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天涯部落 > 乡土家园 [我要发帖]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女承父业,梨园佳话作者:木岚 女承父业,梨园佳话 访琼剧新秀、国家二级演员陈红月 七十年代末期,陈红月刚考上海南琼剧学校(现海南艺术学校)时,笔者就认识了她。三十来载岁月,在陈红月身上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除了身材稍为丰腴外,还是那么俏丽,那么俊秀,那么活泼,那么富有活力。 梨园熏陶,步入艺校 陈红月是著名琼剧小生陈华的小女儿。在琼剧院里长长大的她,耳边萦绕的是优美的琼剧旋律,眼里看到的是琼剧演员的妙曼排练,耳濡目梁的结果,陈红月喜欢上琼剧艺术。一有空,就跑到排练场痴痴的观看叔叔阿姨们排练。 打倒四人帮后的1978年,海南琼剧学校恢复公开招生学员的消息,让众多热爱文艺、喜爱琼剧的少男少女们振奋不已。一时间,岛内各县、海府地区琼剧学校招生报名点人头攒动…… 见女儿身材、长相都颇像母亲,举止也颇有表演天赋,对琼剧又一片痴迷,父亲鼓励正在读初三年级陈红月报考。 经过严格的考试、面试挑选,陈红月在几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如愿以偿的走进琼剧学校。 时年十六岁的陈红月,典型的瓜子脸,形容清秀,身材娇小玲珑,天生刀马旦、花旦的料,于是,学校将她定位为刀马旦、小旦、花旦。 首届琼剧表演班就招收一个班,同班同学有吴多东、刘秀兰、王小蓉、郑明燕、张春、李高雅等。 菁菁校园、梓梓学子,文革后首届招生的这个班,一部份同学毕业后成为琼剧界名角或所在剧团的骨干。 苦涩的童年、人生的磨难 陈红月生性活泼,又适花季,整天蹦蹦跳跳、唱唱笑笑的,来自农村的同学都以为她生在城市、长在著名琼剧演员之家,她的童年一定是洒满阳光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童年。 当宿舍里灯熄灭后,当同学躺在被窝里开起卧聊会,谈起各自的童年时,刚刚有说有笑的的陈红月却黯然神伤,同学不经意的话勾起她苦涩、辛酸的回忆―― 解放前,陈红月的父亲陈华由父母包办娶亲,生了一男一女后因感情不合离婚,后与同团志同道合的名旦白燕结婚。白燕的父亲曾任国民党县长,解放后被镇压,白燕便从此背上沉重的家庭包袱。 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之际,也是红月一家厄运到来之时。在“老子英雄儿好汉,儿子反动儿滚蛋”的口号下,在4岁的小红月惊恐迷惘的眼中,铺天盖地的大学报淹没门口,被划为“黑五类”的母亲成为运动的对象,父亲也被牵连、被批斗、被游街。 母亲身体原本虚弱,又因为精神的严重折磨,染上肺结核,这位艺术生命正是炉火纯青的琼剧名角溘然早逝。 还在不休止的挨批斗与写检查的父亲自顾不及,只好将年仅4岁的小红月与6岁的哥哥带到文昌外婆家寄养一段时间后,又送回塔洋裕山乡下,由奶奶抚养。 到上学年纪,父亲把孩子接回身边。自小失去母爱的红月渴望多享受一些父爱,可剥夺上台演出权利的父亲要下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改造,只好把孩子交给保姆照顾。一直到11岁,一位离了婚的父亲的铁杆戏迷与父亲结合,小红月才有一个完整的家,才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走过严寒的冬天,倍加珍惜春天的温暖。童年的不幸,母爱的缺失,让陈红月十分珍惜重组的家庭,十分珍惜剧校的学习机会。四年来,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未完待续 (云中羊编辑)
作者:木岚 女承父业,梨园佳话 访琼剧新秀、国家二级演员陈红月 七十年代末期,陈红月刚考上海南琼剧学校(现海南艺术学校)时,笔者就认识了她。三十来载岁月,在陈红月身上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除了身材稍为丰腴外,还是那么俏丽,那么俊秀,那么活泼,那么富有活力。 梨园熏陶,步入艺校 陈红月是著名琼剧小生陈华的小女儿。在琼剧院里长长大的她,耳边萦绕的是优美的琼剧旋律,眼里看到的是琼剧演员的妙曼排练,耳濡目梁的结果,陈红月喜欢上琼剧艺术。一有空,就跑到排练场痴痴的观看叔叔阿姨们排练。 打倒四人帮后的1978年,海南琼剧学校恢复公开招生学员的消息,让众多热爱文艺、喜爱琼剧的少男少女们振奋不已。一时间,岛内各县、海府地区琼剧学校招生报名点人头攒动…… 见女儿身材、长相都颇像母亲,举止也颇有表演天赋,对琼剧又一片痴迷,父亲鼓励正在读初三年级陈红月报考。 经过严格的考试、面试挑选,陈红月在几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如愿以偿的走进琼剧学校。 