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部落

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部落图书馆]康有玺文集:《人,信仰地栖居》

楼主:镭射A 时间:2008-09-04 17:34:24 点击:1729 回复:8
脱水模式给他打赏只看楼主 阅读设置
  目录
  
  改装换束后的奴役者
  给予的力量
  渴望回归的灵魂
  石头和和平
  水和源的故事
  乌鸦的智慧
  主啊!为此我赞美你
楼主镭射A 时间:2008-09-04 17:35:00
  改装换束后的奴役者
  
  康有玺
  
  现在提起奴隶一词,我们只是在一些专著和教科书中才能看到,似乎奴隶随着在一百五十年前奴隶制度的被废除而已经销声匿迹了,《古兰经》中帮助“无力赎身者”的教义在当今的文明人中间似乎已经作为胜利的匾额高高挂起了,但实际上人们是否真正的放弃了奴役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呢?
  
  随着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意识到会有很多人非常惊讶,但现在的奴役者正在以贩卖人口、性奴役、童工奴役、家庭奴役、国家强权主义和话语霸权等各种方式奴役着自己的同类。这些现象在所谓的发达国家和非发达国家,无不存在。
  
  记得九六年我看过一部记录一个女佣如何逃离雇主的电视片子,片中主要叙述的是一位外交官如何役使女佣,以及女佣如何逃离外交官一家的控制的经过。这件事发生在以人权标榜自己的法国,所以留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接着法国快报周刊的记者成立了一个反奴隶制委员会,短短的几年内就揭发三百多宗,涉及到各个行业,使得现代奴役这一鲜为人知的罪恶现象被揭示于所谓的二十一世纪文明人的面前!
  
  现象的存在揭示着人性的另一面:恶的本质,即在任何时候,人都有奴役他人的意识。《古兰经》里通过人祖阿丹和伊卜利斯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人奴役他人的本质。伊卜利斯之所以不和人祖和解的借口是:他认为自己比人祖高贵优越。在伊卜利斯的眼中,人不是人,至多是物而已。这样就把自己对他人的奴役变为合理的借口。
  
  成千上万的人在雇主家里或公司等单位遭到奴役,他们每天工作多达十几个小时,没有工资,没有休假,没有身份,因此没有自由,有时他们还会遭到强奸或肉体折磨。《古兰经》里提出的帮助“无力赎身者”的教义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我们首先必须了解这一教义的前提是建基于“天课”的教义之上。
  
  “天课”是阿拉伯语“Zakat” 一词的意译,和“Tazkiyah”同为一个词根,意为净化和澄清。该词包含精神的净化和物质的净化。我们一般都是从物质的意义上来理解和实践“天课”教义的,比如我们可能会拿出自己百分之二点五的财物给予需要的人。但我们很少注意“天课”教义的精神层面,即必须随时净化自己的灵魂。因为我们可能没有在肉体上奴役过他人,但我们的心灵中未必就没有奴役他人的意识,这种意识非常隐秘,很多时候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也就是使者为什么要说:“最大的圣战就是战胜自己”的意思。
  
  当我们把帮助“无力赎身者”教义放在“天课”教义下来理解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明白,释放他人和自己是一个长期行为,只要是人类存在一天,就必须随时净化自己对他人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奴役。今天流行的很多观念,以及无孔不入的媒体无不对人进行着可怕的奴役和误导。作为穆斯林,决不可忽视奴役意识和行为,无论是来自自己的和他人的。我们决不要以为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就没有奴役行为了。帮助“无力赎身者”的禁令当长鸣于我们的心中。
  
  2001-7-5
  
  于美国尤金
楼主镭射A 时间:2008-09-04 17:37:00
  给予的力量
  
  康有玺
  
  记得曾读过一个有关给予的故事,非常感人,所以久久的萦绕在脑际,回荡在心间,也使得我对于天课和施舍有了新的体验和认识。每一次回味,都会使得我干渴的灵魂受益一次,使得孤旅中疲惫的心再次得到一丝安慰和鼓励。故事的情节大致如下:有一个名叫卡尔的人,在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他的哥哥送给了他一辆漂亮的轿车作为新年礼物。新年的前一天,他从办公室出来时,发现有一个小孩非常兴奋地绕着他的新车转来转去,看个不够,仿佛那辆漂亮的轿车是他的似的。
  
