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就错的100个汉字现场测试情况
“老两口”还是“老俩口”?“松弛”还是“松驰”?“坐月子”还是“做月子”?当电脑代替了书写,你有没有觉得,每次写字稍微复杂一点都要想一会儿,碰到难写的字完全写不出来,而这些字又好像就在脑海里?
2015年3月11日,《华商晨报》记者在沈阳市对142名初中、高中和大一学生进行“100个常见汉字”现场测试,结果很意外!——三成被测者,正确率不到一半!那么,这“100个常见汉字”学生都得了多少分呢?——沈142名重点初中、高中和大一学生进行测试,最低得6分,大学生平均分刚及格!
在测试的142名学生中,有初二学生40人、高二文科班学生30人、高二理科班学生43人以及大一学生29人。测试结果显示,答对一半以上的有95人,占调查人数的67%;也就是有三成的人连一半都没答对。大一学生们或“商量着答”或“求助百度”,得分仅在70上下;而最低得分甚至仅为6分,乃一名初中生。
大东区一高中二年一班(理科班),班级43人参加测试,最高分为73分;高二年级十六班(文科班)30人,最高分则为78分。
从整体来看,参加测试的73人中,基本都在10分钟内完成测试,其中70分以上的有4人,占测试总人数的5%;60~70分的有26人,占36%;50~60分的有22人,占30%;50分以下的有21人,占29%。平均分为55分。
皇姑区一中学初二年级十一班,当日出席40余人,全部参加了测试,最高分为74分。其中70分以上的共有4人,占10%;60~70分的有7人,占18%;50~60分的有8人,占20%;50分以下的有21人,占53%。平均分为49.4分。
而对大一学生测试中,最高分为86分,是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29人中,80分以上为5人,70~80分12人,60~70分的为6人,50~60分的为1人,50分以下的1人。平均分为61.7分。
大学生答题靠“百度”,速度不及初高中生。
在答题现场,记者看到初中生和高中生答题速度很快,有的七八分钟就能答完,慢的也基本在10分钟内交卷,而且考试纪律极好,没有任何“互相帮助”行为出现。
而在大学生考试现场,考试时间延长到20分钟,有3名学生们表示自己没笔向记者求助,有4人因没笔“交了白卷”,还有部分大学生笑着说太难了,然后或掏出手机求助百度,或“商量”着答题。
老师:越是常见字越容易错。
参与测试的一所学校张主任介绍,测试的73名学生中,文科班最高分为78分,是一名很文静的女生,平时学习就非常出色;理科班第一名为73分,是一名平时学习成绩普通的男生。张主任表示,以前高考第一题就是对字音、字形的考查,现在高考取消了这一题型,学生们也放松了对这方面的要求。
四十三中学初二语文组组长刘立新表示,按大纲要求初中生要掌握3500字,这100个汉字确实很常用,但有一些超出了初中生掌握范围,在平时的试卷中她也发现,很多学生越是常见的字越容易错。刘老师表示,从难易度来看,能答对一半以上基本都算合格。
■专家:与电脑、流行文化有关。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吴振国教授对这一现象曾深感担忧。“电脑走进办公室、进入家庭之后,人们很习惯用电脑来打字,而不是用手来写,这已成一种趋势,但带来的后果并不令人乐观。”他说,“在使用汉字的国家、地区都存在这个问题,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辽宁知名学者刘铁认为,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两点:一是与使用电脑有关,二是与流行文化有关。他表示,目前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使用电脑多用拼音输入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脑后忽略了汉字的字形,造成书写困难。在文化方面,“哇塞”“小鲜肉”等流行词以高度概括的面目出现,让流行词的内涵无限膨胀,也让语言丰富性减弱。
(《华商晨报》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张丽彬)
——以上资料来自《华商晨报》,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