时年十六岁的陈红月,典型的瓜子脸,形容清秀,身材娇小玲珑,天生刀马旦、花旦的料,于是,学校将她定位为刀马旦、小旦、花旦。 首届琼剧表演班就招收一个班,同班同学有吴多东、刘秀兰、王小蓉、郑明燕、张春、李高雅等。 菁菁校园、梓梓学子,文革后首届招生的这个班,一部份同学毕业后成为琼剧界名角或所在剧团的骨干。 苦涩的童年、人生的磨难 陈红月生性活泼,又适花季,整天蹦蹦跳跳、唱唱笑笑的,来自农村的同学都以为她生在城市、长在著名琼剧演员之家,她的童年一定是洒满阳光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童年。 当宿舍里灯熄灭后,当同学躺在被窝里开起卧聊会,谈起各自的童年时,刚刚有说有笑的的陈红月却黯然神伤,同学不经意的话勾起她苦涩、辛酸的回忆―― 解放前,陈红月的父亲陈华由父母包办娶亲,生了一男一女后因感情不合离婚,后与同团志同道合的名旦白燕结婚。白燕的父亲曾任国民党县长,解放后被镇压,白燕便从此背上沉重的家庭包袱。 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之际,也是红月一家厄运到来之时。在“老子英雄儿好汉,儿子反动儿滚蛋”的口号下,在4岁的小红月惊恐迷惘的眼中,铺天盖地的大学报淹没门口,被划为“黑五类”的母亲成为运动的对象,父亲也被牵连、被批斗、被游街。 母亲身体原本虚弱,又因为精神的严重折磨,染上肺结核,这位艺术生命正是炉火纯青的琼剧名角溘然早逝。 还在不休止的挨批斗与写检查的父亲自顾不及,只好将年仅4岁的小红月与6岁的哥哥带到文昌外婆家寄养一段时间后,又送回塔洋裕山乡下,由奶奶抚养。 到上学年纪,父亲把孩子接回身边。自小失去母爱的红月渴望多享受一些父爱,可剥夺上台演出权利的父亲要下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改造,只好把孩子交给保姆照顾。一直到11岁,一位离了婚的父亲的铁杆戏迷与父亲结合,小红月才有一个完整的家,才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走过严寒的冬天,倍加珍惜春天的温暖。童年的不幸,母爱的缺失,让陈红月十分珍惜重组的家庭,十分珍惜剧校的学习机会。四年来,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未完待续 (云中羊编辑)
女承父业,梨园佳话 访琼剧新秀、国家二级演员陈红月 七十年代末期,陈红月刚考上海南琼剧学校(现海南艺术学校)时,笔者就认识了她。三十来载岁月,在陈红月身上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除了身材稍为丰腴外,还是那么俏丽,那么俊秀,那么活泼,那么富有活力。 梨园熏陶,步入艺校 陈红月是著名琼剧小生陈华的小女儿。在琼剧院里长长大的她,耳边萦绕的是优美的琼剧旋律,眼里看到的是琼剧演员的妙曼排练,耳濡目梁的结果,陈红月喜欢上琼剧艺术。一有空,就跑到排练场痴痴的观看叔叔阿姨们排练。 打倒四人帮后的1978年,海南琼剧学校恢复公开招生学员的消息,让众多热爱文艺、喜爱琼剧的少男少女们振奋不已。一时间,岛内各县、海府地区琼剧学校招生报名点人头攒动…… 见女儿身材、长相都颇像母亲,举止也颇有表演天赋,对琼剧又一片痴迷,父亲鼓励正在读初三年级陈红月报考。 经过严格的考试、面试挑选,陈红月在几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如愿以偿的走进琼剧学校。 时年十六岁的陈红月,典型的瓜子脸,形容清秀,身材娇小玲珑,天生刀马旦、花旦的料,于是,学校将她定位为刀马旦、小旦、花旦。 首届琼剧表演班就招收一个班,同班同学有吴多东、刘秀兰、王小蓉、郑明燕、张春、李高雅等。 菁菁校园、梓梓学子,文革后首届招生的这个班,一部份同学毕业后成为琼剧界名角或所在剧团的骨干。 苦涩的童年、人生的磨难 陈红月生性活泼,又适花季,整天蹦蹦跳跳、唱唱笑笑的,来自农村的同学都以为她生在城市、长在著名琼剧演员之家,她的童年一定是洒满阳光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童年。 当宿舍里灯熄灭后,当同学躺在被窝里开起卧聊会,谈起各自的童年时,刚刚有说有笑的的陈红月却黯然神伤,同学不经意的话勾起她苦涩、辛酸的回忆―― 解放前,陈红月的父亲陈华由父母包办娶亲,生了一男一女后因感情不合离婚,后与同团志同道合的名旦白燕结婚。白燕的父亲曾任国民党县长,解放后被镇压,白燕便从此背上沉重的家庭包袱。 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之际,也是红月一家厄运到来之时。在“老子英雄儿好汉,儿子反动儿滚蛋”的口号下,在4岁的小红月惊恐迷惘的眼中,铺天盖地的大学报淹没门口,被划为“黑五类”的母亲成为运动的对象,父亲也被牵连、被批斗、被游街。 母亲身体原本虚弱,又因为精神的严重折磨,染上肺结核,这位艺术生命正是炉火纯青的琼剧名角溘然早逝。 还在不休止的挨批斗与写检查的父亲自顾不及,只好将年仅4岁的小红月与6岁的哥哥带到文昌外婆家寄养一段时间后,又送回塔洋裕山乡下,由奶奶抚养。 