几个朋友去草原采蘑菇,带了很多食品,骑着几辆摩托车,我们向草原深处进发了。离开城市的喧哗,进入草原,在草原的土路上尽情的放开速度,似乎草原也随着我们一起疯狂了,你看那风中摇曳的野花,你看草原的湛蓝天空中那翻卷着的洁白的云朵,它们都在欢迎我们呢。
差不多骑行了两个多小时,摩托车的排气管已经滚烫了,还是没有看到一个蘑菇圈,就在我们沮丧地找了个山坡休息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山沟里开满了黄色的花,我跑下山坡,哇,都是黄花菜,就象一条黄飘带一样,顺着山沟,一路向看不到头的远方。我们没有选择,只好看到什么采什么了,黄花太多了,我们只选那些花骨朵,直到把所有的容器装满才罢休。累的满头大汗,在草原上席地而坐,开怀畅饮,大声的唱着草原歌曲,那种痛快淋漓,很久没有尝试了。
如今,远在南国都市深圳,就更没有那种在天地间开怀畅饮、高声歌唱的情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