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百家饭养出纯孝义女
村里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大人说他是叫花子,姥爷说他是吃百家饭的。
“妈妈,把小邶的饭给他吃吧!”原因不明,幼小的我举着小小的饭碗。“邶邶乖乖吃饭”妈妈摸摸我的头起身给他盛了一大碗米饭。看着他吃的那么香,小时的我笑的那么开心!
一个夕阳将落的傍晚,爸爸把我抱到姥爷的屋子里,和妈妈一起出门了。没有哭闹,只是不知道这样一别竟然是八年之久。八年,在小时候的眼里是漫长无边的。哭过闹过,终究是以安静结束。八年里,也从爸爸妈妈的呵护中脱离,活脱脱的少年立在夕阳中,仿佛滤去的中间的八年,一夜长成了。
思绪始终离不开这八年的辛酸浸润:
“邶邶,来三婶家吃千层饼吧!”三婶拉着我的手去她家。
“好呀好呀,三婶,小邶要吃硬的!”我开心的说。
“好呐!”
……
“邶邶,千层饼有千层的呢!村里传说千层代表千层思念……”
“就像邶邶思念妈妈一样吗?”
“是呀!所以村中一只有吃千层饼的习俗,就是为了传达那份儿心意呀!”
——千层饼呀!就是吃了之后千万般思念自己的亲友啊!
——爸爸妈妈,邶邶吃了好多千层饼,你们知道邶邶想念你们吗?
“邶邶,来跟婶婶家去(家去:去家里)吃荷包蛋!”婶婶一脸的大方。
“嗯!”
……
“荷包蛋呀!你看看呢,就是蛋白包裹着蛋心,就像父母保护子女一样。邶邶长大要好好孝顺爸爸妈妈哦,爸爸妈妈为你读书出去挣钱很不容易呀!”
“嗯嗯,我要做蛋白,这样就可以保护爸爸妈妈了。”
“邶邶真乖!”
——爸爸妈妈就像蛋白,保护着蛋心。
——邶邶长大了要做蛋白,让爸爸妈妈做蛋心。邶邶要保护爸爸妈妈。
这样,每天在不同人家吃住,村中各家几乎每家都有去过。
“邶邶,来!二婶家今天有刚磨好的豆腐。新鲜着呢!”二婶总是温和的。
“好哇好哇!我要吃豆腐喽。”
……
“邶邶你看看这豆腐,很白的。葱花是绿的呢!做人呀,就要想这豆腐葱花一样:清清白白。”
“嗯,邶邶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白白的豆腐,青青的葱花。清清白白。
——邶邶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呢!可是,如今的我想起往昔的点滴怎么眼里涩涩的?
百家饭可以养出纯孝的女儿,这样的纯孝为什么如此苦涩。
(试传一节文字,原文来自“转角。陌路”,纯属原创,不参与利益争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