  就在卡尔看着小孩羡慕的眼神时,小孩抬起头来问他道:“先生,这个漂亮的汽车是你的吗?”卡尔回答道:“是啊,是我哥哥送给我的新年礼物。”小孩眼睛里闪着明亮的光芒,说道:“你是说,你不用花一分钱就得到了这部漂亮的汽车?!”卡尔肯定的点了点头。小孩兴奋的说道:“哇!我也希望……。”
  
  卡尔听到小孩的话后,以为小孩也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也就可以得到一部漂亮的汽车了,这时小孩继续说道:“我希望自己也能当一位这样的哥哥。”卡尔听后即惊讶又激动,他看着小孩问道:“想坐我的车去兜风吗?”小孩惊喜的答应了。
  
  逛了几圈后,小孩转身对卡尔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去?”卡尔微笑着说:“可以。”卡尔心想,小孩想让家人和邻居知道,他坐的多么漂亮的车回家了啊。到了他家门口附近,小孩又问:“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停在门口那两个台阶跟前?”“可以。”卡尔说。车停好后,小孩就跳下车快速跑进了房间。一会儿,他又出来了。出乎卡尔预料的是,小孩扶着因患了小儿麻痹症而跛脚的弟弟出来了。他让弟弟坐在台阶上,摸着那辆漂亮的汽车对弟弟说道:“瞧!很漂亮,是不是?就像我在楼上给你讲的。是他哥哥送给他的,不要一分钱。将来我长大了,也送你一部同样漂亮的车,这样你就会看到我一直给你讲的购物中心里那些漂亮的节日礼物了。”
  
  卡尔听得感动的泪流满面,他下来把那位小弟弟抱到车的前坐上,他的哥哥高兴的手舞足蹈,也随着爬到车上,于是三个人就开始了愉快的假期之旅。也就是那次节日,卡尔终于明白了施舍比接受更令人愉快。这使得我也想起了使者对于他的门弟子哈基姆·本·希扎姆的教诲,哈基姆·本·希扎姆说:我曾向使者索要东西,使者给了我。我又向他索要,他又给了我,我在第三次向使者索要时,使者也给了我,但说:“哈基姆啊!财物是绿翠、甘美之物。对知足而取者是吉祥,对贪婪而取者是晦气,这种人如同食而不饱的人一样。给予之手强于索要之手。”我当即说道:“使者啊!以凭真理而差遣你的主发誓,从此以后,直至去世,我决不再向任何人索要东西!”(布:2750)
  
  2002-1-25
  
  于美国尤金
楼主镭射A 时间:2008-09-04 17:38:00
  渴望回归的灵魂
  
  
  我循着我的脚印/找寻你
  
  泪水/淹没了渴望的灵魂
  
  我/一直用灵魂的望远镜
  
  探询着/希望穿越黑暗的深渊
  
  目睹/远在天边近在咫尺的
  
  你
  
  我们不是有约在先吗/为何
  
  遭受千般的痛苦万般的煎熬/肉体和灵魂
  
  仍不得目睹你的容颜
  
  水中的火仍在燃烧/树梢上的风仍在呼啸
  
  天使已经鼓动双翼/宇宙风已经刮起
  
  难道/这些还不能令你满足
  
  2002-2-3 23:47
  
  于尤金
楼主镭射A 时间:2008-09-04 17:39:00
  石头和和平
  
  康有玺
  
  有些事件从当时发生的情况来看,确实属于偶然。正因为偶然,后来的我们也从中窥见了它的必然性,这就是伊斯兰所说的神意。和平可以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和追求,在人类历史上关于如何去创造和平,每一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视角。伊斯兰所给出的答案则是“真主不喜欢侵略者”。所以,从先知的生平中,我们发现只要有一点点和平解决的可能性,使者决不采取武力,但当正义遭到践踏,生命受到涂炭时,先知才站起来进行自卫,这被称作吉哈德。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遭到十年的恐怖迫害、杀戮和放逐后,先知容许追随者起来自卫的原因。
  