到上学年纪,父亲把孩子接回身边。自小失去母爱的红月渴望多享受一些父爱,可剥夺上台演出权利的父亲要下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改造,只好把孩子交给保姆照顾。一直到11岁,一位离了婚的父亲的铁杆戏迷与父亲结合,小红月才有一个完整的家,才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走过严寒的冬天,倍加珍惜春天的温暖。童年的不幸,母爱的缺失,让陈红月十分珍惜重组的家庭,十分珍惜剧校的学习机会。四年来,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未完待续 (云中羊编辑)
女承父业,梨园佳话作者:木岚 从伶俐可爱的娃娃生到获得美誉的反串小生 1982年从琼剧学校毕业后,陈红月被分配在当时的广东琼剧院实验剧团。 刚进剧团,身材瘦小,聪明伶俐的陈红月接演的角色大都是娃娃生。而娃娃生在戏中只是起着衬托红叶的绿叶的作用。可在陈红月的眼中,角色不在于主角配角,戏份不在于份重份轻,让观众认可就行。从《苏东坡在海南》中的思弟到《状元与乞丐》中的小丁文龙 ,她的噪音清脆甜润,形象清秀俊雅,举止天真烂漫,娃娃生都演得生动、准确。从艺以来,她扮演了近三十个娃娃,每个娃娃都是招生喜爱、让人难忘的娃娃。 在《苏东坡在海南》戏中,当苏东坡得赦将要北归时,陈红月扮演的思乡弟双膝跪地,那一声声泪俱下的呼叫:“苏爷爷,您不要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海南人民对苏东坡深厚的感情。陈红月撰写的论文《谈谈我是如何扮演舞台人物》中,谈到扮演“思乡弟”角色的体会“在《苏东坡在海南》剧中我非常认真的分析了‘思乡弟’这一人物形象。从角色的言、行、心、貌体验到角色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剧情中所描绘的当时荒凉的海南,这才有了那打千万观众、情真意切、符合剧情的一声音呼喊” 随着年纪的增长,身材的丰腴,陈红月逐渐远离了娃娃生角色。时至如今,圈内圈外的、行内行外均认为,目前没有一个演员演娃娃生超越陈红月。 在《昭阳宫冤》戏目中,需要陈红月反串太子司马俭(文武小生)。因为陈红月的角色一直定位于“娃娃生”,刚开始,导演对陈红月反串小生信心不足。结果,一接演,陈红月把司马俭演得惟妙惟肖,观众对此角色好评如潮。 陈红月在她撰写的论文《谈谈我是如何扮演舞台人物角色》一文中是这样分析所扮演“丁文龙”的:“在仔细地研究剧本后,我认为该剧的人物表演,即不能违背古代人物的思维逻辑、行动举止,又要考虑现代人物的生活方式(习惯、思想、审美、趣味),既不要脱离历史背景对人物的要求,又要考虑现代观众的口胃。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注意观察儿童那天真活泼、淘气可爱的性格特征,并通过剧本中人物台词分析剧中人物思想与性格,确立角色的行动线,并且还从剧本的提示与导演的启发中去认真琢磨。剧中因弃官回家经商的舅公为文龙算命,这一算,使平静的家庭和文龙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小失去父爱与受到亲朋同学的鄙视,特别任性与淘气。后来,在母亲的关怀与教育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向代表封建主义‘宿命运’的舅公,向所有同他一样遭遇的人们发出内心呐喊‘我不是乞丐,我长大要养活自己与母亲!我要读书,我一定要读书!’我就是这样去理解人物,去把准角色的基调,塑造一个典型的文龙形象”。 从配角到主角,戏路不断开拓 “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道道,我对琼剧艺术是门外汉,我认为,不管是娃娃生,还是刀马旦,在琼剧中,都是配角。那你一直在当陪衬红花的绿叶?”笔者单刀直入。 “大姐,你所了解到的只是我早期的角色。其实这些年来,我的戏路在不断拓宽,不只演配角,也演主角,也就是电影电视中的‘女一号’” 接着,她诙谐地说:“有一段时间,我演的都是公主。同事们戏称我是‘公主专业户’。那段时间,天天晚上有戏演,天天晚上有婚结。同事们开玩笑,红月,你今晚又要结婚啦!” 未完待续
