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回:佑苍生二神显圣
第二回:起庙会百技杂陈
第三回:出故事壮观神庙
第四回:逢仙缘一见钟情
第五回:坐地虎仗势抢亲
第六回:守节义烈女成神
第七回:遭报应二鬼追命
第八回:入地府恶徒招供
第九回:还孽债卜良受刑
第十回:历劫数转世投胎
第十一回:成正果保境安民
第十二回:二狐仙救危助困
第十三回:蟒蛇精贪功害人
第十四回:受教化弃邪归正
第一回 佑苍生二神显圣
伏牛山脉至南阳境内后蜿蜒东去,在余脉将尽处,陡然出现两座险峻的山峰,一座叫罗汉山,一座叫五福岭。两座山峰俨然对峙,中间有一条进山的大道。说是大道其实遍地滚石,仅仅相对平坦,勉强行人过车而已。进山入口处叫做蛇口,路两旁巨石交错,象蛇口中排列的毒牙一样,欲扑人而噬。一进蛇口,锋利的山风夹杂着碎石扑面袭来,行人要侧身遮面而行。
罗汉山顶有一座用石块砌成的罗汉庙,坍塌已久,石雕罗汉的断肢残臂滚的满山坡都是。沿着起伏的山脊,不知是哪个朝代用乱石堆起的防御工事,象一条巨莽静静地卧在深草丛中,站在罗汉山顶极目远眺,脚下群山涌起,云海翻滚,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罗汉山和五福岭的山前 ,冈峦起伏,较高大点的山岭正好坐落在蛇口的入口前,好像拱卫在进山路口的屏障,这座山岭就叫华山,与西岳同名。从蛇口吹来的山风,受这一天然屏障的阻挡,向两侧分散 ,使风势减弱,再经过防风林的阻挡,山风进入平原后已不成为害。从罗汉山五福岭的峡谷中,冲出的两道河流,在山前汇合,形成一个大湖,人们借地势在这里建成了一个水库,使大片田园得以灌溉。两条河流从山上翻腾着奔流而下,注入湖中后便无声无息,如同两条巨龙翻滚着潜入深潭。正是由华山阻挡了山风的侵袭和华山湖水的灌溉,人们才得以在这里繁衍生息,安居乐业。人们感激上天的恩赐,不知何年何月,在华山顶上修了一座山神庙,人们初一十五上山焚香膜拜,祈佑风调雨顺保一方平安。由于山神灵验有求必应,所以香火旺盛,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山神庙规模不大,可装饰的是富丽堂皇。三间正殿飞檐 斗拱,两间配殿倒厦抱厅,东西两廊雕梁画栋,蔚为壮观。殿顶是一色的明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辉煌耀眼,屋脊上的神兽栩栩如生,跃然欲飞,正殿橡下四个合抱红漆大柱显得十分威严,立柱下的石龟伸爪缩肩,探头窥人十分滑稽。四根大柱上镌刻着一幅对联:一片仁慈之心,详辨人间是非;两颗聪慧之目, 尽阅世上艰辛。正殿大门上高悬一匾,上书风调雨顺四个大字,相传对联与匾额系明正德年间阁老焦芳荣归故里时所书(详情参见 拙作焦芳传奇)。进入大殿,山神爷与山神奶奶俨然端坐,山神爷头戴瓦楞帽,手执开山斧,身着皂袍玉带,脚蹬象鼻高筒靴,两道浓眉斜入鬓端,环眼圆睁,悬鼻阔口,一部连腮胡须十分威严。华山奶奶发鬓高挽,慈眉善目,端庄而坐。两侧二童子执扇擎幡,案上烛影飘飘,香烟袅袅,让人肃然起敬。大殿前两颗古柏,苍翠挺拔,树荫遮了大半个院子。进院后给人以清凉的感觉。柏树的清香沁人肺腑,让人不由得多呼吸几下,领略一下清新的感觉。大树下有一个圆形的放生池,池水碧绿清澈深不见底,据说是直通华山湖底。在此放生的鱼鳖都潜入湖中去了
两边配殿的墙壁上是整块的大理石浮雕,一边雕的是二十四孝图,一边雕的是八仙过海的故事,人物、建筑、小桥流水、花草虫鱼,须眉皆现栩栩如生,引得游人驻足观看,无不为精湛的雕刻艺术倾倒。院中间平地竖起一根铁旗杆,高约四丈,旗杆刁斗上的铁马风铃叮当作响。
进大门是一座丈二见方的照壁,照壁上一面是二龙戏珠的浮雕,在一人头高处,一颗宝珠晶莹剔透,两条金龙翻腾飞舞,探爪摇尾争相嬉戏,四周祥云盘绕。顶层雕刻天庭楼阁,众神拥着玉皇大帝在凝神观赏。壁底座呈莲花状。凡来进香的香客或游人都会从铁旗杆前,闭上双眼走向照壁去摸壁上的宝珠,据说谁摸得到,就会得到神灵的庇佑,是有福之人。这里常聚集一群人排队去摸,嘻嘻哈哈笑声不断,摸到的人自然高兴,没摸到的人也不甚烦恼,看自己偏离了很远,引得大家一阵欢笑,自己也非常快乐,不失为一个令人心情舒畅的游戏。
照壁的另一面是朝阳初升图,澎湃的大海上一轮红日喷薄跃出,彩霞满天,几只仙鹤亮翅起舞,引颈长鸣,一派升平景象。
庙院外的一片大空地是山神爷的跑马场,山神爷喜欢武功,闲暇时在这里跑马射箭,在跑马场东边一块平坦的山石上,留有清晰的马蹄印,在遥远处的石壁上有一个石孔,这是山神爷以石壁为靶子练箭,功夫练成时箭穿石壁,才留下了这一石孔。跑马场的另一边有拴马桩,上马石,上马石上留有清晰的靴子印,栓马桩一丈方圆的青草比周围的草要低浅得多,因为这些草被神马啃后再也长不深,具体是什么缘故谁也弄不清。
在这里还有一处有趣的地方,就是前面提到的放生池。该池的四周用石块砌成,离地面一尺有余,水面平滑如镜,人们到这里来游玩进香,都会来到水池边,从口袋里找出几枚硬币,轻轻放在水面上,硬币会浮在水面很长时间不下沉。向硬币轻轻吹口气,硬币会向池中心游去,比赛谁的硬币浮的时间长游得远。嘻嘻哈哈笑声不绝,直到硬币用完尽兴而归。
诸位看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 起庙会百技杂陈
注:此华山非陕西之华山,位于河南境内伏牛山余脉,华山奶奶修行之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