  我曾经看过先知穆罕默德的几本言论集和传记,书里不约而同的都记载了先知幼儿时的一件事。这件事不仅显示了先知的人格魅力和睿智,更重要的则是为人类奠定了和平的基础。
  
  故事的情节大致如下:
  
  天房被季雨冲毁,古莱氏部族决定在高地上重建天房,而恰恰瓦立德·本·穆爱热从约旦河的一艘失事的船只上得到了一些木板,他就把那些木板运了回来,同时带来了一名罗马石匠巴昆。
  
  不同的部落都在天房里占有一角之位,大家都有重建的权利。到安放黑石时,每个部落都希望自己部落独自占有安放黑石的荣誉,为此甚至到了拔剑相向的地步。大家都把手指插入有血的碗中,表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惜流血。如此僵持了四天,到第五天,古莱氏部族中的一位长者提出解决的办法:按神意来决定由哪个部族独享这个荣誉。他建议无论是谁明天早上第一个走进天房,他将拥有仲裁权,而且任何人都必须接受。
  
  于是,各部族的首领就都彻夜守在天房,等待第二天的裁决。第二天早上天还没有亮,人们就发现远处有一个小黑点影影绰绰地走近了过来。人们都急着想知道这个来的人是谁。谁也没有想到,等那个小黑影走近后,人们才发现竟然是孤儿穆罕默德。他的到来是如此的偶然,以至于大家都相顾愕然。事情就这样交到一个儿童的手里。为了和平、为了满足各方、为了不要留下怨恨和仇杀,他给出了一个富有成效的解决方案。他在地上铺展一块白布,而后把黑石放在布上面,接着,他邀请各个部落的首领一块儿举起布,再把黑石放在该放的位置。当大家按他的建议举起白布后,他就举起那块黑石放在恰当的一个位置上。
  
  就这样,一场血战被化为乌有。因着先知的爱和智慧,每个部落享受到了和平的恩典。这一偶然的事件预示着他在未来将要接受伟大的使命,为了人类的和平和至福,他举起了和平之石。
楼主镭射A 时间:2008-09-04 17:40:00
  水和源的故事
  
  康有玺
  
  引子
  
  你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我是从你中流出的小溪;
  
  你划清了彼此的界线,又在分水岭前把我召唤。
  
  ——伊戈巴尔
  
  源为了让水有所经历,就鼓励水去游历游历,在一番劝说后,水终于答应去外面看看。当水告别源的时候很是忧伤。忧伤自己与源离别后是否能返回来;忧伤自己在外面游历的时候是否会遭遇到一些不测;忧伤自己在一番游历后是否会变质。总之,对于自己未知的一切,总是有所不安。
  
  1
  
  终于那不详的告别时刻到了,源说:去吧,你会经过很多很多地方,你自身也会发生很多变化。但是,请别忧伤,我的祝福随时会莅临你。在你漂流的过程中,你将会能够深刻的认识自己,更清楚的知道我在哪里,你会回来的。
  
  水的心情很复杂,它带着忧伤和希望出发了,它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但它知道源的许诺是真实的,这就是它为什么出发的原因。
  
  从未到过外界的水,不知外面有多大,都有些什么。当它流经一个非常高大的物体时,这才发现原来外面还有比自己高大的东西,登时那目空一切的心态收敛了一些,这就是为什么水后来显得那么深沉的原因。在得知那个物体叫做山后,为了表示自己的恭敬,就绕道而行。当然山也为了让水流的更顺利些,就把自己变成或峰或岭或壑。为了表示自己的感谢,水就变成或湍急或柔和或宽或窄的不同的美丽瀑布,来妆饰大山。
  