作者:木岚 从伶俐可爱的娃娃生到获得美誉的反串小生 1982年从琼剧学校毕业后,陈红月被分配在当时的广东琼剧院实验剧团。 刚进剧团,身材瘦小,聪明伶俐的陈红月接演的角色大都是娃娃生。而娃娃生在戏中只是起着衬托红叶的绿叶的作用。可在陈红月的眼中,角色不在于主角配角,戏份不在于份重份轻,让观众认可就行。从《苏东坡在海南》中的思弟到《状元与乞丐》中的小丁文龙 ,她的噪音清脆甜润,形象清秀俊雅,举止天真烂漫,娃娃生都演得生动、准确。从艺以来,她扮演了近三十个娃娃,每个娃娃都是招生喜爱、让人难忘的娃娃。 在《苏东坡在海南》戏中,当苏东坡得赦将要北归时,陈红月扮演的思乡弟双膝跪地,那一声声泪俱下的呼叫:“苏爷爷,您不要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海南人民对苏东坡深厚的感情。陈红月撰写的论文《谈谈我是如何扮演舞台人物》中,谈到扮演“思乡弟”角色的体会“在《苏东坡在海南》剧中我非常认真的分析了‘思乡弟’这一人物形象。从角色的言、行、心、貌体验到角色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剧情中所描绘的当时荒凉的海南,这才有了那打千万观众、情真意切、符合剧情的一声音呼喊” 随着年纪的增长,身材的丰腴,陈红月逐渐远离了娃娃生角色。时至如今,圈内圈外的、行内行外均认为,目前没有一个演员演娃娃生超越陈红月。 在《昭阳宫冤》戏目中,需要陈红月反串太子司马俭(文武小生)。因为陈红月的角色一直定位于“娃娃生”,刚开始,导演对陈红月反串小生信心不足。结果,一接演,陈红月把司马俭演得惟妙惟肖,观众对此角色好评如潮。 陈红月在她撰写的论文《谈谈我是如何扮演舞台人物角色》一文中是这样分析所扮演“丁文龙”的:“在仔细地研究剧本后,我认为该剧的人物表演,即不能违背古代人物的思维逻辑、行动举止,又要考虑现代人物的生活方式(习惯、思想、审美、趣味),既不要脱离历史背景对人物的要求,又要考虑现代观众的口胃。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注意观察儿童那天真活泼、淘气可爱的性格特征,并通过剧本中人物台词分析剧中人物思想与性格,确立角色的行动线,并且还从剧本的提示与导演的启发中去认真琢磨。剧中因弃官回家经商的舅公为文龙算命,这一算,使平静的家庭和文龙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小失去父爱与受到亲朋同学的鄙视,特别任性与淘气。后来,在母亲的关怀与教育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向代表封建主义‘宿命运’的舅公,向所有同他一样遭遇的人们发出内心呐喊‘我不是乞丐,我长大要养活自己与母亲!我要读书,我一定要读书!’我就是这样去理解人物,去把准角色的基调,塑造一个典型的文龙形象”。 从配角到主角,戏路不断开拓 “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道道,我对琼剧艺术是门外汉,我认为,不管是娃娃生,还是刀马旦,在琼剧中,都是配角。那你一直在当陪衬红花的绿叶?”笔者单刀直入。 “大姐,你所了解到的只是我早期的角色。其实这些年来,我的戏路在不断拓宽,不只演配角,也演主角,也就是电影电视中的‘女一号’” 接着,她诙谐地说:“有一段时间,我演的都是公主。同事们戏称我是‘公主专业户’。那段时间,天天晚上有戏演,天天晚上有婚结。同事们开玩笑,红月,你今晚又要结婚啦!” 未完待续
从伶俐可爱的娃娃生到获得美誉的反串小生 1982年从琼剧学校毕业后,陈红月被分配在当时的广东琼剧院实验剧团。 刚进剧团,身材瘦小,聪明伶俐的陈红月接演的角色大都是娃娃生。而娃娃生在戏中只是起着衬托红叶的绿叶的作用。可在陈红月的眼中,角色不在于主角配角,戏份不在于份重份轻,让观众认可就行。从《苏东坡在海南》中的思弟到《状元与乞丐》中的小丁文龙 ,她的噪音清脆甜润,形象清秀俊雅,举止天真烂漫,娃娃生都演得生动、准确。从艺以来,她扮演了近三十个娃娃,每个娃娃都是招生喜爱、让人难忘的娃娃。 在《苏东坡在海南》戏中,当苏东坡得赦将要北归时,陈红月扮演的思乡弟双膝跪地,那一声声泪俱下的呼叫:“苏爷爷,您不要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海南人民对苏东坡深厚的感情。陈红月撰写的论文《谈谈我是如何扮演舞台人物》中,谈到扮演“思乡弟”角色的体会“在《苏东坡在海南》剧中我非常认真的分析了‘思乡弟’这一人物形象。从角色的言、行、心、貌体验到角色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剧情中所描绘的当时荒凉的海南,这才有了那打千万观众、情真意切、符合剧情的一声音呼喊” 随着年纪的增长,身材的丰腴,陈红月逐渐远离了娃娃生角色。时至如今,圈内圈外的、行内行外均认为,目前没有一个演员演娃娃生超越陈红月。 在《昭阳宫冤》戏目中,需要陈红月反串太子司马俭(文武小生)。因为陈红月的角色一直定位于“娃娃生”,刚开始,导演对陈红月反串小生信心不足。结果,一接演,陈红月把司马俭演得惟妙惟肖,观众对此角色好评如潮。 陈红月在她撰写的论文《谈谈我是如何扮演舞台人物角色》一文中是这样分析所扮演“丁文龙”的:“在仔细地研究剧本后,我认为该剧的人物表演,即不能违背古代人物的思维逻辑、行动举止,又要考虑现代人物的生活方式(习惯、思想、审美、趣味),既不要脱离历史背景对人物的要求,又要考虑现代观众的口胃。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注意观察儿童那天真活泼、淘气可爱的性格特征,并通过剧本中人物台词分析剧中人物思想与性格,确立角色的行动线,并且还从剧本的提示与导演的启发中去认真琢磨。