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部落
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天涯部落
>
太阳部落
[我要发帖]
[作品赏析]佛与花的因缘
楼主:
凤栖楼兰
时间:2010-04-20 20:37:29
点击:1971
回复:8
脱水模式
给他打赏
只看楼主
阅读设置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佛与花的因缘
花是大自然中最美的生命,和宇宙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悄然绽放,姹紫嫣红,芬芳馥郁,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陶冶性情,增进生活情趣。在我们的生活里,花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春佳节、开会宴客,摆上一盆花,顿觉满室生香;开幕祝贺、生日送礼、探望病人……,花也是最能表达情意的馈赠礼物。
“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花以它的娇艳、芬芳、清净,丰富了大自然与人类的精神生命。试想,天地间如果缺少了花,我们生活的世界和生命的色彩必定会黯然失色,了无生趣。
花是人世间最美的象征,许多文人雅士更将花人格化,如把高洁的玉兰花称为花之伯夷;把倾心向日的向日葵称为花之伊尹;把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称为花之柳下惠;把色泽艳丽的牡丹称为人间富贵花。清人张潮在《幽梦影》里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思”,这都是人类依花的品性而赋予其不同的情感与赞美。
佛教与花也有很深的因缘。佛门称花为“华”,花华不二,献于佛菩萨前的称为“献花”,散布坛场四周的称为“散华”;佛教的十供养(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中,尤以香和花最为普遍;中国的插花艺术最早是从佛教的“香花供佛”衍生而来;佛经里还有许多与花有关的成语、典故、诗偈、譬喻,诸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花开见佛、舌灿莲花、花果自成、花开莲现、九品莲花、百鸟衔花、镜花水月、一花一世界、一花开五叶等;佛教也藉花来阐述诸行无常、缘起性空的义理,尤其是佛教徒更常藉香花供佛,以示虔诚;寺院也广植花木以美化环境、供养大众。
因此,佛教与花也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许多高僧大德就是在观看花开花谢的无常变化中,明心见性而成佛的,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妙谛”。
因花悟道 见性成佛
佛陀一生,从出生、成道到涅槃,都与花有着密切的关系。《释迦如来成道记》里记载,佛陀诞生前,摩耶夫人曾作了一个奇特的梦,她梦见一只白象衔着一朵白莲花,进入宫殿,在她卧榻周围右绕三匝后,再从她右肋钻进胎中安住,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在接近产期时,摩耶夫人依照印度的习俗,回娘家拘利城待产,途中经过蓝毘尼园,看到无忧树上绽开美丽的花朵,她情不自禁伸手摘取,于是太子就诞生了。
太子诞生时,百花盛开,他向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皆生莲花。成道、说法时,常有诸天从空中散下缤纷的天花赞叹、供养,有时候天人也会自身化成天花或花座来供养。涅槃时,天人更以曼陀罗等各种珍贵的花来供养佛陀。
佛教里面,禅宗的开始就是因花而产生的。在《五灯会元》里,记述佛陀在灵山法会上,拿起梵王所献的金色波罗花示众,当时众皆默然,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陀于是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就是著名的“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佛陀为什么一句话都没说就传了最高的法呢?因为最高的法是用语言说不出来的。
除了佛陀,诸佛菩萨说法时,也常有来自四方的妙华供养,如《无量寿经》所言:即时四方自然风起,普吹宝树,出五音声,雨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齐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
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常常以花作喻,这种例子,在佛经里面可以读到。后来,佛法传到中国,很多禅师也是因花而开悟的。如唐代有一个灵云禅师,他的悟道,是因为看到桃花。他悟道之后写了一首诗: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见得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很多年来,灵云志勤禅师四处奔走,去请教高僧,寻找开悟的方法。在他眼里,草木的荣枯生灭已是司空见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他希望能找到智慧之剑,以斩断烦恼,求得证悟。然而,百般求索一无所获。偶然有一天,他突然看到一树灼灼盛开的桃花,就灵机触发,豁然而悟。或许他想到“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或许他想到至理就在灿烂的生命之中,或许他想到无常即常,常而无常,或许他什么也没想,只是体验到一种澄明的状态。他的由迷而悟,一切皆因了桃花。
元代有个比丘尼,法名妙湛,她是在看到梅花而悟道或体悟无常、苦空真理的,并写了一首诗: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妙湛比丘尼为了寻找春天,穿着芒鞋四处去追寻。回来偶然看到园里的梅花绽放,才恍然觉悟春天就在枝头上!
身处红尘中的人,往往不认识自己,常常愚昧苦恼,向外四处追寻,只是空费草鞋钱。如果能认识自己本自具有的佛性,就不会心外求法。因为人生很多美好的东西常常就在我们跟前,只是我们经常视而不见罢了。
来源网络 《华藏》佛学杂志
举报
|
分享
|
收藏
|
更多
|
楼主
回复
天涯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作者 :
liren256
时间:2010-04-20 20:42:00
感悟中。。。。。
举报
|
收藏
|
1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树上太阳
时间:2010-04-21 12:24:00
来学习,听楼兰讲经。
举报
|
收藏
|
2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feixang864
时间:2010-04-22 14:17:00
只能从地上了!
静听楼主讲经了!
举报
|
收藏
|
3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思念他乡
时间:2010-04-22 14:38:00
有点长,慢慢看
举报
|
收藏
|
4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骆驼兄弟
时间:2010-04-22 21:13:00
新人先报个到。
为什么僧侣喜欢光头?我才悟出来原因有二:其一 头发是三千烦恼丝,不留发寓意无烦恼;其二 光头嘛,既照亮自己又照亮别人,是很有佛性哦。嘻嘻
举报
|
收藏
|
5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成急思汗
时间:2010-04-22 21:29:00
O(∩_∩)O哈哈哈~,LS的
举报
|
收藏
|
6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语茶小筑
时间:2010-04-23 12:47:00
莲花生佛海
一花一世界,万物皆有佛性
举报
|
收藏
|
7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作者 :
大副123
时间:2010-04-24 16:40:00
俺太愚钝,理解不透,
举报
|
收藏
|
8楼
|
打赏
|
评论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还可以输入
136
字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请遵守
天涯社区公约
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加入专辑
赠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