  2
  
  就在这个过程中,时间已经悄悄的从热天慢慢的变为冷天,水之所以意识到这一变化,是因为自己的身体渐渐的变得冷了起来,但它也没有在意,它以为这是劳动的原因。可是没有过多久,自己渐渐的变得坚硬了起来,而且更令它不安的是,自己不再流动了,它不知该怎么办。水很伤心,它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自己不再是自己了。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悄悄的耳语道:不要担心,这是你存在的另外一种状态,当细心体察你自己,不要因忧伤而忘了你自己和自己的使命。
  
  3
  
  水闻听后一惊,是的,自己只顾忧伤,而忘了自身和自身的使命。这时,它才仔细的留意起自己来了,它发现自己坚硬无比,而且全身剔透明亮。它不仅为自己的明澈而惊叹,而且也为自己能变得这么坚硬而不解。它想自己变成这样后,总该有个名字吧,它就根据自身的通体透明和坚硬命名自己为冰。他想自己动的时候,尽管柔弱,但可以穿山。经过一番奔波后,现在变成静的了,正好可以借此休息休息,等积蓄足够的力量后,再进行下一轮流动工作。可是如何使得自己再动了起来呢?它不得而知,它只有把自己交给心中的那个信念了。
  
  4
  
  等待就这样持续着。就这样,又一个热天慢慢的来临了,突然有一天水发现自己动了起来,尽管自己还没有完全的动了起来,它也为自己能动高兴不已。它发现自己之所以能动,是与太阳有关系的,为了表示对太阳的感谢,它用自己的一部分化作彩虹,送给太阳,使得太阳更加美丽动人。渐渐的,自己越流越多,越流越快。无意中,它又有点留恋自己是冰的状态,毕竟在这种状态下,自己学会了信托,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等待,也学会了如何积蓄力量。
  
  5
  
  流动给自己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尽管一些未知令自己不安。所以,在经过一些事情后,它现在渐渐明白,流动就是自己的本质,这可能是源为什么坚持要让自己游历的原因了,即使不是全部。想到此,自己的信心倍增。不管未来的命运如何,我一定要坚持流动,我要把流动变为对源的赞美和崇拜。它一面想着,一面向前奔流着。这时,它看见一个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地方,不知是什么,它想这下我可有施展能力的地方了,所以它尽力向前冲了过去。
  
  6
  
  它正奔流的高兴,突然发现自己消失了,这下它可吓得不知所措。就是在自己结成冰后,也没有如此恐惧过,至少那是一种存在,可是现在自己却消失了。它用了很长的时间,想了各种办法,但始终冲不出去。后来,它得知这种地方叫沙漠。到现在,它都有点怨恨源了,如果流动是我的本质,那为什么还要我消失呢,这个问题从它的意识中突逐地冒了出来,都令自己不能相信。
  
  这时,神秘的声音又耳语道:你必须先死而后生,方能横过沙漠。
  
  7
  
  先死而后生,这是多么奇怪的一个说法呀,死了以后如何再次获得新生呢?水怎么想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突然它想起了源曾告诉它的一粒种子的故事,记得当时源说:一粒种子撒在地里,生出七个穗儿,一个穗儿又结出百粒种子。是啊!自己怎么就忘了这个故事呢!从表面上看,那粒种子死了,实际上它死而复生,反而得到百倍的种子。这时,一丝亮光从它的顶部慢慢的参透到了它的全身,它明白了,它非常感谢源在这生死关头给予自己的启示,就毫无保留的把自己交了出去,太阳带着自己曾赠送的礼物彩虹柔美无限的照着自己,随着一阵阵热浪自己也升腾了起来,就在这时一阵和煦的风温柔的携带者自己向前飘去,当到目的地时自己就告别风后下来又汇集成水向前流去。为了纪念和感恩,水升腾时在原地留下了一个湖泊,供各种鸟兽饮用和生息。
  
  8
  
  水回来了,回到了它阔别已久的源的怀抱,它把一路之上的所有际遇皆化为赞美,奉献于源的脚下。它感谢源给了它这样的机会,让自己不仅认识了自己的本质,而且还了解了自己的各种存在状态。每种状态都是一种赞美,一种认知,生命因此获得了丰盛,所以,为了表示对源的无限赞美和感恩,水决定终生流动,生生不息。
楼主镭射A 时间:2008-09-04 17:41:00
  乌鸦的智慧
  
