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打开《安和桥》,鼓声令我有兴趣往下听。一首歌,有时首先吸引你的不是歌声而是伴奏。歌声在期待中唱响,第一次听时感觉和《董小姐》一样,一位歌者讲述着人生的些许片段和记忆。 贯穿整首歌的鼓声里面居然还出现了马头琴,喜欢马头琴,鼓声和马头琴诱使我第二次听。第二次我听到了几分不一样:比起《董小姐》,《安和桥》更能触碰到人的心底吧!这歌经得起循环着听,淡淡的忧伤和沧桑还有遗憾,低落的时候听心会不会溃不成军...... 而《董小姐》,宋冬野看似懒懒地唱着,看似懒懒地调侃:躁起来吧!简单的音乐质朴的诠释,我想不同年龄的人应该会听出不同的味道。我庆幸我在我的年龄听。 ![]()
|
![]() 宋冬野的歌,很奇怪。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弃之如履。和朋友说起我的迷惑,是啊,依照我以往的喜好怎么会喜欢听这类歌?这朋友是位聪慧的姑娘,认真时说的话很走心,她说:喝惯了甜汤,如遇小酒。 大家都听歌,听歌的人不一样听到的感觉自然也是不一样,无意盲从更不想与别人辩论。我只是最普通的听众,在这,只是想把自己听到的感觉略述一二。 有些歌第一次听且可能只听第一句便会喜欢,有些歌不,比如《莉莉安》。《莉莉安》刚开始不觉得好听,开始那一段压哑着的嗓子说话似的,听完几遍又觉得这样抽象的歌词也许就得这样唱。然后呢觉得还好吧!听着听着就顺耳了,《鸽子》也差不多。而《斑马,斑马》,斑马斑马......听了好几遍的《莉莉安》、《鸽子》和《斑马,斑马》,办完事情再想到这些歌最清晰萦绕耳边的是一句“斑马斑马......”三首中这首歌比较上口也比较悲伤,大提琴伴随着吉他间或的呜咽,听着听着生出几分心酸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