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的活动,因了风雪交加而推迟。
今日,天空可真的好。风和日丽,过完春节之后似乎这是一个最好的日子,既温暖又灿烂的阳光,照在人身上十分的舒服。
驰出钢筋水泥浇铸的大都市,漫天的惬意扑面而来,养眼的绿、摇曳的黄、飘逸的白、飞扬的彩、开朗的笑,无一不给人舒爽感。
绿油油的麦苗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毯,也为人们带来了春的气息。
太昊陵狗
也许,悠久的太昊陵园,从前只对皇家开放,即使面向了社会大众,也从没有一次接纳过如此庞大的女子团队。这惊动了太昊陵管理局的人员,也让那些经营者欣喜了一番。
那被涂满靓丽色彩的“太昊陵狗”,虽然没有详细的制作工艺的记载,没有可以传承工艺的精美作坊,可是经过一代代人的口传身教、一双双粗糙大手摔、捏、揉、绘,传承至今也没有改变太昊陵狗独有的魅力。
猴面人身的陵狗,粗犷和柔润交融,把人类进程集于一身,让你一眼就能了解人类的发展史。
曾经见证人类从茹毛饮血到高科技的进程,却没有一点傲态。如今站在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台上,披金戴银,还是那么的质朴、纯真。
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人们从四面八方怀着虔诚的心赶过来,恭恭敬敬地祭祀人祖,感谢人祖带给人类的一切一切,带一只陵狗回家,祈望在以后的日子里陵狗也能像守护太昊伏羲一样,守护自己的家园,庇护子孙心想事成。
道仪之门
站在打开的午门口,向城内望去,南北十门遥遥相照。一道门一道门的走过去,就像是翻越长长的历史画卷。
旧时建筑格致,能居住在十门相照的宅院内,只有最最尊贵的帝王才有资格享用,现存的一般都称之为皇城、帝陵。
太昊陵内,最独具一格的当属第二道门——道仪门,旧称通德门。独特之一:“道仪”界定自然规律。 “道仪”涵指太昊伏羲分出阴阳,发现了天地之间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过了这道门,便进入了太昊陵庙的内城。独特之二:建筑合天地纹理。太昊陵每座建筑的南北墙与南北中轴线不是平行的,从地墁砖的铺设看得更清楚。也许有人知道,地球在天文学上有两条子午线:一条是地球两极的真子午线,一条地磁两极的磁子午线,两条线是不重合的,它们中间有一夹角叫磁偏角。太昊陵的建筑设计,依据了天地纹理自然法则。中轴线是真子午线,而建筑物则使用的是磁子午线,所以它们的两条线是不一致的。这样的建筑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伏羲人祖,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定姓氏、制嫁娶、画八卦、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教人学会征服自然,从自然中获取人类生存、发展、延续的营养,触摸人祖创世的厚重挚爱,感受人类前进脚步的艰辛。
艳阳的春日下,青春靓丽的美女们,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空隧道中,就像是一只只自由飞翔的小精灵。
老友相聚
多年生活工作在一起的好友,得知要去龙湖之前,就一再相约,不要因为是家门前的风景而不来,一定要回来聚聚。
疾驰的高速路上,不时接到问询到哪儿了电话,盼望相见的心情表露无遗。
车还没有停稳,就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身影。
那中间引颈张望的一定是大朱,她依然是那么的苗条,素爱黑衣的她还是对黑色情有独钟。她身边的一定是小静,不管何时她都是那么的精神,说话做事都是那么的得体。不笑不打招呼,不喊姐姐不说话。
疏懒的小爱,为了保持那一身的厚重,一定是躲进了车内修生养息呢!果然,听到车停的声音之后,高大的她在小车的那一边出现了。
小凌子虽然已经坐在了领导的岗位上,可是在我们几个面前还是那么的顽皮。一句“终于又聚在一起了”的感慨,满含对过去的眷恋和忆念。
坐在松柏剪枝园内,恣意享受春阳的爱抚,四姐妹畅谈过去。
虽然过去的条件是如此艰苦,可是留给我们的却都是最开心的回忆。记得出差路上的蹉跎,饥饿难耐之时揉搓路边的麦穗;记得同屋而居时,寒冬时节的相拥酷暑之日的无眠;记得青春路上的相伴相知的每一个场景…..
龙湖荡舟
春日下的湖水,波光粼粼,闪烁出一层金色的浪漫之光。
柳芽也忍不住冬日的寂寞,站在枝头蠢蠢欲动,盈盈一缕微风摇曳出一派旖旎的风情。
午后的暖阳,也给龙湖荡舟增添欢乐的氛围。
金碧辉煌的龙船,稳稳地离开湖岸,向东而行。几艘蓝白相间的快艇,逶迤而来,就像是一只金色的凤凰带动了一群翱翔的群鸟。远处的湖面上也腾飞起一群翱翔的鸟儿。
也许,是太大的动静惊飞了水鸟,也许是翱翔的凤凰引来了百鸟朝鸣。
虽然,没有暮春时分满湖的绿,没有夏日荷的婀娜、莲的笑颜,没有秋霜后耸立的莲蓬,可是一点也没有让我们的游兴减退。
那一缕缕金黄的芦苇,或远或近向人们挥手致意。邻船上清脆的欢笑声,让人引颈观望,谁知这不经意间的回头,被收进了另一小船上的镜头内。
翱翔的鸟儿还有些认生,始终远远地观望,不愿近距离地和朋友交流。
走进大自然,心胸自然也就融合了这自然的气息。于是,欢乐的群对中,有人快意地呐喊舒缓长期的负重,有人精心地收集每一个不可错失的画面,有人长吟短唱佳句美文片刻而就……
时光,就像是快乐一样容易飞逝,短暂的一日游在欢歌笑语中结束了。
迎春三月下陈州,百姿丽人竞风流。
祭祖游园流连驻,龙湖戏水荡轻舟。
莺歌燕舞千帆过,几只水鸟落船头。
极目水天都不见,疑视伏羲筑蜃楼。
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