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四起看中亚
文:海天徜徉
俄罗斯车臣分-裂恐怖组织匪-首的乌玛洛夫终于承认了3月29日造成39人死亡的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出自其手,这对俄罗斯当前的梅德韦杰夫——普京体制投下了一颗震撼弹。而这次的爆炸案,还引爆了俄罗斯内部“潜伏”已久的焦虑,尤其是面对美国与北约的态度。有些人马上反映这又是一批亲西方以及由西方资助下的恐怖分子企图干预俄罗斯内政,同时,另有人认为这反而是深化俄罗斯与北约进行各方面交流的好时机,除合作反恐之外,还包括了遏止阿富汗毒品走私、因应-中国崛起与能源安全等问题。
正当俄罗斯人还沉浸在莫斯科地铁大爆炸的悲情时,中亚与中国新-疆接壤的吉尔吉斯斯坦也突然于本周发生动-乱,4月8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被以奥托巴耶娃为首的吉联合反对派组织下奋起的比什凯克群众以“街头-革命”的方式赶下了台,吉国总理乌谢诺夫也已宣布内阁总辞,局势的最新发展是巴基耶夫已逃至其大本营、该国南部城市奥什,试图与反对派奥托巴耶娃组织的为期6个月的临时政府对抗。由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变局可能引发地区动荡,邻国乌兹别克斯坦已对吉尔吉斯关闭边界。
苏联解体之后,新独立的中亚山国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西方式民主体制,但是吉尔吉斯国小民贫,南北地区矛盾激烈,封建传统浓厚,却严重缺乏民主法治传统,这导致了该国的民主发展举步维艰。2005年,当时以巴基耶夫和奥托巴耶娃为首的吉尔吉斯联合反对派通过“街头-革命”推翻了日益腐败和独裁的总统阿卡耶夫,随后巴基耶夫上台成为新总统。但短短五年之后,打着“反贪腐”旗号上台的巴基耶夫政权重蹈覆辙,同样走向了家族统治和腐败之路,于是,当年的“革命-战友”分道扬镳,以奥托巴耶娃为首的新的吉尔吉斯反对派再次发动首都比什凯克群众走上-街头,以“暴-动”的方式将总统巴基耶夫赶下了台,吉尔吉斯人似乎别无选择,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走上街头,在街头江湖挥拳喋血。
这或许就是吉尔吉斯斯坦乃至中亚民粹式民主的独特游戏规则。群众不同的诉求,都要透过“武斗”的方式来解决,要在街头江湖的沸腾中,来解决本来应该在民主权力殿堂中冷静解决的问题。到了街头,群众就像集体吃了药性猛烈的过期春药一样,亢奋莫名,从江湖冲向殿堂。
只可惜吉尔吉斯斯坦辛苦建立的民主,选票,宪政,都成了恼人的春梦一场,消散在春寒料峭的比什凯克街头。
此外,吉尔吉斯斯坦的这次暴-动,还再度挑起俄美关系敏感的神经,因为,吉尔吉斯斯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美国与俄罗斯在吉尔吉斯都有军事基地,美国其实一直利用位于吉尔吉斯的玛纳斯军事基地运送补给给驻阿富汗美军的基地,这一点让俄罗斯颇为感冒。2009年吉尔吉斯总统巴基耶夫曾表示,将于收到俄罗斯入帐的20亿美元援助后关闭美国军事基地,但当美国表示提高3倍租金之后,曾在俄罗斯接受教育的巴基耶夫立刻转向,对俄罗斯翻脸,莫斯科被狠狠地赏了一个大耳光。
当前还没有任何证据指向莫斯科煽-动这起“街头-革命”,但许多分析家都认为与俄罗斯总理普京关系良好的吉尔吉斯联合反对派首领奥托巴耶娃执政,会与俄罗斯关系改善关系,这部分原因也是由于2009年后在巴基耶夫背后撑腰的美国坐视吉尔吉斯当局-贪-腐成风。
如今,中亚地区的“火-药-库”,从高加索一路蔓延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天山山麓,美俄的中亚角逐已经紧邻我国新-疆西侧、国界线长达1100多公里的吉尔吉斯,而吉尔吉斯一直是“疆-独”势力的大-本-营,北京未来将如何因应这一块充满不确定性的中亚地缘政治,既事关我国西部边疆的稳定,也牵动中美俄中三大国间的关系和国际反恐行动,影响将至为深远。
海天徜徉
写于2010年4月8日10:45
吉尔吉斯的第二次“郁金香-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