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日前民政部发布了2009年度全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指出,2009年全国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有246.8万对,比上年增加19.9万对,增长8.8%。
这一报道,触动了无数家庭的心。近来,我们赏识教育研究所的咨询电话也越来越多。婚姻类,亲子类等等,大都是在抱怨自己有多么的不幸,婚姻破碎,亲子疏远僵化,自身更是身心疲惫。我们咨询老师统计出,有65%的问题孩子都是出自于离异家庭。这一现象不得不引人深思。
绝大都数人都是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结婚殿堂。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柴米油盐的琐碎取代了当年的风花浪漫;婆家,娘家亲戚间的走访取代了两人卿卿我我的二人空间;孩子的奶粉,读书话题取代了昨日的诗词情调。于是乎,或抱怨婚姻乏味不堪,或为孩子问题头疼不已,或为公婆妯娌等各种家庭关系烦恼,不和谐之音屡屡呈现。大家都在互相指责对方,挑对方的不是。然而,我们都没意识到,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来至自己,来至我们的心态。我们都是从父母呵护中长大的孩子,一晃间,我们又成了家庭中的父母。角色的变化,我们还没来得及调整适应,在原有的思维模式中斗争,不接纳新的事务。最终,导致失衡,也就衍生了矛盾。
一段婚姻的结合,一个家庭的组成,不是简单的一对男女搭火过日子,它意味着一种责任的赋予,两个家族的链接。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我们越来越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追求理想中的幸福。然而,我们往往放大扭曲了“自我”的概念,模糊了’幸福”的意义。我们常以为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去做事情就是主权的拥有,没有约束的享受个人空间就自由,拥有自由便是幸福。而真正的自由,幸福,是身心灵和谐的一种状态,一种自然的呈现。从自身出发,延伸辐射到周边的人,终,达成一种和谐的气场。
每个家庭,都是由独立的个体组成的。但不是简单的1+1=2的物理反应。家,就像一个大容器,我们每个人是独立的元素,溶合在一起将会互相渗透,互相兼容。而后随之会带来一系列的化学蜕变。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自己的元素规律,了解自己的元素特性,将与其他的成员元素依规律结合一起迸发裂变出一种无法想象的能量。而了解自我,则是自我和谐的体现,与其他元素规律结合,便是婚姻和谐的体现。最终,新的能量就是我们婚姻和谐中诞生的新生命—亲子和谐。这正如赏识教育周弘老师所说的:生命就像一条河流,自身和谐是上游,婚姻和谐是中游,亲子和谐是下游。只有从上游开始纯净,才能保证一整条河流泉源不至。
赏识教育研究所亲子专家长期跟踪发现,家庭的不和谐,对下一代乃至下下代的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孩子长期处于一个争执,矛盾的环境中,将逐渐丧失信任感。而离异的家庭,更是让孩子对父母的爱逐渐模糊,从而导致对情感的怀疑。也为此从异性中去获取缺失的爱,就是我们常看到的现象----早恋。有的孩子则通过转移注意力,派遣内心的不安与恐慌,就出现逃学,网瘾,自残等现象。 出现问题后,许多父母则又是相互抱怨指责,使得整个家庭气场成负面恶性循环。
父母之间相互不满,相互指责,而后又是对孩子的挑剔,实质上是对自己的不满,延伸到对他人的不容忍。现代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失落,而失落又是来源于心理不平衡,归根结底是因为攀比造成。那么如何才能让这日复一日的婚姻过得风声水起,家务琐碎而又不乏滋味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智慧,科学的爱。学会赏识家人,赏识婚姻。家庭想要和谐,夫妻想要和谐,需要先让自身和谐。放下对自己的不满,不自卑,不狂妄,完全的接纳自己,眼朝下看,聚集能量。那样才能发现他人的优点,接纳他人的不同。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赏识心态-------即,你把目光聚焦好的地方,善于发现他人的美好,及时肯定他人的优点,尊重,欣赏的眼光去对待人和事。
赏识教育的周弘老师提出,婚姻美满,只有做到四个字。“疼,乖,服,娇”。拓开来讲,就是,丈夫,在家庭中有着双重身份,既是父亲的延续,又是儿子的替代。那么,男人则需要像父亲般给于妻子安全感,也就是“疼爱妻子”。而后呢,又要满足女性母爱的天性,做个“乖儿子”。同样,妻子也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女儿的再现,又是母亲的转化。在生活中,给于照顾与呵护,像母亲般关爱孩子,又能像小女孩那样,崇拜,敬仰丈夫。对“佩服”就是一种赏识肯定。适当的时候,再像小女孩那样撒撒娇。这样满足两种身份的需要,婚姻才会在平衡中稳定发展。
许多参加过赏识教育家庭和谐班的家长,回到生活中,学着用赏识的心态,赏识的眼光对待家人,对待身边的事务,结果出现一个又一个奇迹。争执变少了,孩子听话了。其根本的奥妙就是赏识理念符合了人性的需求----人来到世间,就是来享受关爱,赢取认可与尊重。
试问,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学会爱自己,赏识自己,赏识他人,我们的婚姻还会出现那么多危机吗?如果在每个家庭中,充满尊重,信任,理解,我们的孩子还会离家出走,还会去网络中寻求刺激吗?
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让我们共筑美好婚姻,拥有幸福。珍惜生命,珍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