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野草人气冷落,人都不知道哪儿去了。而且听说林大要把它关闭,哭一场!
因为太闲,闲到想写几个无病呻吟的字,写好了,还是习惯性地发到这儿来,因为这儿有许多朋友,他们于我有文字上的相惜(啊,好肉麻,就此打住!)
——————————————————————————————————————
茼蒿
我不好意思说第一次看到茼蒿时已经过了四十岁——
听到茼蒿这名字当然早些。十多年前,和妹妹们在异乡谋生的时节,有天听三妹说到茼蒿,具体为什么说到,早已忘了。只记得当时我心里的想法是:三妹到底在餐馆做过事的,懂得多些,连茼蒿都知道。
我没想到我和茼蒿之间会有交集,我无端地觉得那是一种很稀有的植物,恐怕一生也无缘得见。
今年春天在菜市场,忽见一种眼生的绿叶菜,问卖菜大妈:“那是什么菜?”大妈答:“茼蒿。”我微笑了,茼蒿呀,如此冷僻稀有的植物,原来在这里!我应该买点回去尝尝的。
我买了一捆茼蒿,还特意向大妈请教做法。大妈说,用辣椒或肉炒一炒就可以了,清炒也行。
茼蒿新鲜碧绿,淋了水,看起来更是鲜嫩,我把它和别的蔬菜一起带回家。思量着,用辣椒炒,我不喜欢,配肉,也不喜欢,清炒吗,又似乎有点冒险。加上还有别的菜,我就把茼蒿暂时搁置了。这一搁置,就不止一天,等再想起用它做点什么菜时,已经黄了,烂了。
只好丢进垃圾桶。
又过了一些日子。又去菜市场买菜。又见到茼蒿。这一次,它没有被大妈淋水,干爽地绿着,每一片叶子都仿佛粘附着阳光。我想到营养学家们的警告,想到大众对绿叶蔬菜的推崇,心里不由叹口气:再买点回去吧,这回大约容易保存些。
我又买了一捆茼蒿回家。
这捆茼蒿的命运和前任一样,受了两日冷遇,就把自己气黄了。
还是进了垃圾桶。
我一向以会过日子闻名,连续两次把蔬菜完整地丢进垃圾桶是很稀有的事。为什么会这样?人与茼蒿相绝太久因此无缘?茼蒿太娇气?人太疏懒?这些缘由,大约都有。
听说茼蒿会开黄花,我连它的绿叶都没有尝过,那黄花,怕是最终也无缘份得见。
我总是热爱植物,总是悲伤今生结识的植物太少。其实都是我的错,守着黑屋子,就不要抱怨没有月光……
不止一次发誓:好好赚钱,赚了钱出门去旅行,看山,看海,看河流,看荒漠,看云影,看云影下生长着的草木……特别是草木,我希望当我有钱的时候,它们还能好好的在那儿,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