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这句佛家经文,是说人的喜怒哀乐都是由欲望而起,若舍掉七情六欲,就身心皆明,达到远离烦恼,安乐完美的境界。
但人不是佛,也非草木,人原是情欲的动物,七情六欲本是人的天性。没有情欲的人,会是个怎样的人?没有七情六欲的世界,又会是个怎样的世界?
鱼不能离开水在天空中飞,鸟也无法在水中生存。与其去强迫改变人的本性,将人变成佛,倒不如去教人怎样做好自己,做好人。
不错,人一点也不完美,不像佛那样,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最圆满的境地。
但正因为世人都不完美,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有情欲,有喜怒哀乐,人生才会如此的丰富多彩,引人怜惜,令人迷恋。
人因忧患而成长,因沉迷安乐而消亡。历史上多的是逆境中成长,发奋图强的例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了千秋霸业,孔子在仕途失意后写了“春秋”,韩非子囚在秦国作“说难”,周文王坐牢时写成了“周易”,司马迁遭宫刑后写“史记”。
可见, 不经磨难,怎能体会到人生的欢乐? 不经风雨,又那来彩虹?
生命,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才能激发出人生那脉脉幽香。
人如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没有喜怒哀乐,不恋情和爱,远离名与利,生活若止水,那做人有什么意思?有什么乐趣?人生又还有什么值得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