剧中因弃官回家经商的舅公为文龙算命,这一算,使平静的家庭和文龙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小失去父爱与受到亲朋同学的鄙视,特别任性与淘气。后来,在母亲的关怀与教育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向代表封建主义‘宿命运’的舅公,向所有同他一样遭遇的人们发出内心呐喊‘我不是乞丐,我长大要养活自己与母亲!我要读书,我一定要读书!’我就是这样去理解人物,去把准角色的基调,塑造一个典型的文龙形象”。 从配角到主角,戏路不断开拓 “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道道,我对琼剧艺术是门外汉,我认为,不管是娃娃生,还是刀马旦,在琼剧中,都是配角。那你一直在当陪衬红花的绿叶?”笔者单刀直入。 “大姐,你所了解到的只是我早期的角色。其实这些年来,我的戏路在不断拓宽,不只演配角,也演主角,也就是电影电视中的‘女一号’” 接着,她诙谐地说:“有一段时间,我演的都是公主。同事们戏称我是‘公主专业户’。那段时间,天天晚上有戏演,天天晚上有婚结。同事们开玩笑,红月,你今晚又要结婚啦!” 未完待续
女承父业,梨园佳话作者:木岚 在参加全国文化汇演的大型剧目《下南洋》的排演时,陈红月扮演的风鸣,年龄从16岁到耄耋之年,年纪跨度大,没有唱词(只有一句念白),难度甚大。而且演老旦对于陈红月来说,是从艺以来首次。导演与同事们都为陈红月担心,担心她演不好。哪知道,一排练,她把一个旧时的海南妇女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演出结果,深得圈内外的好评。 悠悠二十九载从艺生涯,年近知天命的陈红月到了人生的金秋时节。她在近百个剧目中成功地扮演了性格不同的人物角色,这当中,既有娃娃生、反串小生、反串小武生,还有小旦、花旦、小武旦。评论陈红月扮演的角色为内容的专题文章曾发表于《海南日报》、《海口晚报》、《海南特区报》、《琼海市报》、《新加坡报》、《新加坡海南会馆文讯》杂志等传媒。 从艺二十九载,陈红月随团赴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演出近十次,赴香港演出数次,近年还随团远赴美国演出。所到之处,她所扮演的角色都得到观众的好评。 漫漫人生路,颗颗硕果撷。从艺以来,陈红月获奖的奖项有: 1992年4月,在《状元与乞丐》中扮演的主角丁文龙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表演个人奖; 1993年12月,在省首届琼剧表演电视大赛中,在《断桥》中扮演的小青角色,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颁发的个人表演一等奖。 1995年1月,在《一门三贵人》中扮演的安寿定,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表演个人奖; 1999年2月,因为在参加海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2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中表现突出,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先进个人奖; 1999年12月,在《状元桥》中扮演的韩贤亮,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个人表演奖; 2008年11月,在《贞洁情侣》中扮演珊珊公主,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个人表演优秀奖; 2009年,在《下南洋》中扮演的风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集体二等奖。 因为艺术成绩卓著,陈红月于2001年被破格授予国家二级演员职称。 未完待续
作者:木岚 在参加全国文化汇演的大型剧目《下南洋》的排演时,陈红月扮演的风鸣,年龄从16岁到耄耋之年,年纪跨度大,没有唱词(只有一句念白),难度甚大。而且演老旦对于陈红月来说,是从艺以来首次。导演与同事们都为陈红月担心,担心她演不好。哪知道,一排练,她把一个旧时的海南妇女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演出结果,深得圈内外的好评。 悠悠二十九载从艺生涯,年近知天命的陈红月到了人生的金秋时节。她在近百个剧目中成功地扮演了性格不同的人物角色,这当中,既有娃娃生、反串小生、反串小武生,还有小旦、花旦、小武旦。评论陈红月扮演的角色为内容的专题文章曾发表于《海南日报》、《海口晚报》、《海南特区报》、《琼海市报》、《新加坡报》、《新加坡海南会馆文讯》杂志等传媒。 