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点坏事也比无聊透顶要好
前天自治大会,在议事环节,我:“今天看到平说好无聊,又看到睿说好无聊,你们两人都感到无聊,可以一起找点事啊,哪怕干点坏事也比超级无聊要好。” 平接着话说:“那我把菜园的菜全拔了”。 “全拔了,行,不过我可以起诉你给我赔偿”。“那我不拔”。
昨天在晚餐前,我正在试验洗游泳池,听到平说:“干点坏事也比无聊强,我们来玩这个吧”。 一会儿厨师跑过去,很严肃地对他们说:“水渠的水溢到操场上去了,快别干了。” 原来平和睿在水渠玩关闸蓄水,然后放水看着水猛冲的样子好玩儿。
学校的厨师就是学校附近的村民,因为她的听力有点问题,我很少用学校的一些东西来要求她,不过她昨天禁止平玩水这句话倒说得挺好。
有时候,孩子偶尔干点坏事,大人喜欢给孩子戴上一顶大帽子,而不是就事论事。 厨师说水溢到了操场上了,清晰地说出了不能做的原因,这样就不会影响孩子今后干“坏事”的热情。 如果厨师说:“嗨,看看你们干的好事! 有时间干什么事不好,偏偏干这种坏事”,这样评价的次数多了,我估计像睿这样的温柔孩子就会更宁愿无聊,而不是去干点什么,当然平不会。
当然平和睿已算是大孩子了,如果是小一点的孩子,厨师昨天的说话还可以更详细一点,例如这么说:“快别干了,水渠的水溢到操场上去了,操场上许多水,人走路容易摔跤”。 - 当然,其实并不容易摔跤,我编的这点理由并不好。
其实水渠的水偶尔溢到操场上去,并无大碍,也就是并不影响什么,如果我是厨师,昨天的事我不会说什么,除非每天都有水溢到操场去 - 水一直在操场上,会容易滋生细菌,这才是真实的。
水溢到操场上,也只是一个客观的情况,但为什么水溢到操场就不能干了? 如果孩子太小,他们是不能明白为什么的,这样同一句话,对大孩子ok,但对小孩子却是一种权威命令,如果大人一直是这种模式这会束缚他们今后行事。
如果孩子做了什么事,大人需要立马禁止,一定要说清详细的真实的原因,不能耍权威地禁止了事,更不能给孩子扣上一顶帽子 - 这对于乖孩子,是很大的打击,一点都不能小视这件事。
(*微信订阅公众号:皮蛋老师 *个人微信号: precom *微博: weibo.com/precom 博客: blog.sina.com.cn/precom )
*覃山学校是一所实践“夏山+杜威”的微型理念学校,我们提倡“按照孩子自己的节奏来生活、学习、工作”。
*“好好玩幼儿园”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我们的幼儿园就是要让:幼儿好好地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