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子,大声音!呼朋引伴网聚部落!
创建新部落?
天涯部落 > 清幽篱笆院 [我要发帖]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春游甘泉寺 图文:天水红仁川
农历二月二刚过,天气也格外的晴朗。太阳挂在空中,风也像一双温暖的手,抚在脸上,感到舒适的快意。汽车在甘泉镇口的一个车站仃下。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诗圣杜甫的雕像。在下午的阳光照耀中,看的清,是一个十分单薄的身躯,背着双手,半仰着脸颊,双眼忧郁询问的望着远方,连绵的群山!颌下的一缕胡子,倔强的向上半翘着,画了一个刚劲的半元弧!初春的山上,是寒意犹存的灰黄干枯的小草遍染。山梁背后的积雪清晰可见,在梯田山坡上像一层层不动凝固的云。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着,不大的河水在河床上缓缓地流淌,诗人来去的路已无处可寻。据县志记载“诗人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百五十九年,为避安史之乱流寓天水,经过镇上的‘太平寺’时写下一首赞美其寺中一眼泉水的诗《太平寺泉眼诗》”。不足数分钟的路程,寻到“太平寺”,现称“甘泉寺”。不大的庙门青竹松柏环绕在围墙上,正对大门的是一座弥勒佛像,笑容可掬地望着进出寺中的人们。院中有四五座新旧不一的庙堂,七八株古柏生机繁茂,将院落渲染的庄重敬慕。当年诗人使用的那眼泉井犹在,只不过在其上修起了一座八角亭,隔着玻璃窗清楚可见井口半掩半开。旁边还有吊水的工具,据香客讲,若是僧人在,可提水供人品尝十分甘美。在亭子外的木板上,抄录着几行杜甫写泉水的诗。日近下午,香客游人不是很多,我内心却感到十分欣慰,抚摸着古柏的躯干,静静地看着诗人饮用的泉井,身心不由自己暖暖的又沉沉的,尽管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隔已近千年,换了人间。遥不可及的岁月,迎来送往的香客、游人、路人如烟。让你追忆、惦念的更有几人。诗中他在避难,拖儿带女。他在行吟人间疾苦。他在寻找一处安身的茅屋。诗中,他走出甘泉寺,向西、向南走进巴蜀。 《太平泉眼诗》,作者:杜甫 招提凭高岗,疏散连草莽。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广得仗尺间,厦席敢轻悔。 青白二小蛇,幽资可时睹。如丝气或上,烂漫为云雨。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 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 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