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推翻“新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再解放
我们先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曾经把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予以推翻。但中华民族并没有真正站起来,因制度文明的缺失,导致现今教育、住房、医疗这“新三座大山”越长越高越大,压得我们没有喘息之机。“教育把父母逼疯,住房把钱包掏空,医疗把生命送终”,“医改改得看不起病,教改改得上不起学,房改改得买不起房”,是老百姓对“新三座大山”的形象写照。
“民为邦本,本固帮宁”。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主权在民。无论是“民族、民权、民生”的老三民主义,还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所系”的新三民主义。都得面对现实,都得以百姓福祉为依归,都要用事实说话。那么请看当下现实:
中国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平均花费为1万4914元人民币,约等于5个农民的年均总收入。对农民和城市普通家庭来说,最痛苦的事情竟是孩子考上了大学。一张让人羡慕的大学入学通知,竟然逼得考生跳楼父母自杀,这是何世道?居高不下的高校高收费,令贫困家庭不堪重负。据统计,高校收费平均十年上涨了10倍,从支付能力看,中国现阶段大学支出是世界最高的3倍以上。为完成学业,有提前预售自己而“典身”求学的,有节衣缩食去打零工的,还有女生出卖肉体搞起来援助交际。这种高学费阻断了万千贫寒学子的上升之路,进而有可能形成阶层固化的“断裂社会”。那么政府有何担当?听,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2005年8月份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向高学费猛烈开火,公开点名批评了8个省市对国家助学贷款不重视。但愿我们的“人民公仆”无论在朝在野,都能为生民请命而心忧百姓。
中国商品房的空置率是美国的4倍、香港的8倍、国际警戒线的2.5倍,然而房价依然持续猛涨。一边是1亿多平方米的商品房白白空置,一边是大量迫切需要住房的居民买不起房子,而开发商仍在到处圈地盖房。可笑?可恨?不,这是无耻!不法房地产商官商勾结,一方面压低地价置农民死活而不顾,一方面榨干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血汗,大量制造患“还贷病”的“房奴”。其实,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居民的住房自有率也仅为50%左右。例如,美国的住房自有率为65.5%,英国56%,瑞典为42%,其余家庭靠租房入住,政府只是对低收入者提供含有房租补贴的廉租屋。法国人的租房比例高达50%,而瑞士更有70%的居民是租房。一些欧美国家租房比率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廉租房制度完善,中低收入人群住房有保障。然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我国的住房自有率是82%,这是百姓的无奈,是不法房地产商人的推波助澜,也是地方政府对财富的掠夺,更是中央政府的责任缺失。
在2006年2月18日召开的“中国医院协会报告会”上,卫生部部长高强谈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状况。2003年,卫生部进行了第三次全国卫生医疗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由1993年的36.4%上升到48.9%;患者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高达29.6%;在住院患者中,主动提出提前出院的比例为43.3%,其中六成以上是因为支付不起相关费用而提前出院的;农民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更是从1998年的63.7%上升到75.4%;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占全部贫困农民的比例上升到33.4%;在西部地区农村,62%的患者因为经济困难应治疗而没有治疗,75.1%的患者还没有治愈就要求提前出院。“这些数字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了城乡居民的就医困难。”高强说。而民间的声音则是“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救护车一响,一头牛白养”、“一进医院,倾家荡产”、“一病返回解放前”,“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有钱”,老百姓畏病到了病入膏肓。“医改给你提前送终”,折射出老百姓对医改的深痛感悟。当前医疗体制没有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反而加重了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了当今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非常普遍的现象。医疗体制的商业化、医疗市场化,导致医生看钱不看病,把贫困弱势群体逼上了“梁山”,把病患治疗到家破人亡。
教育、住房和医疗的高学费、高房价和高医疗费,这‘三高’的“新三座大山”不除,中华民族永无出头之日。 这“新三座大山”不仅让平民百姓苦不堪言,也让有钱的人忐忑不安。“望子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上学难”而没有整体解决方案,谁不攒钱留作子女上大学;“我想有个家”,安居才乐业!“房价高”而没有住房制度安排,谁不借钱买个安乐窝;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健康是最大的财富!“看病贵”而没有社会保障,谁还不把自己的“钱袋子”给捂得严严实实。如此,老百姓哪敢放心大胆的去消费,那么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马车”如何不步履蹒跚。
不推翻这“新三座大山”,中华民族无法得到再次解放,中国难以培养出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各学科专家、哲学家和大企业家,炎黄子孙无法为人类做出更多贡献。试想一个出身微寒的农家学子好不容易勒紧裤腰带靠贷款念完大学,毕业哪有不去辛苦赚钱还贷和报答父母的,何况工作还不是一下子能找的到。如此,哪怕是天之骄子和国之栋梁,哪能把青春年少用在思考、探索和发明创造上。然而,有梦想有激情的年轻人不成为创新人才,创新型国家从何而来?不推翻这“新三座大山”,我们不可能真正站起来而当家作主更是无稽之谈,中华民族求新求变能力难以提高而无从列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创新型的国家难以达成则中华复兴和大国崛起更无法实现。
为推翻“新三座大山”,为再次解放中华民族。同胞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向国家向社会大力呼吁:
一、高校回归山林,进入乡村。回归自然,远离都市,清净身心,减少污染,减少开支。增强体质,增加知识,增添智慧,增多大师和栋梁才子,增多发明创造;
二、高校公开师资和科研项目,建立基金公正拨款,公立私立、部办省办公平竞争;
三、建立高校综合考评体系,于师于生不拘一格降人才;
四、建立国家廉租房制度,让进城农民和城市弱势群体安居乐业;
五、成立各级各类房屋银行和人居组织,代表业主参与征用和拆迁谈判、参与区域规划设计,承担房屋维护、买卖、租赁和对外开展合作,善待资源、保护环境而延长房屋使用寿命,最大限度保障业主权益;
六、建立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体国民,让每一个公民生有所求、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死有所事;
七、成立国家开发计划署,统筹反贫困工作。维护公民人权,建立长效反贫困机制,把人力资源当作第一资源来开发利用;
八、开启国民授信,建立征信制度,解放生产力,为推翻“新三座大山”提供终极保障。依托国家开发银行,给予每一个公民一定授信额度(比如5-50万),为其提供长期无担保的信用贷款。为公民上学、买房、医疗、创业、旅游和购物,为开展新乡村建设,为启动消费市场等提供支持,为农民进城居住、为学生下乡发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