  康有玺
  
  
  
  从我住的地方到清真寺没有多远,但要拐过几个路口,沿着小河走上一段。小河在乱石碧草间淙淙流淌,构筑成各种水禽的家园。鸳鸯成双成对地嬉戏,呆头呆脑的海狸鼠在草丛间磨磨蹭蹭地觅食,一听到什么动静,先是抬起脑袋愣怔半天,而后象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忙不迭地跃入水中藏起来。不时有天鹅翩翩飞来,站在河岸上不厌其烦地整理她们的羽裳。没有人打扰它们的生息,它们安闲地游来踱去,啄食着路人不时撒给它们的面包渣。
  
  放眼望去,环绕着幢幢优雅的木头房子的,是各种各样美丽的树。这里的树大半都开花,形状不一,但颜色都天然可人。还有一种树,在冬天通身翠绿,进入夏天后则变得一抹红,颇为奇特。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那些穿梭于树丛间不怕人的小动物,你向它打呼哨,它掉过头来瞪上你两眼,而后慢悠悠地走入树丛。尤其是那些小松鼠,翘着大尾巴窜上窜下,不时还立起身子,抬起前爪,宛如人抬手作礼拜的样子。
  
  梢头偶尔也有乌鸦停留。这些“黑客”,常常昂首阔步地在草丛间巡视,遇到吃的毫不犹豫。有一次在去清真寺的路上,我看到远处有一只乌鸦,嘴里叼着一个东西,飞到马路的上空时,嘴里的东西忽然掉了下来。它飞下来,用嘴叼起那个东西,再朝上飞,可没想到刚到半空中,那个东西又掉了下来。于是,乌鸦再叼,再掉,再叼,再掉,如此在马路上反复了好多次。我不禁暗笑乌鸦的愚蠢,心想:可怜的乌鸦!一只虫子,干脆在马路上几口吃掉不就得了?何苦还要如此费劲地搬到什么地方去吃呢?这样想着,慢慢的走近了乌鸦。令我特别惊讶的是,我发现乌鸦叼的原来不是一只虫子,而是一只从核桃树上弄来的核桃。想来乌鸦可能啄不开坚硬的核桃壳,就想了一个办法:飞到高空,扔下核桃,摔碎后再吃里面的核桃仁。
  
  我看清楚后,不仅因自己刚才对乌鸦的嘲笑感到羞愧,而且为乌鸦求生存的智能所叹服。我顿然想起了《古兰经》中的一句话:“大地上的动物,没有一个不是由主担负其给养的,没有一个不是主知道其住所和储藏的。”(《古兰经》11:6)人由于习惯了自己的知识,往往忽视了周围其它动物的智能,而它们恰恰也是主在大地上的迹象之一。这使得我又想起了小时候听过的一个故事:乌鸦在干渴时发现了半瓶子水,但是水很浅,乌鸦的嘴根本吸不到,于是它想了个办法,叼来了一些小石子,把他们一个个装进瓶子里,于是水面升到了瓶口,乌鸦喝到了水。同时我也想起了人祖亚当的两个儿子的故事:一个被另一个杀死后,竟不知如何处置自己兄弟的尸体,这时,仍然是乌鸦来教会那位凶手的!实际上,面对主赋予自然界万物的智能时,人类的智能是何等的有限!竟然要宣布征服自然,到头来除了破坏自然外,连自己的生存空间也搞得一塌糊涂!到何时人类才真正顺从主命,负起真正管理者的责任呢?!
  
  这样想着,一路到了清真寺。
作者 :我是周星痴 时间:2008-09-05 09:26:00
  老雷,你不是走火入魔了吧,如果是的话赶紧去看看医生吧,要不变成神棍可不值当。
作者 :寻F寻觅 时间:2011-07-18 22:49:00
  色蓝   我可以认识你吗?我是甘肃的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