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只要你足够厉害,足够优秀,那么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总有人会发现你的才华,甚至于而三顾茅庐的。所以,就如小郭所说,我们都不喜欢强烈去推荐自己,强烈地去表现自己是多么多么有才(当然,事实上,我们也许算不上才华横溢)。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真的拥有纯粹意义上的淡泊名利。只是,我们并不想太热衷于名利,太过于刻意去表现自己而已。而事实上,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还是有着期待的,期待有人能够发现并发掘我们的才华。
但是,现在突然发现,我错了。如果要等着别人发现自己的才华,也许早已“冯唐易老”了。韩愈早就说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更何况我不是千里马呢!我,不过一个小卒罢了,正所谓人微言轻,说出来的话,对这个社会又有多大的影响呢?大概是没什么影响的吧。
想起了之前老师说过的话,她让我们现在最好不要谈论敏感话题,要等以后有了资格再去说那些东西。当时,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老师太迂腐。可是,现在觉得,也许事实上我们真的是太天真了。而老师们多历世事,自然早就看透了这些的。现在,我们谈论这些东西,也许真的是有害而无益的。首先,谈论那些东西因我们人微言轻而不会得到重视,其次,甚至还可能给自己带来不便。
所以,人微言轻啊,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之前,本人是比较鄙视包装的,尤其是自我包装。不过,现在却隐隐约约地觉得,在这个社会,也许包装真的很重要,甚至比你一个东西它本身的价值还重要。因为,如果不包装的话,极有可能的后果是,虽然你才华横溢甚至是才华盖世,最终的结果却是湮没无闻,最终也只能感慨一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而包装了的话,也许你最终会因为没有真才实学而淘汰,但是至少你得到了这样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不过,说来,这也是无可厚非或者说无可奈何的事吧。虽然,本人对此感到相当地不满,坚决认为只有真才实学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现状,这个事实。而事实上,虽然我很鄙视这种行为,但是我自己也难以甚至是无法摆脱这种心理。比如说,看到一本书,最初的时候肯定是为书名所吸引,而对于某一个人最初可能也会为对方的外貌所吸引,虽然最后依然是由书的内容及人的品质决定我是否会继续看下去或者与之交往。但是,至少,所谓的包装给了书和我接触的人这么一个让人想要接触的机会,创造了更多这样的可能性。
说到这,想起了所谓的文凭问题。在这个社会,有的人觉得文凭没什么作用,最主要的还是要靠真才实学,所以不怎么在乎文凭甚至是嗤之以鼻。而另外一些人呢,可能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似乎文凭决定了一个人的才华甚至是一切,因而不管是应聘者也好招人者也罢,对于文凭都是异乎寻常地重视。
也许,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吧。我想,关于文凭与才华的关系,应该说也许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说有的话,那么或许可以说文凭是才华的一种反映,可以作为判断才华高低的一个参考条件。毕竟,初次接触某一个人,想要一眼看穿其水平还是比较难的。所以,文凭似乎也就作为一种参考而必然出现了。所以,文凭,更多的时候,起到的也许是一个敲门砖的作用,凭借着一个高的文凭你可以得到更多的就业或者是深造机会。
不过呢,就如包装一样,虽然文凭在敲完门之后也许没有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很多时候甚至绝大多数时候,这个敲门作用似乎比本身能力还要重要得多!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也许,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把那个“砖”做大一点吧.
如此看来,包装真的很重要,甚至比能力的本身还重要,至少在无人赏识你你的才华没有得到公众承认之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