从艺二十九载,陈红月随团赴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演出近十次,赴香港演出数次,近年还随团远赴美国演出。所到之处,她所扮演的角色都得到观众的好评。 漫漫人生路,颗颗硕果撷。从艺以来,陈红月获奖的奖项有: 1992年4月,在《状元与乞丐》中扮演的主角丁文龙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表演个人奖; 1993年12月,在省首届琼剧表演电视大赛中,在《断桥》中扮演的小青角色,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颁发的个人表演一等奖。 1995年1月,在《一门三贵人》中扮演的安寿定,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表演个人奖; 1999年2月,因为在参加海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2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中表现突出,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先进个人奖; 1999年12月,在《状元桥》中扮演的韩贤亮,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个人表演奖; 2008年11月,在《贞洁情侣》中扮演珊珊公主,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个人表演优秀奖; 2009年,在《下南洋》中扮演的风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集体二等奖。 因为艺术成绩卓著,陈红月于2001年被破格授予国家二级演员职称。 未完待续
在参加全国文化汇演的大型剧目《下南洋》的排演时,陈红月扮演的风鸣,年龄从16岁到耄耋之年,年纪跨度大,没有唱词(只有一句念白),难度甚大。而且演老旦对于陈红月来说,是从艺以来首次。导演与同事们都为陈红月担心,担心她演不好。哪知道,一排练,她把一个旧时的海南妇女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演出结果,深得圈内外的好评。 悠悠二十九载从艺生涯,年近知天命的陈红月到了人生的金秋时节。她在近百个剧目中成功地扮演了性格不同的人物角色,这当中,既有娃娃生、反串小生、反串小武生,还有小旦、花旦、小武旦。评论陈红月扮演的角色为内容的专题文章曾发表于《海南日报》、《海口晚报》、《海南特区报》、《琼海市报》、《新加坡报》、《新加坡海南会馆文讯》杂志等传媒。 从艺二十九载,陈红月随团赴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演出近十次,赴香港演出数次,近年还随团远赴美国演出。所到之处,她所扮演的角色都得到观众的好评。 漫漫人生路,颗颗硕果撷。从艺以来,陈红月获奖的奖项有: 1992年4月,在《状元与乞丐》中扮演的主角丁文龙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表演个人奖; 1993年12月,在省首届琼剧表演电视大赛中,在《断桥》中扮演的小青角色,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颁发的个人表演一等奖。 1995年1月,在《一门三贵人》中扮演的安寿定,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表演个人奖; 1999年2月,因为在参加海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2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中表现突出,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先进个人奖; 1999年12月,在《状元桥》中扮演的韩贤亮,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个人表演奖; 2008年11月,在《贞洁情侣》中扮演珊珊公主,获省文化广播体育厅个人表演优秀奖; 2009年,在《下南洋》中扮演的风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集体二等奖。 因为艺术成绩卓著,陈红月于2001年被破格授予国家二级演员职称。 未完待续
