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家中祭祖,供桌上青菜、豆腐、清蒸鱼、红烧肉四碟,薄酒一壶自然是少不得。纸钱烧罢,老祖宗开开心心收了去后,饭菜回锅,重新端上桌,活着的人便开始围桌吃将起来。这场景,曾是多年前,我那心思慎密老谋深算的娘家舅舅,怕死后那两个败家儿子忘了这茬事,特地唤我过去,作于我看。似乎已然预测出多年后与他阴阳两隔时,我会依法炮制,并奉上一瓶上好的老酒,以示对他的念念不忘:娘舅是嗜酒如命的。
碗碟叮当之际,友人发来信息:“二锅头不好喝!!”随口问其下酒菜是甚?答曰:“茼蒿菜,紫菜蛋汤”目瞪口呆后,于是便做了技术性指导“作为一个资深酒徒,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酒徒,下酒菜必须得讲究起来,至少得有个基本款:油炸花生米或拍个黄瓜之类,再讲究些,配个卤鸡爪猪蹄啥的。至于吃个七荤八素酒席等,二锅头是上不得台面的,如果特好二锅头这口,则另当别论。”友人欣欣然。
说起这酒,窃以为喝酒的氛围很是重要,酒倒居其次。夏日里是夜排档啤酒,喝着是凉快,几瓶下去意犹未尽肚皮却胀得慌,来回如厕,终究不过瘾。冬日里则是白酒,喝着驱寒暖和。三五酒友围桌而坐,下酒菜不论,有个花生豆干鸡爪鸭脖即可。老白干、二锅头之类白酒上桌,拧开瓶盖,铜钱般大小的小酒盅一字排开,依次斟满。酒人是讲究礼数的,正所谓酒满杯,茶半杯,掌酒之人须将酒杯倒满,否则会被视为失礼。满上后,众人各拿一杯。馋酒的此时看着酒眉开眼笑,迫不及待端起酒盅凑到鼻子下,先深吸口气闻闻酒香,再放到唇边,“刺啦----”一声,嘬上一口咂咂嘴,点点头心满意足了。随后众人一起连干三杯后,酒局才真正开始。摆个龙门,聊个八卦,待几杯酒下肚,脸颊开始泛红,便开始猜拳行令。“五魁首啊!八匹马啊!桃园三。。。。”吆五喝六声嘶力竭煞是热闹。行酒令输的多,自然也喝得多,酒劲上了头,豪迈的愈加豪迈,腼腆矜持的也忽然变了个人似的,成了豪放型,平日里不敢说的不敢发的牢骚,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酒,是壮胆的。
酒品见人品,酒桌上偷奸耍滑之流是要被酒友们鄙视的,酒量小的终是喝不过酒量大的,量小,又好面子的只能硬撑。残席了,呕吐后,抱着马桶睡着的算是文雅,称之文醉,武醉么自是又哭又闹,六亲不认,清醒的酒友只是好言相哄,不予计较,连拖带拽强按上床,让醉酒人睡上一觉,方觉太平。文醉也好,武醉也罢,皆成下一次酒桌上,酒友们津津乐道的笑柄谈资。
酒品有好坏,酒量有大小,量大的似乎也是有天赋,如果没这个量,空有酒胆昏了头去寻人斗酒,便是作死。曾经邻居二柱子家办丧事,席间,因是白事,来宾浅酌则止。主家二柱子也是好酒之徒,自恃有些酒量,几杯酒下肚,便去挑逗邻女与他拼酒。邻女被他纠缠不过,于是拼了起来。二柱子半斤白酒的量那天硬是喝了一斤,倒在地上不省人事,邻女神态自若,仅仅是面色绯红而已。二柱子媳妇气的直跳脚大叫“棚别拆了,再接着办事”。
友人与我喝酒多次,未曾见我醉过,很是诧异,便请教“千杯不醉”之秘诀。其实,这喝酒的哪有不醉之说?不醉,岂不是少了很多醉生梦死的乐趣?喝醉,只是喝酒之人,自己想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