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3. 早盘财经快讯
1.新股发行第二阶段改革将于11月1日正式施行
证监会12日正式出台了《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新股发行第二阶段的改革措施将于11月1日开始施行。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将进一步完善报价申购和配售约束机制。在中小型公司新股发行中,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将根据发行规模和市场情况,合理设定每笔网下配售的配售量,以促进询价对象认真定价。
2.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连续第17次持平
长假归来,央行首次公开市场操作温和收场,220亿元的低发行量确保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继续维稳于2.09%,连续第17次持平。分析人士称,标杆性品种利率持稳以及差别准备金政策为央票发行“排忧解难”表明,在经济形势仍不确定的当下,数量型工具依然是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主角。
3.六部门启动建材下乡试点 水泥率先入选
记者12日从商务部网站获悉,住建部、商务部等六部委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在山东省和宁夏启动建材下乡试点工作,而水泥成为下乡的主要品种。通知称,试点地区将水泥产品作为下乡的主要品种并鼓励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同时,积极探索节能、抗震等其他建材下乡的可能性。
4.前三季度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突破5000万台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达到5257.3万台,销售额115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倍和2倍。全国31个省份销售量都增长1倍以上。
5.工程机械业三季度盈利将达年内高点
记者12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了解到,1-8月,我国机械工业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其12个子行业中,工程机械行业的增速最快。业内人士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鉴于2009年的基数较低,工程机械行业第三季度的业绩有望成为年内最大亮点。
6.地方招商延揽大小非 转让限售股大幅返还个人所得税
除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瞄准“大小非”解禁带来的商机外,有的地方政府竟也将“大小非”纳入自己的招商视野。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了解到,有地方政府推出刺激措施,对于在当地营业部出售股票的“大小非”个人股东,通过财政奖励的方式大幅返还本属当地部分的个人所得税。连地方政府都加入“大小非”交易的商业圈子中,可以预见,围绕限售股解禁而进行的“商战”将愈演愈烈。
7.“千年极寒”甚嚣尘上 抢煤大战提前打响
2010年的冬天还没有来到,关于今冬将遭遇“千年极寒”的传言却已甚嚣尘上。由于2008年暴风雪的痛苦记忆犹在,考虑到10月份后期开始进入冬季储煤阶段,用煤大户纷纷提前打响储煤抢运战,而煤炭股更是迎来连续多日的大涨行情。
8.机构“多数派报告”预期9月CPI再创新高
9月宏观经济数据下周将出炉,近期,多数各机构的预测报告表明,9月份CPI将超过8月份的3.5%,最低也会与此持平。“加息”呼声再次传出。不过,据多数宏观经济研究员分析认为加息可能不大。值得注意的是,10月1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表示,今年内,中国不会加息。
9.两融市场连破纪录 资源类个股持续受宠
节后A股连连走高,也带动着两融市场纪录的不断刷新。继上周五当日融资买入额创下历史新高后,本周一两融市场又有多项纪录被刷新,其中当日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双双创下历史纪录。 数据显示,当日融资买入额高达8.69亿元,融资偿还9.14亿元,这也是八个交易日以来融资偿还首超融资买入。此外,当日融券卖出股数为65.15万股,这也是融资融券业务开闸以来罕有的巨量。
10.135只预喜股扎堆4大行业
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披露大幕已拉开,昨日公布的9家公司中,有7家三季度业绩大增,其中4家是披露了三季度业绩预告的公司,业绩预告成为提前了解上市公司经营及财务情况一个重要参考。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沪深A股中有816家公司发布了2010年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611家公司实现业绩预喜,占发布业绩预告公司家数的74.88%。其中,电子元器件、家用电器、轻工制造和有色金属等四类行业中预喜个股占行业个股总数的比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