女承父业,梨园佳话作者:木岚 天赋加家教加勤奋,铸就陈红月的成就 在从艺道路上,毫无疑问,陈红月是成功的。 探究成功的要素,陈红月对自己的剖析客观中肯:“遗传基因是主要的。我在台上演刀马旦,一招一式,台下的观众啧啧称道,看,白燕姐复活了!因为我母亲演的就是刀马旦。还有,我一接到戏本,研读几次,头脑里就展现所扮演的角色的性格特征,就有了如何通过唱念做打表现角色的构思。我认为,这就是艺术天赋”。 陈红月的话勾起笔者的共鸣:“你说的很对,无论文艺还是文学写作,天赋是重要的因素。就拿我来就吧,大学学的是理科,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学理论培训,可采访完一个人物,头脑里就出现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前后呼应如何扣紧主题的构思。我擅长的就是写报告文学,至今已采写了近百个人物,出了四本报告文学集……” “您说的很对。除天赋外,父亲的潜移默化、对我的严格要求,对我的成长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我读剧校时,学校常常请父亲来学校讲课,给同学们的表演打分。不管我多卖力,父亲给我打的往往是最低分。他常常对我说‘唱腔要特别注意咬字!’、‘要多向红梅、英蓉姨等老艺人学习。你看她们咬字多清,真正做到‘字正腔圆’,不用看字幕也听得清楚’……”。 怀着敬佩的心情,笔者对陈红月说:“我看过你父亲写的《我的舞台生涯》一书。在海南的老艺人中,总结一生从艺经验,著书立说,你父亲是第一人” “是的。我父亲从艺早,没读过多少书。也许是想弥补此不足吧,他业余时间很少出去应酬,更没有娱乐消遣。他一般是呆在家里,不是看书看报,就是练习书法。他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己。以致他后来能即兴赋诗作对,参与改编整理戏本。他到新加坡演出时,记者把话筒递给他,不用讲稿,他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父亲演的是小生,在这方面我无法继承他。我学习他,是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对事业的执着。我认为,对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应该认真研读戏本,认真揣摩角色,仔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一直认为,一个演员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要做到仿佛在心里已经看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形象,从而影响自己与同台演员入戏进而感染观众。”。 ……………………………………………………………… 如果说,陈红月继承了琼剧世家优秀的遗传基因加上个人的努力而成为琼剧新秀的话,那么,她的儿子不但继承她俊秀的外貌、表演的天赋,而且成为北京舞蹈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学员。笔者坚信,这个艺术之家还会给广大观众带来更新更美的精神产品,还会演绎更加完美的艺术人生! 全文完
作者:木岚 天赋加家教加勤奋,铸就陈红月的成就 在从艺道路上,毫无疑问,陈红月是成功的。 探究成功的要素,陈红月对自己的剖析客观中肯:“遗传基因是主要的。我在台上演刀马旦,一招一式,台下的观众啧啧称道,看,白燕姐复活了!因为我母亲演的就是刀马旦。还有,我一接到戏本,研读几次,头脑里就展现所扮演的角色的性格特征,就有了如何通过唱念做打表现角色的构思。我认为,这就是艺术天赋”。 陈红月的话勾起笔者的共鸣:“你说的很对,无论文艺还是文学写作,天赋是重要的因素。就拿我来就吧,大学学的是理科,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学理论培训,可采访完一个人物,头脑里就出现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前后呼应如何扣紧主题的构思。我擅长的就是写报告文学,至今已采写了近百个人物,出了四本报告文学集……” “您说的很对。除天赋外,父亲的潜移默化、对我的严格要求,对我的成长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我读剧校时,学校常常请父亲来学校讲课,给同学们的表演打分。不管我多卖力,父亲给我打的往往是最低分。他常常对我说‘唱腔要特别注意咬字!’、‘要多向红梅、英蓉姨等老艺人学习。你看她们咬字多清,真正做到‘字正腔圆’,不用看字幕也听得清楚’……”。 怀着敬佩的心情,笔者对陈红月说:“我看过你父亲写的《我的舞台生涯》一书。在海南的老艺人中,总结一生从艺经验,著书立说,你父亲是第一人” “是的。我父亲从艺早,没读过多少书。也许是想弥补此不足吧,他业余时间很少出去应酬,更没有娱乐消遣。他一般是呆在家里,不是看书看报,就是练习书法。他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己。以致他后来能即兴赋诗作对,参与改编整理戏本。他到新加坡演出时,记者把话筒递给他,不用讲稿,他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父亲演的是小生,在这方面我无法继承他。我学习他,是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对事业的执着。我认为,对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应该认真研读戏本,认真揣摩角色,仔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一直认为,一个演员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要做到仿佛在心里已经看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形象,从而影响自己与同台演员入戏进而感染观众。”。 ……………………………………………………………… 如果说,陈红月继承了琼剧世家优秀的遗传基因加上个人的努力而成为琼剧新秀的话,那么,她的儿子不但继承她俊秀的外貌、表演的天赋,而且成为北京舞蹈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学员。笔者坚信,这个艺术之家还会给广大观众带来更新更美的精神产品,还会演绎更加完美的艺术人生! 全文完
天赋加家教加勤奋,铸就陈红月的成就 在从艺道路上,毫无疑问,陈红月是成功的。 探究成功的要素,陈红月对自己的剖析客观中肯:“遗传基因是主要的。我在台上演刀马旦,一招一式,台下的观众啧啧称道,看,白燕姐复活了!因为我母亲演的就是刀马旦。还有,我一接到戏本,研读几次,头脑里就展现所扮演的角色的性格特征,就有了如何通过唱念做打表现角色的构思。我认为,这就是艺术天赋”。 陈红月的话勾起笔者的共鸣:“你说的很对,无论文艺还是文学写作,天赋是重要的因素。就拿我来就吧,大学学的是理科,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学理论培训,可采访完一个人物,头脑里就出现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前后呼应如何扣紧主题的构思。我擅长的就是写报告文学,至今已采写了近百个人物,出了四本报告文学集……” “您说的很对。除天赋外,父亲的潜移默化、对我的严格要求,对我的成长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我读剧校时,学校常常请父亲来学校讲课,给同学们的表演打分。不管我多卖力,父亲给我打的往往是最低分。他常常对我说‘唱腔要特别注意咬字!’、‘要多向红梅、英蓉姨等老艺人学习。你看她们咬字多清,真正做到‘字正腔圆’,不用看字幕也听得清楚’……”。 怀着敬佩的心情,笔者对陈红月说:“我看过你父亲写的《我的舞台生涯》一书。在海南的老艺人中,总结一生从艺经验,著书立说,你父亲是第一人” “是的。我父亲从艺早,没读过多少书。也许是想弥补此不足吧,他业余时间很少出去应酬,更没有娱乐消遣。他一般是呆在家里,不是看书看报,就是练习书法。他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己。以致他后来能即兴赋诗作对,参与改编整理戏本。他到新加坡演出时,记者把话筒递给他,不用讲稿,他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父亲演的是小生,在这方面我无法继承他。我学习他,是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对事业的执着。我认为,对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应该认真研读戏本,认真揣摩角色,仔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一直认为,一个演员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要做到仿佛在心里已经看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形象,从而影响自己与同台演员入戏进而感染观众。”。 ……………………………………………………………… 如果说,陈红月继承了琼剧世家优秀的遗传基因加上个人的努力而成为琼剧新秀的话,那么,她的儿子不但继承她俊秀的外貌、表演的天赋,而且成为北京舞蹈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学员。笔者坚信,这个艺术之家还会给广大观众带来更新更美的精神产品,还会演绎更加完美的艺术人生! 全文完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